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07年二季度中国宏观调控对策建议

2007-5-24 11:5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从当前经济运行趋势看,经济增长趋热的势头有所发展,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的负面影响波及范围扩大,价格上涨的压力有所加大。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认为,应该从多方入手,实施微调政策措施,化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防止经济由偏热向过热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进出口结构调整步伐,抑制贸易顺差的过快增长

    抑制外贸顺差的增长,应该在增加进口、调整进出口结构方面加大力度。除了多进口国内需要的资源类产品外,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要加大利于节能减排、提高技术的先进设备的进口规模,用先进设备来淘汰落后产能,既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压力,又促进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支持科技创新

    针对当前国内资金充裕的状况,应抓着当前证券市场持续上涨、人气较旺的时机,加快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上市的步伐,同时鼓励原来在境外市场上市的国内资质良好的企业回到国内市场发行股票,为证券市场进一步扩容,化解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抓紧时间,加快创业板推出的进程,为企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融资渠道。积极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使其成为企业创业的融资场所。积极发展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债券市场,为优质中小企业开拓融资渠道。

    (三)选择适当时机,进一步提高利率和准备金率

    为缓解国内市场流动性过剩的状况,抑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和价格走势的跟踪监测,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可考虑进一步提高存贷款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尤其是考虑到二季度消费价格上涨的幅度有可能加大,实际利率偏低的状况可能进一步加重,应该加大利率调控的幅度。同时,可考虑取消利息税,既可为进一步提高利率腾出空间,又可增加居民收入。

    (四)引导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薄弱环节

    目前,社会资金比较宽裕,导致固定资产投资一直面临反弹的压力。然而,与投资过快增长相伴的是大量低效甚至无效投资项目的上马。因此,投资调控要堵疏结合,在社会资金宽松的客观形势下,引导资金流向铁路、公路、港口、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新农村等薄弱环节的建设项目,对于那些社会发展急需而收益较低的项目,充分利用当前政府财力较好、社会资金宽裕的大好时机,政府可考虑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推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减轻资金过于集中于房地产、加工工业的投资压力。对房地产投资,应继续严格执行限制建设大户型的政策,多建设适合中低收入居民需要的小户型住宅。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季度分析课题组

    组长:范剑平副组长:祝宝良

    成员:王远鸿张永军牛犁祁京梅周景彤闫敏

    执笔:张永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