十七大将进一步推动公共财政的转型

2007-7-24 9:3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如果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算起,中国的改革之路已经走了29年。中国社会由此发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转向“发展才是硬道理”上来。如果说中国改革以来所取得的辉煌经济成就是一个奇迹,那么这个奇迹的密匙就是这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和激励机制。
  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中国社会也产生诸多新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包括贫富两级分化,高房价、上学难和看病贵等民生问题。它反映出的问题是:在以往的价值体系和激励机制中,过分强调了发展经济,强调了效率,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忽视了社会公平公正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发展思路上进行调整,对过去的价值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纠偏。在今年十七大之年,中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向上面临一次抉择。
  民生问题、和谐社会、协调发展,这都是目前中国已经在大力推动的。具体而言,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的,是要让尽量多的老百姓共享经济发展成就,共享社会文明,包括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住房、医疗及教育等领域里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公共财政制度的转型极为重要。
坦率而言,在过去多年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中,中央和地方财政资源的重点投向,并没有体现出公共财政应该有的方向,大部分投向了本应由市场来起作用的经济建设。公共财政所具有的公共性、非盈利性和法制性的特点,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有时甚至还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正是因为财政在公共领域的缺失,加剧了诸多社会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
  不仅如此,由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制度变革与政府改革没有跟上,公共财政资源被滥用的情况十分严重。如国内《学习时报》曾披露数据,2004年,我国公车消费财政资源超过4000亿元,全国一年公款吃喝在2000亿元以上,再加上公费出国一项消耗的财政费用达3000亿元,三者相加总数高达9000亿元以上。如果以财政收入3万亿元来计算,这些滥用的财政资源就占了近30%。虽然这些数字的大小还有待证实,但上述滥用财政资源的现象,则是确凿无疑的。
  对财政资源的滥用,必然造成财政上的乱收。历年的国家审计报告,都能发现各个部门的乱收费情况。对于投资的渴求,也形成了地方政府竞相乱收、滥收的风潮,形成了对市场的另一种盘剥。比如在不少城市,修建高速公路之后要收费还贷,但有的城市在还完贷款之后还继续收费,多收了数亿元还不放手;还有的地方政府将收费权移转给地方企业来经营,以与国家法律打时间差的形式,来规避取消收费。从地方财政来看,取消收费的事一般不会被通过,因为这是地方财政的摇钱树。从公共财政来看,地方应该放手,对市场而言,“少收”就是“多给”,这也是公共财政的另一种体现形式。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提出:“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如果仔细品味这些讲话,再联系到公共财政改革的实际,我们有理由对于公共财政的进一步转型充满期待。在今年秋天召开十七大之后,中国社会将更多体现出“共享式发展”和“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特点。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十七大即将召开的背景下,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将推动公共财政进一步转型,这已经不是一个财政和经济问题,而是成为一个政治问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