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当地产业注入新活力 让保税物流网络贯通东北

2007-2-13 11:0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沈阳、长春、哈尔滨,营口、丹东、通辽、满洲里……目前,一张以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为原点,以保税区、保税港、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等多种形式为节点构成的保税物流网络,正在不断向北深入东北腹地。保税物流网络的建设,对于提升东北地区物流水平,推进腹地产业升级改造,实现东北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保税物流网络所及之处,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添加了新动力。

2月6日,大连保税区管委会、大连港集团、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大连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随后,550辆中华轿车通过大连汽车码头顺利驶入“MANON”号货轮,起运德国。根据该项战略合作协议,华晨集团将大连保税区、大连港集团作为整车和零部件进出口的物流基地。今后,三方将共同挽起“区域协作”之手,在港口运转、物流、仓储、展示贸易、加工及其他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将大连的港口资源、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进行深入地整合,为身处腹地的华晨集团提供更加便捷、顺畅的物流服务。

  近来,伴随保税物流网络不断向北延伸,许多腹地城市和众多企业纷纷主动上门寻求保税物流合作。在前不久举行的“加快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促进东北地区对外开放”论坛上,一位来自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代表在发言中说:“保税港区的设立,不仅惠及大连、惠及辽宁,对整个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贸易发展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对于提升东北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开闸:辐射保税功能

  当今,区域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正在走向全面振兴的东北地区而言,实现彼此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通向共同发展目标的一条必由之路。因此,建立以大窑湾保税港区为核心的东北保税物流网络,把保税功能充分辐射至腹地,将有利于国际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向东北腹地延伸和自由流动,进而大大提升整个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脚步。

  去年底,世界最大的工业及物流设施开发商——美国普洛斯公司,携9000万美元巨资进驻大窑湾保税港区,与中方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保税港区内部分土地及物流仓储设施。在投资意向书签订仪式上,普洛斯全球执行董事暨中国区总经理梅志明表示,该项目是普洛斯全球港口战略在中国的进一步延伸;未来,普洛斯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大连三地的客户和网络将实现联动,为东北亚地区客户提供国际标准的物流服务。

  据了解,普洛斯是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公司,该公司股票是标准普尔500工业指数的成分股之一。普洛斯是众多世界知名企业的物流设施租赁服务提供商。此次进入大连,普洛斯将使大窑湾保税港区,以及以此为源头的东北物流网络融入其庞大的全球物流网络,将大幅提升东北地区物流运作环境,有效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为国际知名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进入东北市场提供新的渠道。根据此前签署的投资意向书,未来5年内,普洛斯在大连的总投资额预期将达到1.5亿美元。

  “大窑湾保税港区,是东北的保税港区。”在大连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张世坤的心目中,保税港区从来就是属于整个东北的。

  据介绍,定位于东北地区政策高地和开放窗口的大窑湾保税港区,已制定出具体的发展目标。近期,将以6.88平方公里的保税港区为核心,迅速形成并完善港口作业、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国际贸易、商品展示、研发检测等功能区,实现大窑湾保税港区与我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物流节点城市的良性互动。远期,借鉴国外自由港的管理经验,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发达的物流系统、高效的海关管理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将保税港区和东北地区的各个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紧密联系起来,构建起完善的东北保税物流网络,推进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畅流:密织保税网络

  如果以区域协同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不难发现现代的市场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产品或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现代经济增长所依靠的是以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这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一张四通八达的保税物流网络,无论是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而言,还是对于其中的单个城市、单个企业来说,其意义都非同寻常。

  去年,东北地区省会城市中第一个出口加工区——沈阳出口加工区率先通过了由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九部委组织的联合验收,获得了《出口加工区验收合格证书》,这标志着该出口加工区正式封关运作,东北保税区物流网络的“北扩”计划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据介绍,总规划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的沈阳出口加工区,具有“境内关外”的保税功能,是由海关实行24小时监管通关的特殊封闭区域。截至目前,已有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十余个项目签约入驻出口加工区,投资总额约4亿美元,预计年创汇额将超过3亿美元。封关运作后,沈阳出口加工区将充分发挥内陆干港的特殊优势,逐步形成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出口加工基地,成为东北保税物流网络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紧随沈阳之后,东北另一个省会城市长春也将保税区园区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并表示将充分利用大连的港口优势和政策优势,建设长春直通大连的保税物流通道。根据这一规划,长春将在“十一五”期间建设首个保税物流园区,目前已经启动了针对区港联动、保税仓储、国际货物中转等问题的专项研究。

  建设贯通东北的保税物流网络,实现东北地区保税区、保税港、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联动发展的宏伟目标,正在被东北振兴的亲历者们付诸实践。据大连市市长夏德仁介绍,大连将以资本为纽带,积极支持并参与沈阳、营口、丹东、长春、哈尔滨、满洲里、绥芬河、珲春、通辽、黑河等地保税物流中心的开发建设,从而构建起以保税港区为龙头,以腹地保税物流中心为节点的东北保税物流网络,将大连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向内陆有效推进,实现保税港区与腹地物流中心的联动发展。

  润泽:提速产业升级

  物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一条纽带,而率先构建以保税物流为特征、覆盖东北腹地的物流通道,则是发展东北大物流的突破口。对此,张世坤认为,保税物流网络的建设,对于提升东北地区物流水平,推进腹地产业升级改造,实现东北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伴随保税物流网络的不断向北延伸,保税功能所及之处,当地的产业升级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一大批具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特点的新型产业,正沿着保税物流网络的指引迅速北移,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中抢占有利地势。

  2月初,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营口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开发建设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五矿工业园区。根据协议,五矿集团在新建的工业园区内,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型材料、高新技术等产业。与此同时,五矿集团公司还与营口中板签署了战略性资产重组协议,标志着双方的合作已深入到更为紧密的资本层面。据介绍,五矿工业园的落户将进一步增添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吸引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产业水平提升,增强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在内资大举北上的同时,外资也不甘示弱。不久前,日柱百丽泰株式会社将该公司的光触媒产品生产基地设在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一期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该项目落户之后,一批相关产业已将目光聚焦于营口,欲在此形成集群发展之势。

  在制订我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之时,有关专家就曾建议,按照构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总体要求,发挥我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础优势,重点推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船舶、石化、钢铁、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如今,这一设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按照这一设想,我省沿海经济带将充分利用正在建设的保税物流网络,紧紧把握世界制造业加速转移和国家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以基础设备、通用设备、成套设备和运输设备为主的重大装备产业和配套产业;进一步推进炼化一体化,发展合成材料、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使石化产业的下游及终端产品项目和高加工度项目向沿海转移;发挥光伏产业基础优势,构筑以光伏产业、电池新材料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发展,加速产业升级。

  ( 叶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