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物流新模式

2007-3-12 18:2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年来,国内一些钢铁集团如宝钢、鞍钢、武钢、马钢等紧紧围绕构筑现代物流体系的需要,以管理信息化为手段,对内重组物流流程,对外延伸信息管理,整合改造物流资源,初步建立了以物流流程为主线的现代物流营销体制,走上了钢铁营销模式的创新之路。
    钢铁企业开展现代物流的趋势
    ——系统化现代物流的基础。现代物流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和优化产品的流动,以达到利益最大或成本最小,已从为社会提供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它要求供应链上的物流企业必须有一个系统化的网络体系。通过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界限和封锁,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和发展社会化的物流企业,为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务。
    国内部分钢铁企业针对现代物流系统化的要求,制定了物流整合新机制,积极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完成了分散物流、企业化物流、社会化物流的三层面转型。对内打破部门之间的条块管理界限,突显流程职责,促进全员的沟通交流,树立以客户为本的经营理念,实现整个物流作业部门的柔性管理;对外打破企业之间的障碍,充分发挥供应链一体化的作用,增强物流的整体能力,通过管理信息化的组织职能,使物流各个环节步调一致。
    ——信息化发展现代物流的核心。现代物流已成为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其中,信息已成为提高营运效率、降低成本、增进客户服务质量的核心因素。作为信息化的外延和支撑的信息平台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关键。在这一平台上,信息流的处理和利用水平决定整个物流过程的运作水平。
    针对大信息、大市场、大流通的社会环境,国内一些大型钢铁集团充分利用信息通讯、网络多媒体技术,初步建成了有效的市场信息动态的快速反应机制,保证了对全国的市场、销售、需求、供给的快速、有效调控。宝钢三期信息化系统、武钢整体产销资讯系统、马钢SAP信息化系统等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符合加工配售企业特点的ERP系统,以及视频会议系统等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数据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客户、市场、管理、信息集成化的目标。通过用计算机和数据等信息化工具进行优化决策,将物流管理理念固化到具体业务流程工作实践中,使之融入物流链的各个环节,实现整个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管理信息体系。
    ——社会化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现代物流业社会化,不仅可以优化配置社会资源,而且能够更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库存、提高物流效率。
    钢铁企业新型营销模式的特点
    1.加工、配售为主的服务定位。
    国内一些大型钢铁集团在深入研究钢铁流通领域以加工、配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产业将崛起的特点,已经把钢材配售作为发展物流业的突破口并朝此方向发展。像宝钢、鞍钢等集团凭借其钢材资源优势,在全国主要的钢材消费地区,依托资本纽带,实现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共建钢材剪切配送中心,形成了自有的钢材物流配送网络,他们利用剪切中心的网络以及信息优势,为国内主要的汽车、家电等企业实行原材料无库存管理;在销售区域200公里半径内建立了快速、高效的分销配送网络,并结合国外建材连锁店的方式,为最终用户逐步向“零库存”过渡创造条件。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银行的不断发展,网上钢材营销将成为未来钢材营销的发展方向,如何逐步开展钢材网上分销配送和电子商务,将是钢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考虑的问题。
    钢材在形成最终工业产品或社会消费品的价值链中属于原材料。为使95%以上的钢材经过延伸加工后直接被用于最终产品上,企业可充分利用国际通行的钢材深加工和第三方物流理念,由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把钢材深加工为制造最终产品的零部件,向需方提供钢材半成品,实现需方逐步向零库存过渡。这种钢材加工配送和第三方物流,不仅可给制造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能优化资源配置,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业内人士通过长期的市场调研认为,加工、配送这一物流体系之所以被市场认可,是因为它符合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它通过钢材剪切加工配送,使卷板产品直接进入终端用户,既可为最终用户方便用料、节约成本,也可以提高公司产品附加值,增加效益,同时也为入世后国内钢厂向现代物流企业的模式迈进寻求新的营销模式积累实践经验。
    钢材的加工配送业务不但使钢铁企业产生了新的经济效益,也使用户取得了可观的效益:除了提高成材率、降低采购成本外,还可大大减少钢材的库存量。据业内人士对上海汽车行业加工配送服务的推行状况和效果的调研表明,由加工配送中心按质按量按时发送,仅冷板流通资金占用一项就下降1亿多元。同样,为洗衣机行业进行钢材加工配送,使用户提高了钢材的利用率。如原先洗衣机厂自行采购的冷板都是宽1250厘米标准尺寸,而实际使用宽度700厘米和800厘米,自行剪切的用材利用率仅为65%。由加工配送中心根据不同宽度套裁,用材利用率高达95%,提高了30个百分点。加工配送中心配套服务齐全、协助用户查询资料、代订钢厂期货、代办托运等“一条龙”配送加工的功能,为用户降低了采购成本。而且开平、剪切加工的成材率高,有的卷板开平的成材率高达95%以上。用户来到配售公司,可以直接采购到所需的任何规格的冷热板,无需自己再去剪切加工,省去了一大笔加工费用。通过多种服务,企业进一步拉近了与终端用户的距离,从而实现了企业短渠道的营销策略。
    2.通过互利多赢合作机制的建立,形成以物流管理和资本合作为纽带、同呼吸共命运的战略联盟的物流资源链。
    随着我国流通领域逐步实现对外资开放,流通领域的竞争方式将由单个企业对单个企业的竞争,变成产业链与产业链、供应链与供应链、需求链与需求链之间的竞争。业界人士称,“产业链”的安全,成了钢铁企业面临的生死问题。要成为赢家,必须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形成强有力的链条。如今已有宝钢、鞍钢、攀钢多家大型钢铁集团在“产业链”的安全上下功夫,投入资金,构筑安全、牢固、低成本的物流平台,与一些重点上下游企业和大流通商结成联盟,应用市场化的手段,回避产品和原料的价格波动风险,共同维护各自的利益。如马钢、宝钢与巴西矿业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开采铁矿,所产铁矿石将优先供应他们;宝钢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订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盟约。这些为原料建立了稳定的供应渠道,使运输得到了重要保障,为以后的持续发展抢得了先机。
    国内部分大型钢铁企业以资产为纽带的“产业链”的建立,为钢铁企业构筑了一个安全、可靠、低成本的原料物流大平台,其优势效应已经产生。现在,他们不再为原料紧缺而发愁,也不再为运输“瓶颈”所担忧。有钢铁界专家认为,在原材料资源日趋紧缺的环境下,尽快建立上下游的“产业链”,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谁赢得安全的产业链,谁就能赢得市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