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轻纺城:20年前开创举 20年后再磨一剑

2007-3-14 18:4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年前,精明的绍兴人开始了一个创举:将位于柯桥老街的轻纺一条街,建成了具有亚洲纺织品交易专业市场“霸主”地位的中国轻纺城。
    从小摊贩到“买地方卖世界”
    1月23日上午 绍兴县柯桥精工广场
    绍兴真兴盛纺织品有限公司的“少主人”——王祖勇,看着正在打包、即将发往韩国的1万米高档面料,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原先从韩国进口高档面料,现在我们将面料卖到韩国去。”
    年仅36岁的王祖勇来自温州乐清,已在纺织市场内打拼了整整20年,也是首批登陆绍兴中国轻纺城的外来经营者之一。1986年,年仅16岁的他同父亲一道在兰州的光辉市场摆摊做起面料生意。1989年,他来到中国轻纺城成为第一批外来经营者。“当时中国轻纺城租金才1万多元一间,生意也不大,经常是十几个老乡将面料拼成一车发到兰州去卖。”王祖勇说。
    与许多乐清老乡一样,1992年王祖勇做起了“买世界卖全国”的生意。将韩国、印尼和我国台湾产的高档面料,卖到了全国,赚下第一桶金。“这也是无奈之举,那时绍兴的纺织业尚不发达,传统的有梭织机只能生产低档面料。”1995年,随着绍兴及周边地区纺织产业升级的加速,王祖勇转行做起了“买地方卖全国”的生意,2001年,在一股外贸大潮中,他又走上了“买地方卖世界”的步伐。
    “这让我们有了抢占国际高档面料市场的能力。”王祖勇介绍说:韩国的纺织工业极为发达,档次也很高,十年前,本地的面料根本难以与其相提并论。“前几年,我们还在出口未经后整理的半成品,现在我们的成品已能经受住欧美客商的挑剔眼光。”
    新闻背景
    2005年绍兴中国轻纺城的成交额为27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6.78%,其中内销总额为197亿元,外销总额为79亿元,70%的货源来自本地。276亿元的交易额,占到了绍兴县工业企业纺织品销售收入的40%,直接为轻纺城服务的人员约有7万人。
    轻纺城“买地方卖世界”的发展模式,带动了绍兴纺织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目前绍兴县拥有无梭织机3万多台,2004年印染布匹85.62亿米,织造布匹34.99亿米。
    中国轻纺城集聚了全国各地的纺织业生产要素,推动了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轻纺城已经成为绍兴的一张“金名片”。
    从异国打工者到跨国大老板
    2月6日 绍兴县柯桥东方大酒店
    中午,雨不停地下着,来自巴基斯坦的巴拉斯•汗却一袭长袍站在绍兴县柯桥东升路上的东方大酒店门口,迎接绍兴铁山电脑绣花公司的客人。铁山电脑绣花公司是他在绍兴的长期合作伙伴,今天送来的不是样布,而是别具异国风味的绍兴年货。
    东方大酒店702房间是巴拉斯•汗自己开设的佰拉贸易公司。作为巴基斯坦一家贸易公司的代表,2003年,巴拉斯•汗从韩国来到绍兴,为公司做起了面料进口生意。
    “柯桥,这儿有丰富的品种和实惠的价格,很受巴国内消费者的欢迎,所以我们从韩国、日本转到了柯桥。”
    巴拉斯•汗的中文不是很熟练,在翻译小姐的帮助下,采访慢慢地进行。“在绍兴做生意很放心,没有违约、被骗的事发生。”巴拉斯•汗肯定地说。
    2004年,已在面料商海中闯荡多年的巴拉斯•汗,毅然辞去为人家打工的营生,自己开起了贸易公司。目前,每月从宁波海关出境的货物有近30个标准箱,生意越做越大。
    “中国轻纺城很好,做生意有钱赚,政府也保证境外人士的人身安全。”巴拉斯•汗说:但生活感到仍不方便,比如公司名称只有中文和拼音,没有英文标识,银行票据和指路牌都缺少外语等。
    为此,巴拉斯•汗还讲了一个小故事:刚来绍兴时,不懂中文,也没有翻译。去市场看布,由于不认识中文招牌,刚比较一家,转眼又忘了它在哪儿、是哪一家。没办法,后来想了个绝招:老板戴眼镜的,就称为“眼镜店”;店铺在二楼的就叫“二楼”。
    新闻背景
    目前长驻轻纺城的外商达1500~2000人左右,分别来自韩国、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阿联酋等国家,甚至连意大利、法国等号称服装之都的外籍人士,也频频光临,采购原料。
    漫步在柯桥街头,不时能碰到几位讲一口普通话的“国际商贩”。位于轻纺城发祥地的东升路永灿大厦的东方大酒店,是南亚、中东外籍人士的聚集地之一。
    走进东方大酒店,进进出出的都是身材高大、穿着长袍、留着大胡子的老外。上了二楼,就见到很多老外开的店,有一些店名还是用阿拉伯文写的。据酒店客房部的陈经理介绍:从一楼到五楼,500多位来自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的“国际商贩”,开设了近百家代表机构和贸易公司,成为外商抢滩轻纺城的“大本营”。
    “吸引他们的,是轻纺城价廉物美的纺织产品和良好的经商环境。”中国轻纺城市场公司周总说:2001年以后,印巴人、阿拉伯人,还有欧美人都到这儿来了解纺织产品信息、市场信息,采购布匹经营跨国生意。欧洲人需要档次高一些的,印度、巴基斯坦人讲究便宜实惠。“近年来,随着大量韩国、日本、法国等外籍人士的到来,表明中国轻纺城不但有低价的商品,做起高档面料来也不含糊。”
    网上交易创造新奇迹
    1月12日上午 轻纺城老市场
    今年的天气有点反常,隆冬季节依然是细雨绵绵。但宏振布业的周祥劳却全神贯注地订着桌上的电脑屏幕,认真地浏览着。
    小雨或许阻断了部分客户进场的脚步,却没有停止轻纺城人做生意的热情。几年前,除了电话、传真机之外,轻纺城门市部的老板们又多了一件新式装备——电脑。有了它,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尽知天下“布情”。
    而金剑纺织的汪剑波则在电脑前给客户发送电子邮件,不光送去了迟到的新年祝福,还带去了公司最新的花式和品种。
    “什么叫国际化,国际化就是让所有需要各种面料的人,在这里能方便找到他想要的面料。”中国轻纺城市场公司的周会良总经理说,轻纺城从创建之初就定位在批发上,不但要有丰富的产品、实惠的价格、超大的物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信息,你得让大家知道去哪儿能买到称心的东西”。
    网络无疑是最佳的载体。中国轻纺城走向国际化,网络交易也是降低商务的重要途径。几年前,中国轻纺城已建成了“全球纺织网”和“网上轻纺城”两大专业网站。
    打开“全球纺织网”和“网上轻纺城”的网址,纺织资讯、市场行情、技术资讯、全球纺坛和会员办公室等栏目,让人目不暇接。14万多的注册会员、每天百万的访问量,这“全球”两字具有真实的含金量。
    “我要采购”、“我要销售”,一夜之间,使轻纺城的触角伸向了全世界。而由市场内4086家布商组成的销售平台,构成了“第二轻纺城”。
    “电子商务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轻纺城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轻纺城市场公司的傅海虹说,纺织品批发因需看样和交易金额较大而尚处于信息发布阶段,真正实现交易的不多,但尝试BTOB电子商务的商户正逐年增加。
    虽然更多的企业尚停留在信息发布上,但宇华、越华、永丰、中佳等从老市场“练摊”起家的纺织企业,已率先起步,从网上获得了一张张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创造了无限的商机。
    新闻背景
    2005年,在众多困难面前,中国轻纺城再创佳绩,全年成交额达到276亿元。现货交易份额已下降至50%以下,网上交易增长了93%。
    轻纺城走向国际化,网络交易也是降低商务的重要途径。中国轻纺城网上市场建设速度加快,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目前,中国轻纺城已建成了“全球纺织网”和“网上轻纺城”两大专业网站,尝试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目前全国会员已达14万,年交易量已达到1.2亿元。”中国轻纺城市场公司的傅海虹介绍说:网上电子商务,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也是中国轻纺城进一步国际化的平台和窗口之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