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洽会:让“浙江制造”走向国际

2007-6-7 11:5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年一度的浙洽会(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消博会(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正逐渐成为浙江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一出“大戏”。6月8日到12日,第六届浙洽会在宁波倾情“上演”。与往届相比,笔者在本次浙洽会所感受到的国际化气息是前所未有的…… 
  境外客商首次突破万人 
  无论是价廉物美的浙江货,还是底韵深厚的浙江资本,无一不吸引着境外客商的投资眼球。对于一年一度的浙洽会,他们开始投注了越来越多的兴趣,要购货物的,要招商的,纷至沓来。今年的浙洽会上就尤其显现出这种态势来。 
  [细节一]来自古巴的森德拉先生长得高高壮壮。遇见他时,他正在轻工业品展馆对着各式各样的梳子拍照。“去年我从浙江采购了150万美元的产品,今年采购额会到300万美元。浙江商品经济实用,在古巴很受欢迎。”他兴奋地说。 
  [细节二]“我们不仅与浙江开展贸易合作,也欢迎浙江企业到西班牙投资。”西班牙瓦伦西亚自治区对外贸易局上海首席代表瑞卡多先生的中文很不错。他说,“西班牙有4500万人的国内市场,每年接待5000万游客。西班牙还是开启地中海市场、非洲市场、中南美洲市场的重要突破口。” 
  来自浙洽会组委会的统计显示:第六届浙洽会、消博会吸引的境外客商数量首次超过了万人,浙洽会、消博会也由此成为宁波市历史上首个参会境外客商突破万名的大型经贸盛会。共有10354名境外客商参加今年的第六届浙洽会,分别来自欧美、日、韩和港、澳、台等109个国家及地区,其中直接来自境外的约占77%左右。与此同时,浙洽会国际馆的规模也比上届扩大一倍,参展单位包括加拿大加西经发局、德国石荷州、美国马里兰州中国代表处、澳大利亚西澳洲政府、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33个机构。 
  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下,浙江“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正越来越快。2003年,浙江出口额达到416亿美元,占全国的9.5%,利用外资54亿美元,比前几年有大幅增长。今年,浙江对外经贸交流更是突飞猛进。据海关统计,1—5月份,浙江出口总额307.83亿美元,同比增长36.99%。全省合同利用外资560145万美元,同比增长53.7%;实际使用外资221097万美元,同比增长了44.9%。 
  国际大买家大规模扎营 
  去年,国际大买家首次在浙洽会、消博会上“露脸”,当时出现了乐购、家乐福等10余家国际大买商。而今年这个数字则暴涨为67家,成为第六届浙洽会、消博会上的一大热门。众多跨国采购企业正是冲着高性价比的“浙江制造”而来。 
  [细节三]在麦德龙的采购说明会上,麦德龙集团采购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的首席代表米雅先生格外引人注目。“浙江制造的产品已经占到我们从中国采购商品的40%至50%。”他说,“浙江商品质量很好,适应市场的能力也很强,虽然在设计方面还有待加强,但进入我们的供应链已经完全没有问题。” 
  [细节四]以蓝色为基调的家乐福采购展厅在众多国家买家中显得十分显眼。家乐福全球采购亚洲区总裁巴斯孔说,家乐福特别重视消博会,每一届都不错过,希望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与更多的浙江企业建立双向沟通,为供求双方创造更多的出口商机。他透露,2003年,家乐福从浙江直接采购取得了85%的增长业绩,已与355家浙江工厂建立直接业务往来。 
  本届消博会上,麦德龙、乐购、家乐福等18家国际采购集团,占据了100多个展位。乐购打算在2008年把国内连锁采购中心扩大到150家,覆盖国内60%以上的地区,采购品种超过2.5万种。在采购商的“大胃口”前,国内有2556个企业成为常驻供应商。为降低交易成本,主办方还为好又多、欧尚等跨国集团设置了在线信息发布,包括客户留言、供求配对功能。网上3万多条采购信息,有1.4万多条找到了合作伙伴,价值超过4.6亿美元,而开幕当天现场就成交了7263万美元。 
  消博会有关负责人高兴地说,今年,众多国际著名投资商和贸易商带着大“蛋糕”向浙江企业抛“绣球”,势头之好不仅让参展企业喜出望外,也让主办方大呼“意料之外”。比如麦德龙,把针对中国市场的30%以上订单都投到消博会上;而利丰,则让众多消博会参展企业参与分享他们总价值达23亿美元的在华采购“大蛋糕”……浙洽会、消博会让浙江企业与国际大买家的距离更近。 
  海洽会互动脉搏更强劲 
  2003年9月,第五届浙洽会首次举办海峡两岸产业对接洽谈会(简称海洽会),记者当时如是描述这一新鲜事———“70家来自海峡两岸的企业和机构代表,与有兴趣的客商围着桌子,喝着茶,面对面轻松洽谈”……如果说第一届海洽会的主基调是安静和轻松,那么在这一届,记者则明显从会场里感受到了“中国式”的热闹景象。 
  [细节五]台湾国际青年总商会会长李玉文是第一次前来参加浙洽会,几天活动中,对浙江印象颇为不错。他说:“台商原本在珠三角地区投资较多,近年来逐渐把注意力转到长三角地区。这次来的台商里面就有不少已在浙江投资,对浙江他们很感兴趣。浙江的交通条件便利,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细节六]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中心(杭州)招商局业务主管叶欣在海洽会上显得十分兴奋。她和她的团队刚和台湾包装协会会长交流完,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与台湾企业直接接触。“台湾地区的印刷包装业相当发达、技术先进,希望能把一些优秀企业引入到亚包中心来。以往都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台湾企业联系,像这样面对面交流还是第一次。”她说。 
  比较起上届的安静,今年的海洽会上可谓人流涌动,一共吸引了中华成衣服饰协会团、台湾生物科技产业考察组、华胤高科技产业考察团、台北市中小企业协会、台湾青商会团组等16个台湾团组参会。台商人数达340人,比去年猛增78%。 
  台湾客商多,浙江企业亦是爆棚。一些台湾客商旁边,时常会有好几家浙江企业在“排队”。不少台湾客商手中已拿到厚厚一叠名片。今年参加海洽会的浙江企业数量比上一届放大不少,各市、县报名参会人员超过1000人。 
  英语成会展“第一语言” 
  随着境外客商逐年增加,浙洽会的“面孔”正越来越国际化起来,尤其是英语的运用在第六届浙洽会和消博会上随处可见。大到城市推介会,小到一笔布料生意,都能看到人们十分娴熟地运用着英语。无庸质疑,这种国际化的趋势还将吸引更多国际客商的到来。 
  [细节七]“欢迎到宁波保税区来,welcometoningbofreetradezone……”宁波保税区投资合作局副局长孙竹影女士用中文和英语漂亮地完成了她在“浙江城市(开发区)投资贸易推介会”上的推介演讲。她刚走下台,韩国客商凯尼就找上门来。他主要做的是阿拉伯毛毯,每年出口量约1500万美元,正打算在浙江或上海找个加工基地,对孙局长的英文介绍立刻产生了兴趣。 
  [细节八]来自澳大利亚的香港伟信顾问集团有限公司首席项目经理戴莱是“浙江城市(开发区)投资贸易推介会”的听众之一,他用“surprise”形容他的感受。他说,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推介会,能很快很方便地对整个浙江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解。推介会上有人用英语直接介绍情况,让他备感方便。 
  近年来,浙江省正成为中国内地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越来越多境外资本涌入浙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驻浙江。 
  据统计,到4月底,全省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近3万家,合同利用外资53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1亿美元。浙江对外开放的步伐正越来越快,而浙江的面孔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国际化。 
  第六届浙洽会、第三届消博会刚刚画上句号,2005年的“双会”招商已提上日程。本届浙洽会期间,组委会就作了调查,很多人表示愿意参加下一届浙洽会、消博会。目前,有关邀请函已分发出去。 
  浙洽会交出满意答卷 
  浙洽会、消博会是浙江开展对外经贸交流的重要载体,并逐渐成为一个推进浙江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的国际舞台。其中,浙洽会自1999年起连续在宁波举办六届。前五届累计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万人参会,签约外商投资项目1900余个,总投资240多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26亿美元,对浙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据统计,此次第六届浙洽会共签约251个,总投资额58.35亿美元,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33个。消博会共成交6.5亿美元,比上届增长了6.5%,轻工工艺、家纺服装和电子家电唱起主角。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