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大基地 开拓东盟市场
2007-6-20 11:4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以开放带动物流,以物流带动外贸出口,以外贸出口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南宁市在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中,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着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和加工制造业基地三大基地,开拓东盟市场。
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 推进南北钦防“区港联动”
正在规划建设的南宁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北至湘桂铁路复线,西到银海大道,东至平乐大道附近的三角状区域,规划用地面积18.6平方公里,距市中心22公里,距南宁国际机场30公里,南边距钦州港90公里、防城港120公里、北海港180公里。基地设置北部湾(南宁)保税中心、出口加工区、商贸物流区、普通物流区、商务园(办公园区)、展览区、配套生活区及公园等八大功能区。建成后将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往来、大西南出海通道的贸易往来以及泛珠三角经济区的贸易往来提供现代化的服务。
为高标准建设南宁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南宁市政府于今年1月邀请国家部委办局有关官员、物流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知名物流企业代表从国家宏观政策、物流市场需求及广西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和物流发展现状等方面研讨分析,完善物流基地规划建设,并申请力争将物流基地纳入国家内外贸相结合的重大物流市场规划系列。
为配合自治区政府在南宁规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而规划建设的南宁玉洞保税物流中心,是物流基地建设的重点。其将依托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东盟经济园区等南宁市及区内外大型产业基地保税物流服务的需求,延伸港口的保税功能区,扩大综合服务功能,实现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四城市的“区港联动”,形成具有一流软硬件设施和一定规模的国际物流节点,统一构建现代化的物流装卸堆场和电子口岸平台,提供完善的进出口货物订舱、报关、仓储、中转、配送等功能,实施“口岸分拨、多点申报、一次放行”的新型物流大通关模式。“十一五”期间,南宁玉洞保税物流中心将以保税仓库建设为主要内容,开办进出口货物保税仓储、国际物流分拨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物流信息处理及其他经海关批准的国际业务,把物流基地发展成为采购中心、加工中心、配送中心、运输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打造国际商贸基地 提升城市竞争力
调整布局结构,优化商圈消费环境,传承岭南壮乡文化特色,整合资源,打造国际商贸基地,整体提升南宁市作为广西乃至西南的商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南宁市政府的目标是把南宁建设成大西南商贸中心、购物天堂。
“六线三圈两带”是南宁市打造区域性国际商贸基地重点打造的商业项目。即实施“东线推进,南线跃进,西南跨越,西北延伸,北线拓展,东北培育”的商业网点战略;打造内、中、外三层商圈。内优:移出不适应在内圈层发展的业态,集聚商业精品,提升商业层次;中承:承内启外,发展厚实辐射功能强大的商圈;外坚:借助港口、机场、陆路交通网络,大力发展邕江滨水商贸带和快速环道商贸带;建设好东盟商务区和五象新区两个国际商务功能区;打造朝阳商圈和琅东商圈;建设白沙路汽车销售一条街, 10+1大道茶叶一条街,兴宁路步行商业一条街,东葛路通讯产品一条街,星湖路电子科技一条街,唐山路古玩字画一条街,五里亭水果蔬菜批发一条街,人民路建材装饰一条街,东盟商务区领馆一条街,广东商业街,香港商业街,澳门商业街,台湾商业街,七星路品牌服装一条街,中山路地方小吃一条街,青秀山东南亚美食一条街,五象一街区商品一条街,桃源路文化娱乐一条街等18条特色商业街。
打造加工制造基地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平台,加强与东盟各国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带动产业发展,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加工制造基地,是南宁市开拓东盟市场的敲门砖。
引导外贸流通企业加大对机电产品、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组织企业加快自主出口品牌的建设和创新。抓自主出口品牌建设,是南宁市打造加工基地的重要举措之一。自主出口品牌企业是这一举措的主体,也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政府为企业争取利用国家品牌发展资金,支持企业采用国际通行的质量、环境、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开展国际化经营。同时,以广西铝资源为依托,围绕铝加工产品开展技术创新,立足铝行业开拓国际市场,向铝加工的上、下游延伸,以提高铝行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利用西部地区外贸发展资金支持铝制造、加工企业开发新产品,逐步形成以电子、运输、电器、建筑装饰等行业为基础的铝材深加工产业。抓好出口自主创新基地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在巩固港澳台、欧美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南宁市把拓展目标锁定以汽车及零件、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水电设备等机电产品出口为主的东盟市场特别是越南市场。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规则,扩大外贸规模,积极拓展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纺织服装、蔬菜水果、日用品对东盟各国的出口。引导生产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加大农副产品深加工率和附加值,扩大一般贸易,提高加工贸易的层次。引导外贸流通企业运用经济手段和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减少顺差,优化进出口结构。同时,加快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鼓励出口企业横向联合,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