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是上海陆上北大门,南北高架连接虹桥国际机场、浦东新区和上海市中心,区内还有铁路上海站、铁路北郊站(特等货运站),铁路客、货运输量占上海全市铁路运输量的45.4%和5.9%;长途汽车客、货运量也占全市公路运输量的50%以上。
这样一个交通条件优越的上海中心城区,也是目前上海为数不多的还有一定数量土地储备的中心城区之一,它的一举一动,自然牵引着众多投资者关注的目光。闸北区委书记姚海同表示,闸北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交通经济和客流经济,闸北将抓住开发相对较晚的后发优势,全力打造上海现代交通商务区。
发挥交通优势
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闸北曾经是上海公共设施建设和金融机构比较集中的地区,这里还有东方图书馆、商务印书馆等著名的文化设施,还有著名的上海火车站。虽然这些具有中国文化韵味的建筑和设施没有保存原貌,却为闸北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后来,上海周边的外来人口沿铁路来到上海,在铁道沿线和火车站周边搭建了成片的简易棚屋。新中国成立后,这片区域就成为旧区改造的难点和重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铁路交通带来的客流、物流在繁荣闸北经济的同时,也为闸北带来了发展上的种种问题。
那么,闸北应该如何定位呢?闸北区委、区政府深入调研,反复研究,寻找闸北的特色和亮点。
环顾闸北周边的几个区,有的利用区域内的汽车产业打造汽车城,有的利用区域内的钢铁企业打造精钢基地,那么闸北的优势又是什么呢?2002年闸北区曾经委托两家研究机构开展调研,一家是上海的复旦大学,一家是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两家机构调研后形成了两份报告,一致认为闸北区最大的优势是交通运输。“过去有人把铁路带来的外来人口聚居当作闸北的负担,换个角度看,在上海成为长三角中心地区的背景下,闸北交通业发达,客流、物流量大,正日益成为自己的比较优势。”一位专家说。
专家对闸北区测评的数据,包括道路、客流、区内交通运输的各种机构、产业等等,通过测评专家们认为闸北区的核心竞争力是交通经济和客流经济。不妨看几组关于闸北交通业的数据:铁路上海站目前日到发客车121对,日均到发旅客21.5万人次,办理行包615.6万件,铁路客运量占上海的45.4%;另有10余家长途汽车客运公司,专、兼营长途货运公司75家和个体运输业户262家,占全市长途汽车客、货运输业的50%以上。
有了专家的意见,还要听企业界的说法。闸北区委、区政府的领导逐家走访闸北区的交通运输企业,了解交通运输业到底有多大的潜力,研究如何为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经过深入调研,反复研究,“打造现代交通商务区”的思路逐渐形成。闸北区委书记姚海同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交通优势所引发的地方经济“磁场效应”非常明显。闸北区历来就是上海水陆交通的枢纽,随着上海新一轮经济发展,闸北将形成铁路、地铁、轻轨、高架和长途客运五线交汇的局面,再加上规划中的苏州河游艇和直升机,交通便捷程度居上海九个中心城区之首。这就是闸北区的核心竞争力。“历史、文化特色加产业特色,这就是闸北现代交通商务区的灵魂和凝聚力。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和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闸北将成为客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汇聚的闸门,这就是闸北的新机遇。”姚海同说。
调整产业布局
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闸北区委、区政府领导有个共识:要赢得新一轮发展,必须利用闸北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这就要调整闸北区域内的产业布局,以迎接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到来。
今年4月19日,闸北将举办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投资项目推介会。据闸北区投资促进中心介绍,此次会议将着力推出“一区两带”,“一区”是指“不夜城”上海现代交通商务区核心区,“两带”是指“苏州河”(苏河湾)现代服务业集聚带、“共和新路”沿线综合服务业集聚带。
闸北推出这“一区两带”,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又与旧区改造、发展服务业密切关联。
以“苏河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发为例,从记者拿到的《苏州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来看,规划面积约0.98平方公里,依照闸北区委、区政府的总体设想,苏州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抓住上海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契机,依托上海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商业区的辐射,充分挖掘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形成以高端商务商业、滨河休闲旅游、文化创意设计等为主要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的新亮点。
按照规划,该服务区的建设主要有东西两段。东段主要为旅游业服务区,保留四行仓库等一些历史知名老仓库以及居民旧里,同时引进各类世界知名品牌旗舰店,高级特色餐饮、酒吧及时尚休闲会所等,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集团总部入驻,建成高端服务业产业群。西段要建成商品住宅及商务办公区。该区域注重配合不夜城上海现代交通商务区核心区功能开发。打造亲水居住生活空间,建设中高档水景商品住宅;匹配商务办公楼宇,以吸引现代交通服务企业进驻。同时,带动海宁路商务大道建设,将其建成为集聚国内外著名企业集团的综合商务区。
目前,苏州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现在已经着手实施。据闸北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介绍,为配合闸北区建设苏河湾,北站街道的部分居民已经迁出,今年7月左右有望完成该地区居民的动迁。由于区委、区政府采取阳光政策,居民都十分配合此次动迁,积极支持苏州河沿岸改造。居民王阿婆对记者说:“旧区改造能住上好房子,能看到苏州河更漂亮,我们都很高兴。”有关部门表示,闸北的动迁是由上海市和闸北区的土地储备中心推动的,不再让开发商与市民直接面对面,这样可以使拆迁工作更加透明,北站街道长康里居委会的罗阿姨告诉记者,自2006年初动迁开始,那里的居民就已纷纷迁出,很多居民选择了货币动迁方案。她说,随着现在市民收入的增加,大家更愿意趁着动迁的机会,拿着自己的储蓄和动迁补贴来重新购置新居。在此次动迁的42号地块,记者发现那里已经是一片空地,居住在那里的近600户居民已经全部迁出。
记者了解到,闸北区委、区政府为打造苏州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颇费工夫。该集聚区城市设计经过国际招标、几轮修改和不断完善后形成。国际著名的设计公司设计了空间功能布局结构、道路交通、公共开放空间、建筑保护和更新、夜景照明、绿化、雕塑、广告、环境等各个方面,这为苏州河集聚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到2010年,这里将初步建设成为集高端商务商业、滨河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此外,总投资近百亿元的铁路北广场改造项目正在推进之中。闸北是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重要窗口之一,但是北广场目前有大量的棚户、旧里,因此被明确列入重点改造区域,引进土地储备机制,启动开发。此项目将围绕交通功能区的建设,划分为公共活动综合功能区和居住功能区,使之成为铁路以北区域的特大型综合换乘枢纽和重要的公共活动中心。同时,“共和新路”沿线的综合服务业集聚区将依托闸北中部工业区的土地、厂房资源优势和大工业文化,形成以商业文化、现代物流、研发会展等为核心的高科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不夜城”区域将加大功能开发力度,建成以现代交通服务为核心,中小企业商务服务为支撑,旅游综合服务为特色,商贸服务、中介服务、特色会展、房产建筑业为配套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上海现代交通商务区核心区。
积蓄后发优势
现代服务业散发魅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闸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已经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落户在闸北的赛科斯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赛科斯企业有限公司在华的独资企业,主要承担各国企业、特别是世界著名公司在华分支机构的客户关系管理外包服务,2004年到2006年,这家公司连续三届获得“中国最佳外包呼叫中心技术支持奖”。在谈到为什么要选择闸北作为其发展服务外包的基地时,公司负责人表示:选择闸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首先看中的是闸北的交通优势,闸北优越的地理位置,快捷的交通网络为公司员工上下班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为公司招揽人才增强了空间优势;同时,闸北作为上海集聚都市核心功能的一个重要区域,为赛科斯发展服务外包提供了宽阔的平台。
赛科斯的选择不是个案,越来越多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正在落户闸北,这表明闸北的后发优势正在显现,表明了高端现代服务业正在向闸北集中。对此,闸北区委、区政府有着明确的认识。区委书记姚海同就认为,要谋求新的跨越,闸北必须抓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尤其要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他认为,服务外包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转移非核心业务,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去年,上海被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第一批授牌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这为闸北发展服务外包带来了机遇。
相比上海其他中心区,闸北具有独特的后发优势。这里是上海目前为数不多的仍然拥有一定数量土地储备的中心城区之一,闸北中部近6000亩范围内集聚了大量工业厂房和工业用地,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有大批地块投入开发,这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闸北目前商住商办楼宇租赁成本相对较低、人力资源丰富,这些因素凝聚成了闸北的吸引力。随着闸北系列改造项目的推进,随着闸北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闸北提出的“新闸北、新效率”的发展愿景正在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