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物流”的大手笔——访中瑞合资京城工业物流有限公司(GIS)常务副总经理 王瑞鹏

2007-3-12 18:1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年内进入全国4A级物流企业行列,2010年企业上市,‘十一五’结束时销售收入达到3亿~5亿美元,成为世界工业物流的领先者。”说话、走路、做事都十分利索的京城工业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城物流”)常务副总经理王瑞鹏短短几句话就勾勒出“京城物流”“十一五”规划的壮美蓝图。
   
      (一)作为京城控股旗下的一员悍将,“京城物流”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市机械设备管理局。据王瑞鹏介绍,1998年,在国务院启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之际,北京市机械设备管理局下属112家企业一起走上改组改制之路。当时,这112家企业遍布北京市区,仅厂房面积就有300多万平方米。由这些企业合力组建起庞大的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京城控股)。
   
      2000年,京城控股制定了第十个五年计划,发起了第二轮重组改制,两年内将麾下大大小小,包括三产、后勤服务等360家中小企业进行重新整合,并以打造中国装备制造业旗舰为目标,形成了以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环保产业、发电及输变电成套设备为核心的产业板块。经营收入在短短两年内由40亿元一路跃升至80亿元,成为北京市工业企业的领军企业。
   
      现代化产业离不开物流,更离不开供应链管理。身躯庞大的京城控股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往来,与ABB、ALSTOM等众多世界著名企业有合资和合作关系。在价值链的激烈竞争下,总经理林抚生明确认识到整合协作企业资源,对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从2003年10月起,开始将系统内进出口公司和物资公司进行整合,着手组建以供应链管理为主的工业物流公司。“京城物流”随即应运而生,并成为京城控股、北人集团公司、北京第一机床厂、瑞士ILB公司4家联合控股的现代企业。
   
      作为京城控股系中的一支,“京城物流”的历史不到两年。但是,有着京城控股这样强大后盾支撑,“京城物流”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利,并最终成为京城控股战略中“协同作用”的实施者。
   
      “天时”,作为京城首家中外合资的工业物流企业,“京城物流”享有特有的政策优势。
   
      “地利”,京城工业物流处于北京市工业商圈内,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十分畅通。
   
      “人和”,大范围使用瑞士ILB公司力量雄厚的人才、技术资源和经营管理模式,同100多家外资公司进行了接触,并与部分实现战略合作。
   
      这些便利条件在“京城物流”刚开始运作就彰显张力,创建仅半年时间,“京城物流”就完成了销售收入1亿元。
   
      (二)作为中方代表,王瑞鹏参与了“京城物流”组建的全过程,当时,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尚在国家限制之列,必须报经国家商务部审批。王瑞鹏说:“最为关键的是,由于“京城物流”是工业行业内首家物流企业,在概念不清、许多问题无法定位的前提下,整个审批过程历经了长达一年时间论证和审批。”从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王瑞鹏在国内、国外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寻找资料、补充说明材料。等正式批文下发时,审批材料已由原来的300多页增加到600多页。
   
      实际上,京城控股旗下各大子公司和分公司错综复杂的关系,工业物流本身流程所具有的特殊性,都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在采访中,王瑞鹏花了很长时间,抽丝剥茧般地解释这些问题。而记者从中得出的结论则是,当一个现代化企业的规模到达一定程度时,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直至形成一种战略伙伴关系时,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管理将变得异常重要。这一点得到了王瑞鹏认同,他说:“我们比客户企业更重视与供应企业的关系,与供应商共成长是我们的战略决策。”
   
      对于工业物流,对概念的理解比实际操作更为重要。王瑞鹏在长期的实践和调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工业物流的方向在于为工业制造用户提供采购、加工、国际贸易及专业化咨询服务,前景非常可观。
   
      从国际大趋势来看,对供应链的管理正在完成工业流程再造。而对于国内来说,占社会物流总值85%以上的工业物流自采自销比重竟高达70%。很多生产制造企业对产品的市场流通和工业企业之间直接的流通,主要采取自设采购、库存、储运、销售机构来完成。这使得国内工业物流领域还处于效率低下、粗放扩张、流程恶化的状态。而根据国内有经验的物流供应商提供的信息显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工业企业的采购、库存、储运、销售流程,降低现有物流成本的50%~60%。
   
      王瑞鹏说,长期以来,没有专门的物流企业涉足工业物流这一领域,一方面是因为工业物流对资金、技术、设备等有特殊的要求,进入门槛相对较高,一般性的物流企业无力涉足;另一方面则是从企业内部物流到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工业物流几乎都有涉及,这也给物流企业运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据有关专家分析,与普通的商业物流相比,工业物流的特殊性在于:其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分包、配送、仓储,而是结合了流水线作业的特点,对上游企业产品进行简单加工,以达到简化作业、为商品增加附加值的作用。同时,产品的JIT操作所带来的直接好处在于零库存的产生。王瑞鹏认为:“企业内就是一个微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这将使得工业企业内‘家家有仓库、户户有车队’的落后低效局面得到彻底改观。”
   
      (三)在谈到“京城物流”的ERP系统管理时,王瑞鹏指出,互联网的时代要求有一个非常快速、精炼而且智能的供应链,目前物流的竞争已经发展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使得同步贸易成为关键。
   
      实际上,同步贸易和贸易流是相匹配的,在供应链的起始和结尾都充满了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这三个不同的流。同步贸易包含了订单进入、订单实施及计费、投诉等程序,所有一切都是在ERP系统下的同步化链接。同时,同步贸易的意义还在于做强“中场”。通过做精“产品中场”,缩短工艺链的长度,增强整个制造工艺的弹性。王瑞鹏认为,“京城物流”实际上已经在不断提升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实现了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结构再造,并进而对信息技术、仓储系统、运输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产业群、产业带优势,实现了与供应商共同成长。
   
      在实际操作中,“京城物流”还在瑞士ILB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引入国际先进的工业物流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经营模式,并借助国际物流公司的营销网络,实现了全球采购和全球范围的物流配送。公司董事长曾志荣也曾表示,“京城物流”为用户提供的不仅是产品,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先进信息技术、高效物流支持的供销服务体系;同时,“京城物流”还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全方位地提供工业物流完全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向工业企业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下料和结构件供应,以及供应商的选择、物流设计及延伸服务。
   
      外资的介入实现了强强联合,瑞士ILB公司所具有的物流价值监控分析、专业采购特长、集中采购效应、尖端的SAP信息管理系统等核心竞争力都将融入“京城物流”的经营管理中。以战略协同作为新亮点的“京城物流”将是大手笔的发展,正如王瑞鹏所说的,我们做的是全世界的采购和全世界的供应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