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红酒新通路

2007-3-14 18:2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梁剑
    ——对印象酒业总裁覃文华的第二次专访
    2002年底,印象酒业夺得央视酒类广告“标王”后,本刊记者曾经专门采访过印象酒业总裁覃文华先生,覃总当时谈到了印象酒业的整体思路,即要改变中国的红酒生活方式。今年2月底,本刊记者再次拜访了覃文华总裁,如果说第一次采访是介绍一种新锐思想的话,那么,我们希望通过第二次访问,弄清楚印象要通过什么样的行动实践这种想法以及行动的具体步骤。
    印象酒业春交会正式入市
    记者:从去年印象酒业公开露面后,不断有经销商把电话打到《华糖商情》杂志社,询问印象的具体情况,想要代理印象的产品,但是我发现您对印象招商好像并不是很着急。
    覃文华:其实,从去年秋交会结束后,印象酒业就全身心投入到市场基础工作的铺垫中,到现在,印象酒业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市场运营的全程规划,为未来的客户搭建了一个广阔而坚实的平台。1.印象酒业先后成立了昆明印象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武汉印象营销有限公司、北京燕京印象营销有限公司,为印象酒业市场运营建立了云南、湖北、北京三个样板市场。2.新天印象在上海注册成立,新天、印象两家携手控制了中国葡萄酒业超过50%的产能。3.印象酒业联手河北越千年葡萄酒公司,成立了昌黎印象,印象酒业的产能布局基本完成。4.联手哈尔滨代氏商贸公司,成立了东北印象,进军中国白酒业。5.联手上海市政府及捷强集团,在上海洋山港建设远东最大的葡萄酒物流加工中心。6.联手新浪及国内外超过50家核心行业媒体,全力推进中国红酒新生活运动。7.联手E龙网,和中国超过100万个吃喝玩乐的终端进行了结合,使印象酒业的运营工作可以全面有效地针对终端展开。8.其他十余个项目的整合如利乐、康美包装家庭红酒的上市,啤酒包装酒的上市,分渠道品种的规划也正在进行之中。另外,从3月1日起,印象酒业在央视的广告全部启动。
    糖酒会期间的3月19日,印象酒业要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业界、媒体、商家通报上述情况,宣布印象干红正式入市。
    数万吨产能布置基本到位
    记者:对印象酒业,人们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这么多的葡萄酒是在哪里生产的,这个问题回答不清楚,估计很多人的心都会悬着。
    覃文华:新红酒运动其实是从1996年开始的,1997年资本大量介入,新疆、云南、昌黎等地栽植了大面积的酒葡萄。2002年,这些葡萄基地形成了爆炸式的产能,因此使得2003年成为中国新红酒的元年。印象从1996年就开始进行基础工作的建设,目前的产能概念是这样组成的。
    1.在云南,印象酒业拥有2万亩葡萄园,主要是1997、1998年栽植的葡萄,拥有3万多平米的厂房,1-1.5万吨的生产能力。
    2.在昌黎,通过整合的方式,印象酒业实际控制产能接近1.5万吨,昌黎的葡萄以赤霞珠为主,是我国葡萄酒业的第一个原产地保护区域,昌黎印象即在此生产。
    3.在上海,印象已经开始建厂,属于纯粹自建,拥有3万吨葡萄酒处理能力。
    4.新天是印象酒业的联盟,新天生产能力过剩,印象以租赁、购买等方式取得了2万吨的产能。这个将通过印象本身的物流,经重庆后由华融(印象酒业大股东)的关联企业长江水运运送到上海。保守地说,2003年,印象酒业拥有5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
    修建三条“高速通路”
    记者:我还是那个老问题,印象酒业通过资本和品牌运作,拥有数万吨生产能力不难,但在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现状下,要把这么大数量的葡萄酒在市场上有效消化,恐怕并非易事。
    覃文华:这样一个产量,仅仅依靠传统渠道是绝对“运送”不出去的,在运作传统渠道的同时印象酒业要再造红酒新通路,建设三条高速公路。
    第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像供应鲜啤一样供应市民喝的葡萄酒。在美国的市场上,我们经常见到2加仑、3加仑装的葡萄酒,对杭州、苏州等中心城市,印象要大规模供应散装酒,并且配送到所有的餐馆和家庭,这个渠道的吞吐量要比传统渠道大的多。
    另外,这两年媒体不断打击“山葡萄酒”,使得“三精一水”大量退出市场。山葡萄酒有30-40个亿的销售额,“三精一水”的退出使这个市场形成了60-70%的空档,印象可以将它的渠道吸收进来,大规模供应这块市场。山葡萄酒在哪儿退出,我就去哪儿填空,估计能填到空缺的20-30%。山葡萄酒退掉20个亿,我们至少能填4个亿。因为印象有大的品牌支持,有足够好的品质象征,所以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会十分信赖,就像五粮液的尖庄。
    第二,与各地最强势啤酒商合作,推出啤酒包装红酒,并且利用它们的网络控制各地市场。啤酒厂拥有强大细密的终端网络,我国每年有2000多万吨的啤酒通过它们流通到大街小巷,渗透到千家万户。印象要选择各地最强势的啤酒厂合作,比如说在北京和燕京合作,在广东和珠江合作,推出“燕京印象”、“珠江印象”等产品,他出瓶子、网络,我出技术、品牌,这也为按分挣钱的啤酒厂提供了按元挣钱的机会。印象首批已经选择了10余家区域最强势啤酒企业进行合作。
    现在我还可以回答当初有人问我的一个问题,即印象为什么要把葡萄酒销售淡季时的广告位买下来。印象要在其他红酒品牌所谓的淡季中大力度推出夏季红酒——啤酒瓶装葡萄气酒,抢占市场,啤酒瓶装葡萄酒的价位比高档啤酒还要低,终端零售价不超过10块钱。我国每年消费啤酒2000多万吨,如果能利用好这个物流体系的千分之一,销量也颇为可观。
    第三,整合现在的软包装线路,推出从100ml-ZL的利乐、康美包装家庭葡萄酒系列。传统葡萄酒的消费集中在有限的一些场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饮用不方便,啤酒瓶红酒和软包装红酒的出现使我们告别了木塞,可以超便利地饮用到红酒。啤酒瓶红酒和利乐包红酒将红酒的消费范围极大扩张开来。
    另外,250ml利乐装红酒,夫妻两个每天晚餐时饮用一包,一个月也不会超过200块钱。
    三条高速公路的开通,使葡萄酒的通路由狭窄的一车道变成了宽敞的四车道,渠道宽了,卖啤酒的地方有印象,卖牛奶的地方有印象,在传统的酒架上也有印象。
    从5月份开始,印象酒业4个系列的产品将全面上市,通路再造工程从今年起全面启动。在再造通路的过程中,印象酒业要坚持品质至上,像internet的机芯一样。最后,印象有可能会抽象成一个“标”,即一个质量体系,把更多的生产、销售资源整合到这个体系的周围。
    作中国主流红酒
    记者:市场有了,通路也有了,在消费者这一层面,印象酒业有什么样的计划?
    覃文华:交换有两个界面,一个是企业和经销商相接触的界面,另一个是产品、品牌和消费者相接触的界面。印象的产品要想和消费者焊接在一起,就得完整地提供多种消费群体喝得起的葡萄酒,从领退休金的人,到最顶级的大款,都要成为印象的消费者。印象的产品就像水一样,哪个路通走哪个。
    现在葡萄酒企业的品牌定位存在极大的误区,都是走偏门,说自己如何独特,怎样的与众不同,庄园酒更是偏门。印象的目标是作中国的主流红酒,作大众用的酒,而不见得非要生产顶尖儿的酒。从真正意义上讲,“皇帝”的位置其实是主流酒的位置。
    我把影响葡萄酒消费的因素顺次归结为这样几项:一是值得买,即购买葡萄酒的心理价值,好多种酒放在一起,喝哪种酒更健康,更时尚,更值。二是买得起,以前葡萄酒的价位偏高,现在红酒已经不贵了,通过印象的整合,一杯进口优质葡萄酒卖3块钱,一杯国产酒只卖一两块钱,老百姓都喝得起。三是买得到,我在这之后还加上了便利性、喝得到两项因素,通过修建三条高速通路,通过“告别木塞运动”,红酒能够很顺畅地喝到消费者肚子里——还不仅仅是能够买得起,买得到。
    作主流红酒的最终目的是导入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做产品不如做品牌,做品牌不如做规则,做规则不如做行业整合,做行业整合不如做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方式所带动的相关行业不下10个,而生活方式的导入者也必然会成为行业的龙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