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关探索中韩整车物流模式打造服务型海关

2007-2-8 9:2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推出《促进外经贸发展十项措施》、实施“多点报关、口岸验放”、普遍推行“5+2”工作制、探索中韩整车物流模式……2006年,青岛海关在“四个转变”理念的指导下,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举措,倾力打造服务型海关,为青岛港口经济发展助力加油。海关对地方外经贸发展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多点报关突破内陆进出口瓶颈

    2007年初,青岛海关统计数字显示,山东省13个内陆地市的企业2006年的进出口报关单增长迅猛,已经超过30万票。

    这得益于青岛海关推行的“多点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改革。据悉,青岛的黄岛和大港两个口岸的进出口业务量占到了全省的七成以上,那么,怎样发挥青岛港口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青岛海关致力于将青岛港口优势延伸到省内每个角落,以实现东西部经济整体联动,由此启动了“多点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

    这一改革打破了海关监管的地域限制,允许省内企业就近在属地报关,经属地海关审核后自行选择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提、运货物,口岸海关实施验放。新模式一推出就受到企业欢迎。淄博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对比说,一票出口货物只要5分钟就完成了从申报到放行的全过程,是原来用时的1/20。诸城服装针织进出口有限公司以前报关要到黄岛、青岛,来回路费、生活费要200多元,现在属地报关,按每年5000票单子计算,能省下100多万。便捷的通关模式,帮助企业提高了通关效率,也为吸引了更多内地货源取道青岛,从而带动了青岛港口和物流产业的发展。

    青岛海关 “多点报关、口岸验放”实施以来,滨州、济宁、聊城、临沂等地90%以上的进出口企业采用了新模式,使得内陆隶属海关报关单量增长了6倍,为地方经济带来新的契机与增长点。

    区域通关改革拓展服务腹地

    青岛海关实施的区域通关改革是为青岛港口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6年底,区域通关货物突破500万吨。其中“属地报关、口岸验放”货物127.2吨,货值1.9亿美元;转关货物387.5万吨。

    沿黄内地各省近三年在山东口岸的进出口货物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青岛口岸已经成为内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为了进一步彰显青岛作为沿黄区域进出口桥头堡的作用,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2006年8至今,青岛海关已经与太原、郑州、西安、兰州、太原五地海关分别签订区域通关合作协议,出台了便利内陆企业口岸通关8项措施,在这个占有中国土地面积1/3和人口数量1/4的庞大的沿黄经济区里,构建起区域通关大格局。

    西安葵花针织有限公司是第一票区域通关货物的出口商,货值65751.6美元的丝绒套头衫从西安运抵青岛口岸出口时,整个通关过程几分钟完成,比以前至少减少了1天,通关费用下降40%。

    区域通关改革铺就了沿黄内陆省份与山东口岸的通衢大道,增强了山东经济的辐射作用,也为青岛港口经济拓展了更为广阔的腹地。

    多管齐下构筑全方位服务体系

    服务型海关的服务是全方位的,青岛海关推出的各项便捷通关措施使青岛港口经济更具活力。

    适应外经贸发展需要,实行“5+2”工作制,海关的全天候服务使企业通关无虞。

    顺应物流发展规律,大胆探索创新,率先探索车载物流监管模式,实现了中韩多式联运的无缝对接。无锡海力士公司利用该模式进口了价值1.3亿美元的精密设备,物流成本降低60%,较计划提前9个月投产。

    无纸通关和网上付税不断扩大。出口无纸通关报关单80万票,同期出口报关单量的37.8%,无纸单量居全国第2位;网上支付税费款总额405.3亿元,占同期开征税款总额的82.2%,居全国第1位。

    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区内联网进出口企业已达641家,居全国海关第2位,联网监管覆盖率达64%,超额完成了60%的目标。

    青岛海关大力推行通关业务改革、加大对进出口服务的力度,有力推动了地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据统计,2006年青岛海关监管青岛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2亿吨,增长11%,占山东口岸进出口货运总量的49.3%;监管进出口值达到801.9亿美元,增长15.7%,占山东口岸进出口总值的69%;实现收税收入325.1亿元,增长26%,占青岛海关税收总额的64.8%。青岛海关李书玉关长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青岛海关将进一步整合各种便捷通关改革措施,不断加强服务型海关建设,推动地方外经贸快速健康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