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催旺淡季航运市场

2007-2-7 16:2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每年年初均是货代行业的淡季,但今年却与往常不一样,并没有淡旺季的区别。”这是青岛业内人士对最近市场的看法。

  这种货代行业的变化反映的是外贸企业一种变化。“淡季不淡”是因为在当前各种不确定因素情况下,外贸企业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应对措施,扭转了往年航运市场淡旺季分明的局面。

  人民币升值降低利润

  “由于担心人民币汇率将持续上升,我们与客户协商,把在2月份交的货,尽量提前,以减少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一位到货代企业洽谈业务的某纺织品出口公司负责人陈小姐说。

  海程邦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山东区海运经理陈鑫表示,当前海运市场出现“淡季不淡”的现象,与当前政策变化有很大关系,其中减轻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企业的影响,是当前出口企业加大出货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汇率首度突破7.8元关口,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而人民币不断升值让出口企业担心不已。多年从事外贸生意的张先生表示,人民币不断升值几乎让他“精神崩溃”,他的利润在不断降低。“相比以前出现的一些困难,人民币的升值更让我们难以预测,今天报的价还是盈利的,但到了收汇那一天,却发现变亏损了。”

  陈小姐说,由于出口企业担心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加大与国外进口商之间的业务量。同时,协商提前交货。另外还有部分出口企业已经准备相关应对措施,只接短单和小单,并与客户商议把大单拆成小单,分时间段按不同汇率来接单以减少风险。

  有关人士表示,由原来固定汇率到现在的浮动汇率,企业进行出口中,特别是在报价和收汇时,要充分考虑汇率的变动情况。现在看来,许多企业还不适应这种变化。但用提前交货的办法来规避汇率的风险,应该是企业积极应对的开始。

  抢在运费上涨前出货

  青岛远洋大亚货代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说,由于油价等因素,出口企业担心因为船务公司成本上涨,而导致国际航运市场的运费上调,尤其是担心欧洲航线的运费价格上涨,这也是企业赶在2006年年末2007年年初加大出口量的原因。

  陈鑫表示,近两年,欧洲航线的出货量一直在持续上涨,出口企业十分担心欧洲航线运价上调,由于欧洲航线的运费在每个季度进行调整,所以出口企业在今年1月1日前加大了出货量,而且今年欧洲航线的运价上调也验证了出口企业的担心。

  今年1月1日起,各船务公司欧洲航线的运费都有所上涨,韩进“亚洲—欧洲”航线运费,每标准箱运价上调2 00美元,相比以前提高16.7%。TSA的其他成员对该航线运费也有提价,从100美元至150美元不等。据业内人士透露,油价和多式联运成本的居高不下正在对航运业造成负面影响,导致今年运费费率上调。

  经营家具出口业务的陈先生介绍说,对货值比较低的家具出口业来讲,运费的上涨将使企业出口的负担进一步加剧,在2006年年底的时候,公司先后与国外客户协商加大了家具出口的业务量,以缓解今年运费上调给企业造成的成本增加。

  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

  影响企业在2007年元旦前集中出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去年9月份青岛市对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从去年12月15日起,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

  根据这次调整,“两高一资”的产品降低了出口退税率,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

  冯先生主要从事陶瓷出口生意,他出口的产品绝大部分都在这次降低的目录中。为了能够获得原来的高退税率,他想方设法在2006年12月15日前加大了出口。

  这次降低的出口退税主要是陶瓷、纺织、部分成品革等,而这些产品多是青岛主要的出口产品。为维护企业的利益,多数企业选择提前出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