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能很快就会失去竞争力

2007-7-18 20:0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1世纪经济报道》日前的一则报道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位接近沃尔玛中国区管理层的消息人士透露,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今年正在大幅削减中国订单,预计2007年度在中国的采购额将下降到120亿美元左右,与往年相比减幅达40%。此前两年,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每年在中国采购的商品在180亿美元-200亿美元之间。该报就此消息向沃尔玛中国区发言人董玉国求证,董表示对上述数字无法确认。上述消息人士透露,事实上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从2006年开始便在缓慢减少中国供应商的订单,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大幅升值;在中国减少的订单大部分转移到了越南、印度等其他国家,另外沃尔玛为了控制国内库存,采购总量也有所降低。
此消息虽有待于确认,但综合各方信息来看,沃尔玛确实削减了在华采购订单。这个变化对中国有着重要意义,说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丧失了原先的绝对优势地位,不仅如此,还预示着东部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步伐并未能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
中国此轮经济繁荣周期自2001年开始,有两个外部因素。一个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经济完全融为一体,国际经济加工链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转移;另一个因素是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人民币币值低估,刺激中国制造大量向美国出口。人民币币值低估等于是“中国制造”全球大削价,于是,雪片般的“中国制造”订单让外储暴增的同时,也推高了从土地到工资,以及原材料等等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因此长三角、珠三角大批中小型玩具、制衣、鞋子等劳动密集型工厂在此间都是度日如年,艰难求生。在2004年开始,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内地大规模转移,而珠三角和长三角则开始“腾笼换鸟”,转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
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是否顺利,对于中国经济可说是生死攸关的根本问题。因为它意味着中国经济能否迅速适应价格调整带来的冲击,各项经济资源能否进行高效配置。如若不能,就将重复当年东南亚国家的覆辙,过多的资金没能进入生产领域,而流入资产市场吹起大泡泡,铸就虚假的繁荣,直到有一天被最后一根稻草压死为止。
目前产业转移多少有所进展,2004―2006年,中部六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0.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04年的18%提高到2006年的19.6%。今年1-5月,中部六省城镇以上投资平均增长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1个百分点,占全国城镇投资的比重为21.2%,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这中间固然有有色金属等高耗能等项目过多做大的因素,但究其根本还是中部地区政府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缘故。但从沃尔玛削减订单的情况看,中国经济中产业转移也是有选择的进行,一些企业在中部地区招聘工人甚至比东部还难招!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永久失去竞争力了。如果政策得当,中央调控措施不严厉,工业地根不紧缩,农民工将可能出现从东部的大规模回流现象,劳动力成本将有所降低,这种情况或许稍得缓解。
从目前各种信息看,产业升级状况虽不敢说一帆风顺,至少还算差强人意,外贸出口的产品结构中,机械类和电子产品构成主流,劳动密集型产品只占不多的份额,而且这种趋势正在加强,“中国制造”将越来越向高端迈进。因此外贸增速是我们最为关注的一个指标,如果增速低于10%以下,基本可以断定人民币升值基本到顶,因为“中国制造”的价格已经高到足以抑制国际需求,达到均衡的地步。今年下半年,如果外贸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基本可以认为,中国产业升级较为成功,因为即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国际对“中国制造”的需求依然不减,自然使中国生产出更多更高档的产品和服务了。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丧失了绝对优势,向中部的产业转移某种意义上说不是很成功,要密切注意下半年外贸出口增速变化,此为中国经济产业升级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