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提升
预计今年社会物流需求规模增长15%以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近日指出,2006年,我国物流业按照“十一五”规划确立的目标,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全面的发展,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物流费用与GDP比率继续下降。2007年,物流业仍将快速发展,预计今年社会物流需求规模增长15%以上。
在“十五”期间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2006年物流运行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59.6万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24%,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现代物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继续增大。2006年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2.8,提高0.2个百分点。即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2.8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
与此同时,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继续降低,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呈下降之势。2004年为18.8%,比2003年下降0.1个百分点;2005年为18.5%,比2004年下降0.3个百分点;2006年为18.3%,比2005年再下降0.2个百分点。在物流需求规模增长明显快于GDP增长的情况下,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逐渐降低,表明我国物流业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根据2006年全国物流统计调查资料,制造业物流外包特别是销售物流外包明显加大,增长速度在5%-10%左右,运输与仓储外包的增长速度在10%-15%左右。物流外包增加、专业化程度提高,第三方物流进一步发展。
丁俊发指出,作为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2007年物流业仍将快速发展,初步预计社会物流需求规模增长15%以上,物流总费用规模预计增长11%以上,物流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以上。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物流业也面临不少问题,建议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对发展现代物流的政策性支持:
——加快形成统一的物流业政策体系。建议在清理完善现有物流业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形成符合我国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和WTO规则的产业政策体系,促进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的形成。特别是工商登记管理、财政税收、交通规费、配送车辆进城、土地管理、货运代理、物流市场规范、快速通关等方面的实施细则要落在实处。
——加快实施统一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和部门都在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在国家层面,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和管道多种运输方式的规划与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各自都在搞线路和节点建设规划,缺乏有机联系。各省市根据自身需要做出的物流规划缺乏有效衔接。全国现代物流业“十一五”专项规划应尽快出台,以引导地区、部门和行业规划的合理布局。
——促进物流社会化、专业化。通过政策实施,引导工商企业剥离外包物流业务,提高物流活动社会化、专业化水平。鼓励工商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整合各种物流资源,成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物流公司,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建立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法律体系的建设,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创造公平、公正的物流企业竞争环境,建立诚信社会,降低交易风险,促进专业化分工的深化。鼓励行业协会规范物流业市场行为,制定物流服务质量标准及行业规范。
——鼓励重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物流企业的重组整合期已经到来,鼓励物流企业走整合、兼并的道路,特别是A级物流企业要做大做强,促进物流业结构升级。对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要从重数量到重质量,加快中外产业链的融合,改善服务链的品质。
下一篇:大亚湾国际物流园昨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