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复进口26年飚升3056倍导致进出口数据失真

2007-6-11 10:1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货复进口增长势头迅猛,20多年飚升3000多倍,使得我国巨额贸易顺差严重失真。失真的巨额贸易顺差,不但造成我国进出口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假象,也把我国推上国际贸易摩擦的风口浪尖。

  据海关统计,2003年中国的复进口国货占进口总数的55.13%,2005年占到60%左右。2006年我国对进出口贸易政策进行调整,但是177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国货复进口依旧逾四成“贡献”,高达733.6亿美元。在过去的26年间,这一业务增长了3056倍。预计今年全年贸易顺差2500亿—3000亿美元中,国货复进口比例不会比去年少。

  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有关研究员介绍,长期以来,我国的国货复进口主要货物为材料、零部件、初级形态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这些产品在出口时享受到出口退税的好处,然后,当企业再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进口,又可以享受到减免关税和增值税的优惠。企业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利润。

  一位外贸领域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以一个电子企业为例,电子元件出口可以享受13%-17%不等的出口退税,等于价格成本降低13%-17%。而下游企业用更低的价格进口时,只要持有加工贸易手册,就不用另外缴纳7%—13%的进口关税和环节税。也就是说,在一出一进之间,一个企业减免的增值税和出口退税相加,最多可以得到20%—30%的利润。

  对于企业来说,国货复进口产生的利润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钱”。上述人士认为:“这个政策是国家鼓励的,没有任何风险。”而且,目前我国政府加强出口退税的兑付工作,一般企业只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领到足额出口退税。因此,几乎所有的外贸企业都在用国货复进口赚取利润。

  但是,对于国家来说,贸易不平衡问题值得高度关注。最关键的是,它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令国际上无法对我国进出口形势做出准确判断,为贸易摩擦留下隐患。

  因此,在日益巨大的贸易平衡压力下,长期以来,由国货复进口引发的“贸易顺差失真”问题开始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尤其在今年,对于国货复进口的政策调整,讨论异常激烈。

  以国家发改委为代表的主流意见认为,国货复进口既浪费国家税收资源,徒增企业成本,也扭曲中国的外贸数据,企业大量的价格和出入境操控,令国家无法对进出口形势做出准确判断,应该直接取消国货复进口的加工贸易保税优惠,对国货复进口的产品征收进口关税和环节税,以此堵住政策漏洞。

  而以海关为代表的意见则认为,国货复进口现象的产生,更多是中国深加工结转政策不完备的产物,如果一味地“堵”,只会影响加工贸易行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也无好处。

  官方的讨论让外贸企业绷紧“神经”,尤其是外资企业反应强烈。他们多次与地方和中央政府沟通时称,如果这些对于加工贸易非常重要的优惠政策被取消,将把投资重点转移到越南、印度等国家。

  目前的局面处于矛盾之中,因为加工贸易是支撑中国解决就业等问题的重要支柱,如果一旦对相应政策进行大调整,许多正规进行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利益会受到损害。

  专家认为,解决贸易不平衡是2007年的一个大问题,而高企的贸易顺差是贸易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各种压力下,挤掉贸易顺差中的水分,迫在眉睫。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