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望成为中国-东盟国际物流重要节点

2007-7-14 11:1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访清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缪立新教授 
 
 
    如何建设广西物流基地 
    “物流业从来不是孤立的,一个地区发展为物流基地,是在各种条件逐渐成熟后自然而然形成的。”清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缪立新说。 
 ;   要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广西已经拥有许多优势。但如何规划建设这个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可以先看看物流基地形成的现实需求。缪立新说,一个地区要建成物流基地,首先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加工基地,有足够多的货品从这个地方“流”出去,这就必然需要有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服务企业。第二,必须有较完善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网络。第三,物流企业(如港口)有较高的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 
    广西的区位优势明显,特别体现在北部湾是中国沿海向东盟甚至是欧盟的很好的出海口;广西与越南相邻,是中国通向东盟的陆路要道,对外贸易产生了较大的物流量。但是,按照上面所说的物流基地形成的三个条件,广西还有不少欠缺。因此,广西要努力提高生产加工能力,要有较大的对外贸易额,广西的交通网络要与全国交通网络很好衔接。广西还要提高港口的服务水平、辐射能力。总之,要加强对物流、资金流、人才流的吸引,形成资源的集聚效应。 
    缪立新强调,广西要提升在全国的交通地位,应由国家层面将广西作为一个国际航运中心来进行规划。广西的海陆空基础设施体系要统一规划,最大限度地优化物流运营成本。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要有全局观念,不仅要考虑本省区的需要,更要考虑怎样与全国交通网络甚至国际交通网络进行衔接。广西出海口的配套设施还远远不够,可以说,港口的自然条件具备了,但从宏观规划上、与其他省市区交通网络的衔接上还不够合理。从地图上看,国内许多地区的货物若要从海上运往东南亚、欧洲,从广西出海航线是最短的。但是,过去由于广西内部运营系统不合理,商家宁可舍近求远把货物从上海或湛江出海,否则因不合理的运输系统造成的浪费远远大于从海上节省的成本。 
    当然,海陆空交通网络衔接不合理的问题全国都有,所以我国的生产加工基地大部分集中在沿海,这也是出口贸易的需要。广西处于沿海地区,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和物流产业。 
    谈到“一轴两翼”战略中南宁至新加坡的陆路通道建设,缪立新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中国和东盟的交通方式以陆路交通较为理想,这条通道可使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物流交通更加快捷。当然通道建设涉及到投入问题、各国收益问题,需要各方很好地论证。建设这条陆路通道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一个好项目,双方都需要这样的具体项目,才能把合作落到实处。  
    环保永远放在发展第一     
    谈到广西发展生产加工基地的定位问题,缪立新认为,首先,广西可以针对东盟市场需求来进行生产,做大“东盟文章”。其次,针对国内市场需求来进行生产定位。今后随着产业渐渐升级,还可针对欧美市场的高端需求。 
    广西应大力发展与东盟相关的加工工业。广西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门户、前沿和枢纽,广西要抓住这个优势以及中国与东盟合作步伐加快的机遇,面向东盟有针对性地规划加工工业,大力发展出口型的加工企业。在进口方面,要有全国视野,从东盟进口的产品不仅面向广西还要面向其他省区,在服务全国的过程中促进广西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对广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定要作出选择,要适应当地实际,促进当地发展。 
    缪立新特别强调,广西发展工业,特别是沿海重工业,永远要把环保摆在第一位!他动情地说:“环保是生与死的关系,而经济只是钱多与钱少的关系。宁可不发展经济,也不能污染环境!”现在中国不少地方的环境承受能力已到了极限,有那么多环境污染的沉痛教训,我们再也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路了。他说,有的地方,一个小造纸厂仅养活了一个个体户,却污染了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县,这样的工厂就是祸害,对当地发展没有益处。所以,广西引进企业和工业项目,一定要有环保指标和要求,要上环保配套设施,严格控制污染排放量。无论这个企业有多大,能给当地带来多大经济效益,对其环保的要求都不能降低。 
    “绿色物流”是本次物流国际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绿色物流就是强调物流的环保。物流环保涉及的环节很多。从物流的仓储到销售、物流中废弃物的回收,生产企业在包装和运输等物流环节,都要做到经济环保。缪立新指出,广西发展物流产业,应从一开始就做好环保方面的规划,对于各种有可能产生的危害都要考虑到,这样才能高起点地建设物流基地。 
    港口与经济良性互动     
    谈到广西正在积极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而且今年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是港口合作时,缪立新说,中国-东盟的港口合作,其实就是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中国与东盟的经济交往越多,港口合作就会越多。港口仅仅是设施,是用来服务经济的。港口的合作与竞争不是由港口决定的,而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 
    11国港口间加强合作,对广西这片欠发达的沿海港口将是一个有力带动。由于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又有西南地区作为腹地,广西港口的潜力很大。如果广西的港口能与区域内的其他港口形成服务网络,比如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港口进行很好合作,广西的海港将会比较迅速地发展起来。可以说,促进港口合作,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在服务中国-东盟重点合作领域的同时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缪立新认为,广西港口的定位应是:一、国际航运线的重要节点;二、服务于当地经济。 
    广西与珠三角地理位置上相近,拥有一些相同的腹地,两地的港口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并不是广西的港口建设一定要比广东小,应该是需要多大的港口就建多大的港口。广西在国际航运线上是一个好的节点。至于广西港口应该建多大的问题,缪立新说,港口的建设规模要合理适度,要与当地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港口建得太大就会造成浪费,太小又会制约经济发展。要分析广西港口今后的服务方向,分析广西港口以后可能经过的贸易量,要请国内外的专家进行论证,要做好港口建设的前期科学规划。(记者 方慧玲)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