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速铁路推助长三角经济科学发展

2007-5-29 11:3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提速一个多月来,全国铁路客运、货运总量同比去年同期双双增长。尤其在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域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大提速成了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力量。

上海铁路局管辖的浙江、江苏、安徽、上海三省一市铁路网,自“4·18”大提速以来,客运重点打造动车组和谐提速品牌,货运深入实施“一主两翼”运输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速后的一个月内,全局完成旅客发送1784.8万人,同比增长1.4%,其中南京站从4月18日至5月15日发送旅客150.7万人,同比增长22.2%;完成货物发送1373.3万吨,同比增长1.6%,日均接入重车9821辆,同比增加835辆,其中5月10日全局各口接入重车10743辆,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1  “钢铁长龙”助推长三角

  自1995年中央政府作出建设长三角区域经济及沿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决策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显著加快,区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长三角地区的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2.1%,人口占10.7%,而GDP占全国的22%以上,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特别是作为区域经济主轴的沪宁杭经济带,发展更为迅速。沪宁线六大城市的GDP总量,占长三角的59.2%,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超出长三角平均水平20%,成为区域经济重要的增长极。

  铁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区域现有沪宁、沪杭、浙赣、宣杭、萧甬、新长、宁启等干线13条、支线33条,营运里程2785公里。上海、南京、杭州已成为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

  经过先后六次大规模提速,上海铁路局提速线路资源总量和质量较以前有了重大突破。全局时速120公里及以上线路达到4249正线延长公里。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线路达2011.5正线延长公里,主要分布在京沪、沪昆、京九等线路;时速200公里提速线路达784正线延长公里;沪宁线上海西至安亭间的最高时速提高到250公里。

  同时,技术装备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超长无缝线路、计算机联锁设备、时速250公里动车组、TDCS运输调度指挥系统等一大批先进技术装备,已经相继投入运用。其中,沪宁线率先建成了行车安全综合监测系统,安全保障系数不断提高。

  2  长三角显现“同城效应”

  “4·18”大提速后,铁路客运能力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时速达到200公里至25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的大量开行,使长三角地区的“时间距离”进一步缩短,产生了良好的“同城效应”。

  上海铁路局4月18日第一阶段开行的38对动车组中,有34对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等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奔驰,初步实现“火车公交化”。动车组实行专窗售票、专区候车、专用通道、站车服务品牌联网、餐饮保洁等优质服务,在客运市场一炮打响。正式开行以来,上海铁路局动车组列车上车人数255.4万人,席位利用率高达136.6%(包括席位复用);动车组始发正点率99.1%,运行正点率98%。

  乘坐动车组列车从上海到长三角各大城市,行程基本在2个小时内,“同城效应”正逐步改变人们的出行、工作甚至生活观点。王汉军、顾苏梅夫妇是南京人,定居在上海闸北区,因双方父母住南京,他们节假日常往来于上海、南京间。王汉军说,现在火车多了快了,条件也好了,来去比较方便,感觉就像在上海坐公交车。而上海某公司副总经理朱洪炳每个月需往返丹阳8次提货,他算了一笔账:坐长途大巴需56元钱,途中运行近3个小时;而乘坐动车组列车仅需95分钟时间即可到达,二等座位票价60元钱。比较下来,他成为了动车组列车的常客。

  3  铁路货运打造“一主两翼”

  铁路提速,经济“提神”。铁路提速,带来的好处不仅体现在客运,同时让货物流通更顺畅。4月18日以来,上海铁路局实施货运“一主两翼”战略。“一主”,即以京沪线为主;“两翼”,是指二通道(青阜、阜淮、淮南、皖赣、宣杭线)、新长线。在“4·18”新图中,上海铁路局每天开货物列车1030对。

  为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扩大覆盖面,上海铁路局根据货运市场的需求,在“4·18”新图中新增开了9对五定班列,并组织开行双层集装箱快运班列。结合管内各地区的货源特点,以煤炭、矿粉、水泥等作为主要大宗货物,最大限度地组织点到点始发直达列车,增开始发直达列车85列,比原来增加28列,大幅度提高了始发直达列车的开行数量。

  同时,上海铁路局充分利用提速资源,大面积提高机车牵引重量。其中,京沪线机车最高牵引重量由5000吨提高至6000吨,沪昆线浙赣段由3800吨提高至5000吨,淮南、宁西、宣杭、宁芜等其他线路由4000吨提高至4500吨。全面优化机车交路,打通芜湖、金华等地区主要制约点,进一步释放机车牵引能力,加快车辆移动,在长三角地区形成货运快捷运输网络,货物运输更加方便。

  4  对货主“磁吸力”大大增强

  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长三角地区各大城市通过铁路运输的货物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在上海,提速第一个月内,上海北郊站直属站完成装车13043辆,完成装车指标的114.4%,与去年同期12308辆相比,增加735辆,日均增加24.5辆,增幅为5.97%。其中,主要的运输品类增幅为:

  ■钢铁类  各物流公司装车都有明显增加,增幅达70%以上,其中增幅最高的达到154.6%。

  ■金矿类  装车992辆,与去年同期457辆相比,增加535辆,增幅为117%。

  ■集装箱  装车3617辆,与去年同期2733辆相比,增加884辆,增幅为32.3%。

  ■金属类4月份装车235辆,与去年同期157辆相比,增加78辆,增幅为49.6%。

  在宁波,“4·18”提速后,铁路北仑公司在发挥速度优势的同时,加强装卸车组织,采取零装整运的方式,提高空车利用率,确保每趟专列44辆以上重车,相当于每天多开一列专列,既提高了运输效率,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敞车、去向紧张而造成的供需矛盾。

  由于铁路运输成本相对低,提速又缩短了货物在路上的时间,一些企业也纷纷选择铁路运送自己的物资。吉利公司出口俄罗斯的汽车零配件,对几种运输方式进行评估后,最终选择了铁路,第一单82车货柜已经分两批于4月25日、26日顺利发往满洲里。从5月份开始,吉利公司已与中铁集装箱公司初步商定,每月还有300-500车的集装箱从铁路发往满洲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