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低集中度分析

2007-7-10 19:3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任何产业都会经历产生、成长、发展和衰退的生命周期。从产业周期理论看,产业在形成阶段,企业数量少,集中度高,产品种类单一,质量低且不稳定;产业在成长阶段,市场需求旺盛,产业利润率高,导致产业进入壁垒低,大量厂商进入,产业集中度下降,但产品开始多样化、差别化,质量提高,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上;产业在成熟阶段,产业集中度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垄断,产品再度无差异,产业利润达到很高的水平,进入壁垒高,主要表现为规模壁垒;在产业衰退期,主要表现为需求萎缩,利润开始下降。中国钢铁业处在成长期,集中度下降是其必然特征。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钢铁业近十年正处在成长期。虽然1997年国家采取紧缩财政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加之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1997年是惟一负增长的一年。2000年国家关停“五小企业”,需求增长率出现拐点。但是我国钢铁行业总体趋势是上升的,特别是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带来后期房地产业长期高增长,推动了钢铁需求量的增长,随后导致其他相关行业高增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有多台发动机推动,所以这段时间钢铁需求增速为直线上升,几乎没有价格竞争。到2006年,钢铁开始净出口,国内需求增速明显减缓,钢铁价格竞争开始激烈。
    由于钢铁行业进入壁垒低,我国钢铁行业的数量不断攀升,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中国企业数量多,虽然大型企业多,但是占到企业数量绝大多数的小型企业更多,2006年钢铁投资增速为六年来首次下降,但增长最快的是中小钢铁企业,在国家产业政策不断出台的情况下,中小钢铁企业不继续投资扩张就会淘汰出局,所以企业盈利大部分用于固定资产再投资,甚至负债投资,所以政策限制越多,中小企业扩张欲望越强。
    国际上钢铁联合企业的规模都实现了装备大型化,企业规模化。例如新日铁、韩国浦项等国际钢铁巨擎的钢产量都在2000万吨以上。钢铁行业规模经济特征则要求钢铁行业的集中度要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中国钢铁行业在集中度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中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中国钢铁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的偏弱,竞争力不高。对于这种情况,中国钢铁行业内部要求改革现状,提高行业内部集中度的呼声很高。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的钢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促进了产业集中和结构优化,但总体上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远没有解决,国家应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适当扩大具有比较优质的现有骨干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
    产业政策主要内容是:淘汰落后和存量调整中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对增量投资设定更高的准入门槛;钢铁业吸引外资主要注重技术,原则上不让外资控股国内钢铁企业;2005 年底,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至0.76吨标煤;吨钢可比能耗降至0.7吨标煤;吨钢耗新水12 吨以下;到2010 年,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要达到50%,2020 年要达到70%;鞍钢、武钢、宝钢、首钢等行业的核心企业将在各自区域内发挥优化钢铁存量资产配置的关键作用。在严峻的供过于求的形势下,本次淘汰产业政策的落实力度将会比以往都强。目前国内钢铁业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为:300立方米以下高炉的炼铁能力估计在1亿吨左右;30吨以下转炉、5吨以下电炉的炼钢能力在8000万吨左右。因此,如果能够成功淘汰落后,国内优势产能仍然具备较好的发挥空间。
    中国这些钢材产量突破500万吨的特大企业,就单纯按数量来看,中国有13家企业,这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从这些钢铁企业单一来看,生产集中度仍旧过分分散,而且就在这钢铁行业第一阶梯的特大钢铁企业中产能相差也是很大。对于要改善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过低这个致命伤,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为了在以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就需要提高本企业在中国钢铁行业中的份额。
    按照目前行业发展现状来看,2010年以前,集中度达到50%以上是一个很有弹性的做法,很可能是要用市场竞争来作为提高集中度的主要途径,对于钢铁企业的大中型企业将不会造成大的冲击,而只是将整顿的目标放在小企业上面,而大企业则通过市场方式寻求联合的机会。而在2010年以后将会通过一些行政方面的措施参与钢铁行业内部的改革从而改变钢铁行业的格局。中国目前的钢铁仍旧会保持高速的增长,这些大型的企业也在扩张之中,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生产能力越大的企业增长要低一些。主要的钢铁企业如宝钢、鞍钢等增长幅度都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说明了一点,从中国钢铁增量的贡献度来看,被钢铁行业最看重的企业并不高,钢铁企业扩张中,仍旧相当部分是依靠非重点企业来构成。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钢铁行业在近期内是无法改变集中度低下的情况的。而迫于行业发展的压力,中国钢铁行业势必要在一定时期内将集中度提高到一定的层次,那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压缩竞争力差、规模小的中小型钢铁企业。同时将会限制行业的进入壁垒,使行业在控制下淘汰一批中小企业,从而改善集中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