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我国对外开放最前沿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中,青岛保税区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不断突破“禁区”,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青岛“自由贸易区”(保税港区)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今年省、市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出了“积极争取建设青岛保税港区”和“推进保税区审办保税港区”的目标。围绕这一中心任务,青岛保税区计划在继续完善现有橡胶、矿产矿权和棉花三大市场的基础上,吸引国际顶级交易商入市,积极推进以电子交易为平台的现货交易向远期现货交易发展。并加快建设钢材、大豆、纸浆、聚乙烯等新的专业要素市场,创新市场功能和交易模式,实现有形市场、无形市场相互促进,推动集信息、物流、金融于一体的进口商品交易市场群快速发展,年内新建2至3个市场,发展会员1900家,市场交易额突破500亿元,打造具有保税特色的现代化物流平台,初步形成大宗原材料的国际交易中心。
青岛保税区还提出,要进一步调整结构,加快培植核心优势产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以物流产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世界著名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引进力度,加快建设物流信息系统,使现代服务业有一个质的变化。同时,培育特色品牌经济,形成“阶梯化”品牌集群。重点引进、培育高科技或高附加值企业5家,新形成高新技术成果5项,培育形成3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做大做强加工制造产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化发展。新培育进口过1000万美元和出口过500万美元的企业各10家,同时抓好抓实财源经济,力争在大项目建设、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大企业培育、 外经外贸等方面实现突破。
青岛保税区始终把功能辐射作为“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最终目的。今年,为进一步增强保税区功能辐射带动作用,他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区区联动新模式,使联动工作形成效益、形成品牌、形成亮点。发挥保税区政策功能优势,重点探索园区开发、项目联动、功能联动等三种联动模式,强化区域协作,促进良性互动,积极推介“一日游”业务,做好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保税功能与其他物流功能的有机衔接和运输、加工、仓储、销售、物流服务等环节的高效对接,形成保税区与周边地区物流及现代服务业相互支撑的格局,营造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物流通道,实现双赢和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