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海外物流起锚

2007-3-14 17:4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4年11月中旬,吕永冲一直在距离广州不远的顺德市——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出差,他此行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龙”)家电进出口的情况。吕永冲是广州安泰达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泰达”)的总经理,为了得到准确信息,他给负责科龙电器海外销售的国际营销部下发了一份长达10多页的调查问卷。
    “参考这份调查表和其它一些数据,我们将为科龙拓展海外市场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11月15晚吕永冲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这套方案,他的初步想法是先帮科龙做一个从国内到国外的门到门服务,并期望据此为以后拓展更多的家电海外物流制造出一个摹本。
    目前国内市场日益饱和,上游原材料上涨而下游成品价格反跌,家电制造商们不得不加快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而如何降低海外物流成本成为关键。安泰达及其控股母公司中远物流有限公司正试图改变现状,让国内家电物流商不会仅局限于在本土提供物流服务。
    出口量迫升
    在国内利润空间日益走低的情况下,家电制造商更愿意将商品销往利润相对较高的海外市场,这个趋势从2000年之后变得更加明显。
    来自中国家电协会的数据显示:2001年起,国内空调出口份额每年都保持着50%以上的增幅。未来1-2年内,海外市场的比重将超过国内市场,成为空调厂家的战略重点。以空调为例,今年在空调内销日趋放慢的情况下,空调出口量却首次超过内销,成为国内空调业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数据显示:今年淡季总空调出口量超过1200万台,同比增幅高达100%,超出内销量20%,这种增长趋势还在继续。据格力空调海外市场部的一位负责人透露,今年格力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倍以上。
    空调出口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出口的销售净利润比在国内高出3个百分点左右,制造商们更加有利可图。目前国内白色家电的利润在2%左右。随着原材料进一步上涨和持续价格战,后者的利润还可能逐渐走低。数字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家电企业净利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最好的企业下滑3%左右,有的企业净利率水平甚至下滑50%。截至9月30日的季报数字显示,科龙电器在一年中的存货周转率只有2.32次,应收帐周转也从10.61次降至7.42次,格力电器等白电企业也遇上同样的问题。
    最近原材料上涨的趋势日渐明朗,则使家电制造商在国内市场中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据中国机电商会的相关调查显示,钢材上涨使得空调压缩机价格也上升了15%-20%。而进入10月以后,国际油价一路飙升,其衍生品塑料也涨到了惊人的地步。冰箱、空调以及小家电都需要大量使用塑料,其主要使用的ABS材料涨幅达到50%。以钢材、塑料为代表的关键性原材料成本至少占据整机成本的1/3。有分析认为,目前空调整机的制造成本至少上涨了20%。冰箱、洗衣机方面,整机成本上涨幅度至少也在10%左右。
    然而由于国内市场供求已经饱和,涨价并没有及时地传导到下游,下游成品价格反跌或持平。以冰箱为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冰箱业的年产能已达2500万台,而国内市场年容量却不足1000万台,加上出口——按企业自报数合计为550万台,仍有高达1000万台的产能无法消化。
    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信息中心分析,今年我国家电出口量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稳步增长。虽然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出口增速会有小幅下降,但仍将保持在15%到20%之间,全年出口额可望超过80亿美元。而今年中国家电出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家电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加速向纵深发展。
    目前,我国家电行业的现状决定了在国际市场上将由制造型向市场营销型转变的趋势。一些家电企业随着实力的增强,已经开始改变单纯以产品出口海外市场的开拓方式,向实现设计、生产、销售的当地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物流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环节。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整个家电业的现状是原材料的制造成本只占总成本的53%,而流通、营销有关的成本则占据了46%的比例。据一位业内专家称,其中物流成本在整个营业中占4%-6%,“如果物流成本能下降2个百分点,家电制造商日子就好过多了。”
    家电商转战海外
    当国内家电市场“钱”途变得不那么乐观的时候,安泰达和中远就开始大力拓展海外家电物流市场。中远集团打算凭借自身网络优势,成为中国家电海外物流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成立于2001年的安泰达是国内第一家发展家电物流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中国远洋物流公司、远洋网络有限公司、科龙、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人民币,由中远方面控股。
    目前安泰达主要以股东的物流业务作为主要业务来源,它集中各股东的物流资源,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达到流程优化的目的,进而节省客户的总体物流成本以及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吕永冲透露,安泰达去年的营业额已达3亿元人民币。除了股东为其提供货源外,惠普等国外家电巨头也成为他们的客户。
    因为有中远物流的背景,安泰达并不打算将自己的业务范围局限于国内的家电物流。目前,每年出口在几百万台规模的科龙打算将海外物流业务交给安泰达运作,对于安泰达而言,这是一个试点。吕永冲表示,未来从科龙的生产基地到码头这段物流由安泰达自己做,利用中远物流在远洋运输的优势,直接将商品运到海外的口岸线,再利用中远集团在当地的资源寻找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而将商品送达零售终端或者消费者手中。“科龙整个物流过程都由安泰达和中远集团一块操作,让客户放心。”吕永冲说。
    而不论是安泰达还是中远物流,中远集团遍布全球的网络都是它们的支撑。自2002年成立以来,中远物流被人们看作是最具潜力的种子选手之一,依托中远集团船舶运输的载体和遍布全球港口的货运网络,逐渐形成了“以强大服务网络为依托,以海陆空通道为构架,以现代物流及船代服务为核心”的全球性综合物流服务体系。
    中远物流目前主要为白色家电生产商、能源公司、石化公司、汽车公司提供服务,客户中包括南韩最大的汽车生产商现代汽车、中国海洋石油及壳牌石油经营的广东大型石化厂、海信、TCL等标志性企业。“目前,中远家电物流的业务量已经达到全国市场份额的3%,排名第一。”中远物流宣传部主任吴少波表示。
    中远物流在拓展海外家电物流的雄心亦吸引了国内另两家电巨头。9月8日长虹和中远签定战略合作协议,期望中远能为它新一轮的发展战略提供更完整的供应链服务,并能协助其实施全球市场的拓展计划。
    此前的8月20日,中远集团魏家福总裁与TCL集团李东生总裁正式签署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备忘录》。在此基础上,中远物流与TCL集团控股的全球最大彩电企业TTE签署了海外物流合作意向及协议,业务范围涉及美洲、欧洲、亚洲包括中国等地区,此举表明TTE已在整合全球供应链系统。根据此协议,TCL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原材料采购、半成品输送和产成品销售等业务。
    根据中国入世协议,中国将在2005年进一步开放物流市场,国外物流公司甚至可以独资经营物流业务,中国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国际诸多知名物流公司。外资物流巨头都已把中国看成是他们的主攻市场。同时,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物流巨头,中远物流亦通过家电物流开始反攻国外市场。
    海外物流之困
    看起来商机不错的海外物流,其实是一块不好吃的“唐僧肉”,因为刚刚起步的中国物流商们实力普遍弱小。
    “我们仍然只做国内家电物流。” 安得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立新向本刊记者表示。成立于2000年1月的安得物流,美的集团控股70%,去年收入达到3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6亿元。当年背靠美的集团崛起的安得目前已经逐渐发展成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美的的业务只占我们营业额的1/3。”卢立新说。
    而在家电物流市场占据重要位置的安得却不轻易去拓展海外家电物流市场。究其缘由,除了国内几乎没有拓展海外家电物流的成功案例外,海外物流网络更是关键。
    目前国内的家电制造商在向海外销售时,海外物流基本都是通过经销商寻找物流商实现的,而中国本土的物流商基本没有参与整个过程。通常情况下,国内的家电品牌销往海外,从工厂运输到码头和报关等这部分由国内物流商运作,而运往海外的货代企业和船公司则由该品牌的经销商决定。对于这种完全交由经销商运作物流的作法,业界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不仅导致成本过高,而且制造商对商品的控制力也很弱;另一种观点是这种方式比较柔性,人性化。
    但有专家指出,本土物流商逐渐介入海外家电物流是一种发展趋势。如果本土物流商能提供一条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不仅可以使整个物流保持流畅,而且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成本。
    “由于中远在海外许多国家设有网点,可以比国内企业找到更好的当地第三方物流商。”中远物流产品物流部的一位主任表示。不仅如此,中远在价格上还有优势,通过信息网络,调动整个中远集团的资源为拓展家电物流创造更优质的条件。
    不过,对于中远物流和安泰达而言,需要直接面对的是如何从国内家电商和海外经销商那套原始体系中争夺自己的客户。“长期以来,海外家电经销商和国内企业形成的关系并不容易被打破。”厦华集团宣传部部长孙光荣说。因为有些经销商本身就具备配送能力,且与当地的物流商有很密切的关系。“中远要想彻底拓展海外家电物流,这个难关必须度过。”一位家电专家认为。
    可以想见,摆在中远物流和安泰达面前的并非坦途。尽管中远集团的网络覆盖全球,但要做全球性的家电物流比较困难,付出的成本也非常高。“中远物流的发展只有短短数年,快速扩张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该专家表示。
    中远的高层即将和长虹集团新帅赵勇一起到海外考察家电物流市场。近年来,中远承运的长虹出口运输业务在稳步上升,从原来单一的美洲航线发展到现在的欧洲、东南亚、澳洲、非洲等多条航线合作。而现在反倾销终裁事件之后,长虹更是希望加强与中远合作积极开辟其他海外市场。赵勇曾经誓言:“长虹不重回美国心不甘。”中远集团正在努力为赵勇实现这个计划。
    捆绑趋势渐成
    “未来长虹的海外物流由安泰达负责,而TCL的海外部分逐渐交由中远物流打理。”中远物流一位人士表示。如同当年科龙和小天鹅一样,长虹也将成为安泰达的股东。有专家指出,越来越多的家电制造商会逐渐捆绑物流企业,一起拓展自己的物流。不过,对于安泰达不利的是,由于科龙等成为其股东后,安泰达很难从其他家电商那里拿到物流单子。
    关于安泰达成立之初,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2000年,由于“价格大战”和“垄断彩管”市场效果不佳,倪润峰退居二线,赵勇、王凤朝、刘体斌这些倪润峰一手培养起来的长虹新生代全面掌管长虹的工作,当时赵勇便鼎立支持长虹入股安泰达。而该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的2001年5月份,由于倪润峰和这些长虹新生代经营理念不一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倪润峰又成功复出,赵勇被调任绵阳市副市长。长虹入股安泰达的计划搁浅。而今天在赵勇重新执掌长虹不到半年时间内,该计划便重新启动,足见赵勇对重塑长虹供应链的重视程度。
    不仅如此,连自己拥有物流公司的海尔集团也开始和中远集团联姻。数月前,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与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签订了一份协议,中远将为海尔新一轮的发展战略提供更完整的供应链服务及海外网络资源,协助海尔拓展全球市场。海尔则将中远作为其家电及其它全球采购物料运输与物流业务的主要提供商,并首选中远作为其家电产品的主承运人。
    当长虹、科龙和小天鹅成为安泰达的股东之后,安泰达将整合它们的仓储资源,并对其进行规划并统一调度。在接受科龙的物流业务后,通过安泰达的物流整合和专业化管理,将原来各专业公司的物流部门合并成一个,不仅简化出厂运作流程,同时降低了科龙公司物流运作的管理成本开支,每年约可节约700万元。
    “尽管这几个制造商成为我们的股东,但我们实质是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严格的管理不仅可以保证产品不流失,还可以将股东间的资源调动起来。”吕永冲说。目前,长虹在全国已经有200多个仓库。
    但无论是海尔集团还是长虹集团,它们各自都留有一手。譬如他们只是把某些物流业务外包而其它部分予以保留,另外,供应链中不同成员之间存在不同的甚至是互相冲突的目标,也要求在执行中进行整合与协调。长虹方面人士表示,长虹并不是把供应链问题和海外市场开拓使命一并扔给中远。
    尽管捆绑类似中远物流这样的专业物流公司能带来诸多好处,但在本土家电物流市场上,彻底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的还比较少。家电生产厂商主动进军物流行业,意在为自己搭建专业化物流系统或者与专业的物流公司合作进行战略联盟,以期实现对物流系统的控制,并通过物流来控制下游企业、代理商和经销商,最终实现由生产企业主导整个产品链条,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海尔物流和春兰物流,甚至安泰达也是如此,这也是科龙和小天鹅要在安泰达中占据一定股份的原因。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