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成浙江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2007-3-15 12:4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浙江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0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显示,浙江的货运增长快于客运,其中水路货物周转量占全省的比重高达83.3%。水路货物平均运距为767.7公里,比上年提高了106.6公里。

    一系列的数据直观地表明了近年来浙江水运的快速增长,如今,水运已在浙江货运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究竟什么原因使浙江的水运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水运事业的大发展又会给浙江经济和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港航管理局有关人士。

货源丰富 运力扩大

    浙江水运事业发展迅速与浙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发展的加快,货源极大丰富,对交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浙江省港航管理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浙江拥有众多火电厂,对煤炭的需求量巨大;浙江北部出产砂石、矿石等原材料,原材料市场丰富;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外贸出口量大。以义乌为代表的小商品市场极为活跃,大部分商品通过集装箱船运出国门,这给水运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与此同时,运力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水运的发展提供了支撑。据统计,浙江省2006年水运运力规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1160万吨,同比增长12.02%,为年度计划的107.41%。其中,海运运力为854万吨,同比增长14.4%,内河运力为308万吨,同比增长5.91%。特种运输船舶达到139万载重吨,万吨级以上运输船舶达到385万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44.57%、25.15%。全年淘汰内河营运挂桨机船3927艘,为年度计划的130.90%。

管理创造良好软环境

    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水运事业的发展。从2003年起,浙江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八八战略”和建设“海洋强省”的奋斗目标,并把建设“水运强省”工程列为交通“六大工程”之一。2006年浙江省水运基本建设投资达8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6%。

    据了解,为规范水运行为,维护水运市场秩序,浙江出台了《浙江省水路运输管理条例》、《浙江省水路运输经营资质管理工作规程》等相关法规制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水路运输管理制度体系,为船公司提供了公平、公正和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浙江省港航管理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浙江港航管理部门不断加强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实施了政务公开制度和内部各工作岗位的AB角制度,简化了办事办证程序。目前浙江省港航管理局对营运证审核审批时间已从承诺的8个工作日缩短到了1.5个工作日,大大方便了水运企业的工作。

    为促进全省海运企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浙江制定了产业发展引导政策,相继出台了《浙江省海运运力发展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内河营运水泥船拆解补贴办法》、《浙江省内河挂桨机船拆解改造政府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等,引导发展大吨位运输船舶、集装箱专用船舶、油船等特种运输船舶,加快淘汰内河营运水泥船、挂桨机船,实施船型标准化。

    地方政府也积极扶持海运业发展。舟山市政府出台了《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航运业的若干意见》,宁波、温州和台州市的部分县(市)政府也对企业在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浙江省港航管理部门积极引导管理完善、诚信度好的船公司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企业通过担保和抵押等方式取得贷款,缓和了融资困难的局面。

    今日的浙江,已是名副其实的水运大省,水运在浙江省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水运,让一家家企业流水生财,带动一个个产业兴旺发达,促进了一座座临港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用世界资源为世界生产,两头在外的浙江经济对港口和水运的需求还将日益增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