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造船业再续宋元盛景

2007-2-2 21:4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泉州自行建造的最大货轮将于本周下水的消息经本报刊发后,引起广大市民对我市造船业的关注。(详见《泉州晚报》1月30日第一版和第二版)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详解我市造船业发展史。

  今年1月22日,泉州船厂造船项目历经九年艰辛的前期工作,正式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这标志着泉州船厂前期工作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该项目的建设投产将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曾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正进入船舶工业发展的快车道,再续宋元时期发达造船业的盛景。

  据悉,全国大型船舶规划原本只列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基地。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通过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泉州船厂造船项目成为除三大基地之外惟一列入国家规划的地方大型造船项目。泉州船舶工业再度成为全国造船业发展重地,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千年灿烂造船史 谱写“东方第一大港”

  展开历史画卷,泉州港雄风傲视全球,在宋元时期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兴起带动泉州造船业的兴起,同时泉州造船业的发达又进一步促进泉州港的发展。

  “泉州发达的造船业是与泉州港辉煌的历史同时载入史册的”,泉州海外交通历史博物馆名誉馆长王连茂告诉记者,“泉州造船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福建的先民就‘以船为车,以楫为马’。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是在南北朝(公元六世纪中期),印度和尚拘那罗陀想回国时,就是慕名来梁安(泉州)乘大船出海的。可以想像,到这个时候泉州的造船业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

  而到了隋朝时期,泉州已是当时全国的主要造船基地之一。与泉州港一样,到了宋元时期泉州造船业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全国海船的制造中心,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出土的宋代海船是这段灿烂历史最好的例证,几近完美的船型与先进的制造工艺,有力地证明了我国造船业领先于西方数个世纪。“福建(泉州)的海船为上,两广(广东、广西)次之,两浙(浙江、江苏)又次之”,这是宋朝时泉州船在全国中的地位,历史上,泉州的造船业与泉州港一样灿烂。

  王连茂认为,泉州造船业的兴衰与泉州港的对外贸易是密不可分的。“涨海声中万国商”,宋元时期,泉州港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同时也是世界造船中心。后来,随着朝廷闭关自守政策的出台,泉州港对外贸易逐渐衰弱,泉州造船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到了16世纪前后,甚至到了“片板不许下海”的地步,泉州造船业走进了低谷。

  泉州渔业船舶检验处负责人介绍说,从解放之初到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泉州地处福建前线,造船行业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泉州大型工业投入少,发展受到限制,基础设施非常薄弱,修造船业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1995年以后,泉州着力发展大中型港口、码头建设,市委、市政府在港口设施建设取得较快发展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发展修造船行业,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到目前为止,泉州拥有钢质渔船852艘,其中有600多艘是泉州自己建造的。

  九年努力 跻身四大造船基地行列

  直至1998年,随着泉州船厂项目的规划建设,修造船业再度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重点,并吸引世人的目光。

  但泉州船厂项目前期工作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历尽艰辛坎坷。从1998年规划选址开始,我市就面临着与周边福州、厦门和宁德等地的竞争。最后经过专家的比选和论证,斗尾港区以诸多优越条件及建造世界一流修造船厂的潜质从众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1999年后又逢国家宏观政策上对船舶产业进行调整,我市不失时机地加快招商引资,尤其是2001年以来,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前期工作班子,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终于赢得了时间,使修船项目于2003年国家出台鼓励造船政策时首先获得立项。

  修船项目正式投建,同时又在筹划造船项目的前期工作。本来,全国大型船舶规划只列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基地,东南沿海并不在计划之列,要将只有一片茫茫海滩,完全一个新编的项目———泉州船厂硬挤入国家规划,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2005年5月,国家发改委终于同意将泉州船厂造船项目列入国家规划并上报国务院审批,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通过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泉州船厂造船项目成为除三大基地之外惟一列入国家规划的地方大型造船项目,正式跻身为国家四大大型船舶建造基地之一。

  至此,泉州船厂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几年来,从项目规划选址、可研编制、方案优化、专家考察、审查论证、招商引资到赴省晋京、跟踪报批,工作从不间断。据不完全统计,赴省晋京汇报项目工作多达数百人次。而撰写规范文件、专题报告、情况汇报、图表资料等上百篇(幅)。

  今年1月底,经过九年不懈的努力,泉州船厂造船项目完成了项目前期工作。该造船项目一期总投资47亿元,按“一坞四泊位”规模建设,建设期为三年,年造船148万载重吨,最大可建30万吨船舶,产值达70亿元,可以预见,东南沿海造船修船龙头企业即将由此诞生。而在此前,从上海至广州约900海里的沿海区域内,大型修造船厂尚未形成生产力,泉州船厂正好弥补该区域大型船舶修造设施的空白,将很好地改善我国修造船基地的布局。

  船舶工业 为亿吨大港建设提速

  船舶工业是大型装备制造业,号称“现代综合性工业之冠”,具有资金、技术、信息和劳动力密集的特征,其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对上下游各产业部门具有巨大的整合及带动作用。同时,船舶工业也是航运业、渔业、海洋工程的基础。发展船舶工业,对把我市打造成为国内新的船舶修造基地,实现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亿吨大港,以及扩大就业门路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船舶修造业是我市正在培育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我市工业发展已经到一定程度,而现行的偏轻工业已不适应泉州的发展,从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型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现在建设泉州船厂至关重要,将迅速带动我市船舶工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这是我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

  建设亿吨大港是我市“十一五”的五大发展目标之一。修造船业是港口必不可少的支撑系统。投资建设大型修造船基地,将优化和完善港口功能,是我市港口发展战略考虑的重要环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配套设施。泉州船厂的建设将为我市亿吨大港的建设提速。

  同时,船舶制造业本身就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发展船舶工业能扩大就业门路,有利于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同时,船舶制造业所带动的商贸服务业发展,也将为本地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出路,化解部分就业压力。本报记者陈智勇林志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