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物流一体化 不断扩大的圆

2007-12-7 13:2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阅读提示:据统计,截至目前,长三角物流总额已占全国五分之一。在长三角地区,已建成和在规划中的物流园区达60多个。
  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13个大中城市为依托,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的珠三角地区,在物流园区的数目上,远远低于长三角。这无疑与珠三角的经济地位不相称。因为占世界出口货物一半的华南地区,其中的五成集中在珠三角。
  长三角的物流模式是以上海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珠三角却形成了港深穗三足鼎立的格局。究竟哪种模式更适合珠三角地区,本文渐次剖析了珠三角诸城市的中心城市之争和物流中心城市之争之后,用专家的看法得出了一个简单的模式:珠三角物流只有分工、合作,做大“蛋糕”才是硬道理。
  目前,国内经济不断发展,空间很大。珠三角城市之间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竞争。每个城市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都能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要圆的直径还在增长,现在的一小份,也会变成一大块,合作互补取得共赢才是根本。
  港深穗三足鼎立
  深圳,中国首个物流基地,物流业市场化程度最高,至今已有50家跨国物流公司在此落户;
  广州,成为中国南方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和全球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
  东莞、佛山,货物资源丰富、市场急剧膨胀、物流总量初具规模。
  珠三角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市区等,总面积为4.16万平方公里。从整体上看,珠三角依然是全国范围内最具出口导向的经济体,其出口规模、吸收外资的存量以及与国际经济的联系紧密度,都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珠三角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出口加工地区,国际间的制成品贸易大部分是通过集装箱运输完成,其自然地就成为了中国集装箱进出口的主要地区。2006年,深圳、广州、珠海、中山等珠三角地区港口的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TEU大关,约占全国总量的三成。
  珠三角具有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和辽阔的经济腹地。珠三角已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和铁路网。同时,珠三角一带的河流把华南地区重要的大港深圳港、广州港及其它数十个内河小港连成一片,为珠三角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水上运输通道。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大国际机场已开通了10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香港机场联手珠海机场运作,使得航空港更显优势。珠三角形成了辽阔的经济腹地,包括香港在内的珠三角物流亦成为全国物流最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也发展成为国际现代物流中心。但是,珠三角没能形成像长三角那样的模式:以上海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而是形成广州深圳香港的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长期以来,还有——
  中心城市之争
  专家认为,珠三角经济发展首先要产生一个增长极或发展中心,完成这个过程之后才会在这个增长极带动下对周边地区产生“扩散”效应,长三角便是以上海为中心带动周边的。于是,广州、香港、深圳三大城市纷纷争抢珠三角中心城市地位,希望实现以自己为中心的“极化”效应,从而导致珠三角区域内各城市出现竞争性发展而不是资源的有效整合。竞争性发展的结果是省会城市广州地位一度衰落。香港资本的投入和香港城市经济影响力的扩散,以及深圳的政策优惠和经济的超高速发展,加上周边佛山和东莞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一段时间曾衬托出广州老城市的老态和无奈。
  近几年来,广州市政府积极在市政建设方面寻求突破;与此同时,香港经济受金融危机的打击恢复缓慢,导致其影响力大幅度下降;深圳的发展潜力也因我国加入WTO,面临失去优惠政策的困境而受到影响。广州省会城市的地位重新拾回。广州城市地位的回升后,广州市及时提出雄心勃勃的南沙开发计划(南沙规划区总面积约79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575平方公里)。根据规划,未来南沙将建设成三大基地:现代化物流基地、现代化临海型工业基地、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将在南沙地区投入超过300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南沙的经济总量将等于目前一个新广州。
  广州南沙开发计划,势必引起大量的资源向这个新的区域集聚,使珠三角各城市之间的博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南沙计划已经引起了香港、深圳乃至东莞等地的高度重视,这些城市纷纷调整自己的城市定位,由此,也引发了新一轮的——
  物流中心城市之争
  在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争最终落下帷幕之时,广州市虽然在珠三角区域中拔得头筹,但珠三角物流业区域中心老大位置并未同时揽入怀中,竞争一直在持续进行,最引人注目的是穗深物流中心城市之争。作为竞争的主角之一,深圳政府与企业动作最大而且频繁。
  在深圳,物流产业一直是深圳市政府支持与发展的重点行业。自深圳盐田港区从无到有的“发家”史,给深圳带来巨大经济助推作用后,深圳市政府似乎尝到了甜头,一直把物流产业列为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该市市长许宗衡提出,深圳将依托综合运输基础设施及物流信息两大平台,面向国际、联系内地,以国际物流为重点、以区域物流为基础、以配送物流为支撑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如今,深圳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次于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已然成为深圳市第二大支柱产业。2006年深圳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543.43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77.84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56%。今年前三个季度,深圳市物流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
  为进一步促进深圳港航产业发展,深圳陆续出台措施,吸引班轮公司、国际货代公司总部、国际大型采购配送中心总部落户深圳,政府专门从财政拨出资金对上述将要落户深圳的公司进行资助。近5年来,深圳投资建设相对较大规模的物流园区8个,面积达29平方公里,而在未来5年,该市规划建设总面积为40平方公里的6大物流园区。专家表示,最近的10年是深圳物流业由弱到强,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
  事实上,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城市,以其稳步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依托地理、交通区位的优势,逐步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港口、航空和管道运输为主多种运输方式并存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广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用10到15年时间,将广州建成中国南方国际现代物流中心,初步建成基于珠三角、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中国南方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和全球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
  在珠三角区域内,对打造物流中心的目标倾注过热情的并非只是港深穗这样重量级中心城市的专利,一些经济高速成长的新兴工业城市也在跃跃欲试。
  佛山市市长陈云贤在第四届佛山物流合作洽谈会上公开宣布,未来5年,佛山将投入4200亿元,全力打造交通、能源等9大重点工程,把佛山建设成为珠三角西翼区域物流中心。
  与佛山一样同处珠江西岸的中山市也提出,依托区位优势和特色经济优势,以现代交通、信息网络平台为支撑,将中山打造成珠三角西翼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根据东莞市水运2005年-2020年发展规划,到2020年,东莞将全面建成“一纵三横五河口”布局的高等级航道网。据此,东莞有关人士称,从整个珠三角物流运送来看,东莞正在向第三代港口城市转型,其目标是与周边的广州、深圳、香港构成“3+1”的格局。虎门港也将实现从传统的运输枢纽向集运输、贸易、临港工业和物流等于一体的第三代港口的转变。
  除此之外,仅仅在珠三角区域内,珠海、江门和惠州均有大规模建设港口、打造航运中心的规划。例如,珠海高栏港,江门深水港,和惠州的能源码头等,都为本地区的航运中心迈出实际步伐。
  然而,物流竞争是双刃剑。竞争的结果就是小物流园区数量多,有冲击力的大物流园区缺少。
  物流一体化才是制胜之道
  其实,无论是广州,还是香港深圳,或是珠三角其他城市,只有走物流一体化道路,才是做大做强的根本。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芏巍认为,“无论是空港经济,还是河港海港经济,不存在城市之间的竞争。只有专业分工、合作,做大物流蛋糕才是硬道理。”
  这个思想最早为深圳所接受。深圳在与香港、广州既合作又竞争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与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广州“华南物流中心”具有差异化的“华南地区供应链服务基地和在亚太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目标。
  对于珠三角各个城市在物流方面的竞争,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表示乐观的同时也坦陈,“竞争是个非常大的问题。”他表示,珠三角港口群当中,香港、深圳、广州之间是合作分工,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但由于珠三角是世界的加工厂,提供了大量集装箱货运的货源,在这个地区的港口发展是非常有前景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优势,这些港口可能会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构成华南地区港口群发展的大趋势。
  张思平表示,未来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是不会改变的。虽然香港集装箱增长幅度可能没有深圳、广州快,但是香港所具有的发展转口、发展港口高端产业的优势仍然存在;深圳港口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深圳和香港相比具有的优势,就是成本低,离货运地近等;广州南沙港从前年开港以来发展迅速,深圳的西部港口和南沙的港口将会形成一个相互分工、相互合作的新格局。
  “未来南沙港可能在内贸集装箱航运方面具有它的优势,但是深圳西部的港口在外贸、国际航线、技术方面目前有明显优势。”张思平认为,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香港、深圳、广州的港口都会得到较好、较快发展。
  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王国文博士认为,现在空港经济竞争不是粤港澳机场群相互竞争,而是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某一地区整体竞争力提升。包括粤港在内的珠三角地区机场群各优势,专业分区不同而形成合作格局才是王道。
  王国文称,香港是国际化空港;相较于香港,广州空港是以国内为发展腹地,不足以威胁国际化地位;而深圳更倾向于海港,从结果来看,深圳物流运输业每年增长百分之二十,香港并没有因此出现行业萎缩现象。因此发展空港经济更需要通过专业分工,以合作提高地区综合实力参与国际竞争。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唐航浩则用一个不断扩大的圆做比喻。在他看来,目前国内经济不断发展,空间很大。珠三角城市之间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竞争,每个城市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都能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要圆的直径还在增长,现在的一小份,也会变成一大块,合作互补取得共赢才是根本。
  从21世纪前期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趋势来看,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珠江三角洲则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因此,珠三角在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之下,只有推动物流一体化,才能使该地区更具备与长三角竞争致胜的优势。
  珠三角物流一体化 不断扩大的圆
  本报驻粤记者 陈国雄 中国水运报
  ▲深圳港
  ▲珠三角港
  相 关 链 接
  网 友 评 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水运网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水运网、中国水运报和中国水运杂志的所有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水运报刊社和中国水运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联系电话027-82763414。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