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我市启动公铁水联运物流新模式

2007-4-3 14:5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我市启动公铁水联运物流新模式城北物流产业集聚区有望建成长三角地区综合物流基地 
    货站拆箱、拼箱,铁路、公路、水路以及未来空港快速转载,物流业在我市即将进入信息时代。记者昨天从市规划局获悉,我市首个大型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城北物流产业集聚区规划近日通过专家评审。


规划“三区”


    据了解,城北物流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在市区北郊,南起新通扬运河,北至宁启铁路,东起卤汀河,西至老兴泰公路,总规划面积约7.68平方公里。集聚区总体布局分为基础物流区、专业物流区和辅助功能区三部分。
    基础物流区规划布局“七港、一站、一中心”。“七港”主要包括在沿新通扬运河已建和在建的3个专业码头的基础上,再沿新通扬运河新建3个专业码头,沿卤汀河新建1个专业码头,分别为工业原材料专业码头、砂石建材专业码头、农副产品及农业资料专业码头、工业物资专业码头和集装箱运输专业码头,负责承担相关商品和物资的专业运输。“一站”指依托宁启铁路泰州货运站,完善铁路运输功能。“一中心”即建立多式联运中心,集约“七港、一站”的功能。
    专业物流区包括生产资料及建筑原材料集散中心、农副产品及农业资料集散中心、仓储物流区和工业配套加工区。其中生产资料码头重点发展钢材物流,建筑原材料码头重点发展建筑材料物流。仓储物流区主要用于吸引第三方仓储物流企业,建设各种仓储设施,如自动化立体仓库、物流中心,同时引进大型生产企业设立零部件和制成品配送中心、大型流通企业设立商品配送中心。工业配套加工区主要安排与集聚区物流相关的工业加工企业设立生产车间等工业设施。
    辅助功能区主要包括管理服务区、居民生活区等。


公铁水联运


    据了解,规划中的城北物流产业集聚区充分考虑发挥水路物流的便利条件,同时又发挥铁路、公路物流对工业产品的外流功能。
    铁路交通方面,进一步完善宁启铁路泰州货运站基础设施,拓展其服务功能。开发现有的陵光铁路支线功能潜力,将规划中的站前路接通物流仓储中心西侧宁启铁路泰州货运站,规划建设高港铁路支线,使城北物流产业集聚区内铁路货运站与泰州港等物流节点实现无缝对接。
    公路方面,规划建设“两横两纵”的公路主干线以及与主干线相连接的集聚区内部公路支线,实现东部与泰朱公路相连,西侧与老兴泰公路相连,从而与江海高速相连。
    水运方面,在进一步完善已建和在建的3个专业化码头基础上,规划建设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码头、砂石建材码头、工业物资集散码头以及集装箱码头等,同时规划建设相配套的船舶停靠区。对工农河进行整治改造并驳岸造景,河床清淤,疏通水系,规划区东段与北星河沟通。新通扬运河向北拓宽40米,为三级航道,可通行1000吨左右船舶,提高货运及港口吞吐能力。
    市规划局有关人士说,多式联运中心是整个集聚区的“总控”,主要承担集聚区内的物流配送功能。对以货运站作为起点、终点的货物,进行拆箱、加工、仓储、拼箱、集合包装、大包装的解体、拆拼、转载等作业,根据要求配送至集聚区各区域范围内,再通过铁路、公路、水路及未来空港运输,构筑中长途的“航空+铁路+公路”运输体系,或者依托河道构筑中长途的“铁路+河运+公路”运输体系。
    “通过多式联运中心,实现公铁水资源的有机整合,集聚区内对外水路、公路、铁路综合交通体系将全面形成。”


物流信息中心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正式启动城北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先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道路、车站、码头等建设,搭建集聚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十一五”期间,完成集聚区内居民的拆迁安置和管理服务区、商务商业区和居民生活区建设,初步完成多式联运中心建设,集聚区的物流业及配套加工业集聚达到一定规模,集聚区运营进入轨道并初步显现其在泰州及苏中地区商品集散的功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