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蓄势立体大交通

2007-4-24 14:5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从“体内小循环”走向“体外大循环”
  阳春三月,黄河三角洲草长莺飞。在萌动的春意里,威乌高速公路东营段建设、广利河综合治理和广利港改扩建、东营港建设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拉起了东营大交通格局的框架。
  东营地处渤海湾和莱州湾的“湾底”、沿海的“交通末梢”,近年来,市内交通发展很快,但对外通行能力还不够强。这样的小交通格局与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所需要的大开放、大发展格局不相适应,对借助外力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生了掣肘。基于此,东营市确定,把构筑以“三路两港一场”为主体的大交通体系,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最重要的基础工程,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蓄势。
  “三路”,是指威乌高速公路、黄大铁路和德龙烟铁路。威乌高速公路是东营到天津、北京的快速通道,建成后,从东营乘车3小时内能到天津,4小时可抵北京。这不仅为东营经济开发区、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天津滨海新区对接提供有利条件,还将有力拉动旅游业发展。黄大铁路和德烟铁路都经过东营,长61.9公里,建成后,将弥补环渤海西南岸无骨干铁路的不足,改善整个地区路网结构,打通黄河三角洲东西部客货铁路物流通道。“三路”将于2009年前全部建成。
  东营有350公里海岸线,却还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海上通道,为发挥濒河靠海的优势,东营市努力搞活东营港、广利港“两港”,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旅游业。目前,东营港2个3万吨级码头正在加紧施工,整个港口扩建已完成投资11亿多元,占总投资额的65%以上。随着黄大铁路和德龙烟铁路的建成,东营港腹地将进一步拓展,延伸至德州、济南及冀南、晋中等地区。与此同时,集渔港、商港、客运港功能于一体的广利港改造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两港协调互补,错位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航运体系。
  此外,东营市还将用三年的时间,对飞机场进行改扩建,由4C级提升为4D级,增加航线航班,开通国际航线,创新机场的经营管理体制,使机场的客货运输吞吐能力、技术等级和服务保障条件等有大幅度提高,为东营真正走向世界打开通道。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