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理论研究需要创新

2007-4-17 10:4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由中国市场学会、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日前在北京物资学院举行。张卓元、何伟、晓亮、吴念鲁、俞晓松、陆江、高铁生、丁俊发、任林书等首都经济学界知名学者,与来自美、澳、俄、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界、学术界、企业界人士180余人,就流通经济理论、政策 与实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重视流通在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中的基础性作用

  与会专家指出,传统理论认为,生产决定流通,因此是“重生产轻流通”,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流通决定生产。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生产成本较低,但交易(流通)成本很高,因此,发展现代流通业,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流通成本,不仅关系到中国流通业本身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而且是关系到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重大问题。现代流通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先导,包括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本流。与会者认为,市场经济越发达,流通的地位就越重要。解决经济问题、处理社会问题,流通越来越彰显出其重要意义,流通通过自我净化,降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成本,渐渐成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主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和健康力量。

  现代流通的理论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囊括有形要素禀赋与无形要素禀赋的全要素流通;面临全球市场的全开放;涵盖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的流通;以需求为起点周而复始的螺旋式发展和上升的流通。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流通经济的重要性,把降低流通成本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重视发展现代流通业,重视农村流通业建设,鼓励批发市场的发展;要发展现代物流业,重视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物流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物流研究应高度重视企业物流管理

  专家指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强调物流业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科学的物流发展导向。目前中国物流发展导向方面存在某些值得注意的偏差,如宣扬中国物流业发展将步入成熟期、否定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导向,以及主张物流发展应当“大而全”等。这种偏差给物流业的科学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惑,影响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成长空间,也阻碍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目前中国物流理论研究存在严重的“重宏观、轻微观”的倾向,企业物流研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流通理论是“重宏观、轻微观”。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主要有四:一是我国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准确地认识物流;二是在理论研究层面和实际运作层面上,政府的行为多,企业的研究少;三是物流理论工作者多为脱离企业实际的高校教师和机关科研人员,对企业物流不甚了解或很少了解,缺乏研究企业物流的实践基础;四是企业本身接受物流理念的滞后性和对物流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目前物流业理论研究路线尚存在某些较为严重的缺陷,还需要理论创新。物流研究应高度重视企业物流特别是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变事后研究为事前研究

  专家指出,组织创新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第三个支撑点,对推动建立市场化、国际化的平台和高效率的流通网络,推动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构建和谐社会,解决贸易流通及经济增长动力偏斜问题,必须提升产业结构,改变要素推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把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竞争优势三者结合起来,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金周转速度,改善流通技术设施水平,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高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利润。与会者谈到,对于流通产业发展及流通流领域的热点问题,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包括管理角度和贸易角度。同时对于服务业、第三产业、物流业的区别,对于流通方向、流通速度的分类等问题应该进一步研究。研究应从过去的事后研究转变为事前研究,进而引入系统工程等复杂方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