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业崛起让韩国和日本感到危机

2007-1-31 9:2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挪威船舶经纪公司L&S近日撰文说,中国造船业的崛起让韩国和日本感到了危机.

L&S首先分析了日本船厂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劳动力成本日益增高。在日本船厂,46%的工人在50多岁的年龄段,10年内就要退休。年均收入为4.35万~5.2万美元,即劳动力成本每小时30美元,远高于其他造船国。第二,原材料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日本造船业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国内的钢铁供应能及时满足船厂需求且具有价格优势。但从2004年开始,日本船厂对船板的需求超过了市场供给,钢材供应的时间增长,从过去的一个半月延长到三个月。钢材价格也持续飙升,从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5月,钢材价格从每吨343美元涨到每吨600美元。在2005年三季度甚至达到了每吨735美元。第三,日本造船业的投资正日益缩减。日本最大的船企用于研发的费用不到预算的1%。L&S说,日本在散货船、中小型化学品船和小型LPG船建造领域具有优势,但L&S对日本在此领域的发展持悲观态度;L&S认为,中国已经超过了日本。

  L&S在分析韩国船厂时认为,虽然目前还没有能撼动韩国造船业霸主地位的国家,但是,在韩国造船业一派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竞争力下降的趋势。

  首先,韩国正丧失劳动力的优势。1998年以前,韩国船厂工人每小时工资相当于日本的43%,德国的32%。但去年他们的工资迅速增长。韩国大型船企工人年薪(包括工资和其他福利)是4.4万~5.4万美元,临时工是3万美元,其工资是中国工人的8~9倍,甚至高于日本。同时,韩国船厂现在缺少技术熟练工,特别是焊接工。第二,韩国是全球最大的船用钢材消耗国,但国内供应满足不了需求,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加上钢材价格不断上涨成为韩国造船业发展的瓶颈。2004年和2005年,韩国船企分别消费了460万吨和510万吨钢板,国内钢厂供应了300万吨,还有1/3的缺口。2003年到2005年国内钢材价格也上涨了75%,从日本进口的钢材价格增长了100%。另外,从日本和欧洲进口船舶配件产品的价格也一路看涨。第三,韩圆升值对韩国船厂的竞争力造成极大损害,韩国船厂存在结构性的缺陷。

  L&S认为中国船厂正处在起飞前阶段,要成为世界第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前中国完工的新船一直是散货船、油船和中型集装箱船、多功能货船。但是现在中国承接了越来越多的VLCC和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生产效率低下和相对较差的管理一直是困扰中国船厂发展的因素。现在这些因素正慢慢地被克服。勿庸置疑,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是最具竞争力的。尽管目前中国船厂的生产能力是日本船厂的28%,韩国船厂的38%,但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仅是日本的14%,韩国的12%。

  L&S认为,日本、韩国和中国的造船业现在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日本现在进入了成熟阶段,韩国处于超速增长阶段,中国则处于起飞前的增长阶段。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