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港口培育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增长极

2007-12-6 15:3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依托港口培育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增长极
--访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董事长叶时湘

今年1—9月,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旗下防城、钦州、北海三港完成吞吐量2979.733万吨,同比增长24.6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0.22万 TEU,同比增长43.2%,港务集团实现利润近亿兀。广西自治区政府提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一轴两翼”的发展战略,加快了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规划建设。北部湾组合港将如何发挥港口优势为培育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增长极呢?目前,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董事长叶时湘。
从各自为政到携手合作叶时湘告诉记者,去年广西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的泊位达到19个,总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以上。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广西沿海的防城、钦州、北海三大港口地域相近、干线相同、腹地叠加以及地方利益驱动等因素,港口间一直存在着非良性竞争,致使广西沿海港口的布局和结构性矛盾、资源粗放利用、重复建设等问题突出,港口的效益和竞争力受到削弱。
随着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推进,尤其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广西沿海港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机遇,自治区政府果断促成了沿海三港实现产权重组整合,三大港口走向携手合作。
今年2月14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其作为自治区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由广西沿海三港和广西沿海铁路股份公司的部分国有资产重组整合设立而成,主营港口建设经营管理、铁路运输、道路运输等,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目前,该公司已拥有生产性泊位4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9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年通过能力超过4500万吨,初步形成了以集装箱、铁矿石、有色金属矿石、硫磷、非金属矿石、煤炭、液体化工、粮食、油气等码头为主的港口生产结构布局和港口物流体系布局。“十一五”期间,公司将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39个,新增吞吐能力6700万吨,到2010年,公司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1亿吨,2020年达到3亿吨。
在谈到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将来如何分工、定位时,叶时湘说,港口资源的整合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北部湾港作为一个品牌,将超越过去分散的三个地方港口的概念。为避免三港出现同质化, 目前以统一规划、建设作为大前提,设计一个多元投资的概念,最后实现统一管理,消除恶性竞争,特别是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实现港口的良性持续发展。
防城港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南端的深水海港,水域陆域宽阔,可利用岸线长,可建多个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是我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具有连接我国西南地区并作为其出海大通道的作用。因此,防城港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要考虑广西发展工业的需要,更要考虑其作为国家综合运输枢纽的作用。钦州港位于防城港和北海港之间,具有良好的天然深水水域。近期要以工业港开发为主,以临港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为依托,逐步形成以重要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港口。在港区规划上要逐步发展成为支持西南地区物资出海的功能与作用。北海港则结合北海市环境保护和优良生态及旅游资源开发的要求,以外向型加工业为依托,发展现代物流,形成以商贸和清洁型物资运输为主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综合性港口。
主动融入泛北部湾区域合作
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合作的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作为连接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叶时湘说,今年第四界东盟博览会及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的举办,展示了广西在多区域合作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广西作为双向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大通道和重要桥梁,其双向促进中国与东盟开放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突出。广西北部湾港月群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积极推进港口一体化、港城一体化,提升泛北部湾地区的国际物流发展与辐射能力,主动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一轴两翼”的发展战略中。
目前,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已和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个港口通航,海运网络覆盖全球,集装箱航线开辟有东南亚、东北亚、中东、欧洲、美西、美东、澳门、香港的国际和地区直航或中转班轮航线,以及防城港一蛇口/赤湾——全球集装箱公共快线。主要外贸航线还有:马来西亚丹戒帕拉帕斯——新加坡——防城港, 防城港——日本——韩国,防城港——海防,香港——海防——防城港等近洋航线,以及经香港中转到世界各地的远洋航线。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各主要港口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彼此的合作问题,叶时湘说, 目前,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一些港口已经开展了双向交流活动,通过缔结友好港的方式促进双方交流,并通过开展员工培训、经验技术交流、高层管理人员互访等一些交流合作项目,增强了解和互信,增加合作的机会。
北部湾港务集团将加快建设完善集装箱运输系统,努力开辟到东盟各国港口的集装箱新航线、发展集装箱联运业务。利用广西沿海港口资源整合的契机,建立有序、协调、统一的集装箱运输市场。充分发挥与越南毗邻的独特优势条件,大力发展与越南沿海港口集装箱业务,同时进一步拓展东南亚直航航线,创造条件开通中东航线,从而开辟通过东南亚港口如新加坡港、巴生港中转欧美市场的新通道。同时,积极参与东盟港口建设合作,将到区域经济能够实现资源互补的其他东盟国家布点投资建设港口码头,实现北部湾港务集团国际化的目标。
构建港城一体化物流体系
依托港口的物流系统建设,实现港城物流发展的一体化,对培育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时湘说,无论从广西在泛北部湾区域获得的发展机遇、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程度,还是从支撑新型工业基地的建设、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角度来考虑,我们都需要充分利用好港口及其物流服务体系,为广西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繁荣创造环境条件。广西需要尽快在整合既有港口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经济发展资源,通过构建以港口为依托.、以相关城市为节点、以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系统为支撑的港城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体系,以便充分发挥广西的港口作为区域合作发展的优势资源的作用和潜力。
港口与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许多城市提出“以港兴市”和“以市促港”发展战略,以及在此战略指导下取得的成功,充分证明了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叶时湘告诉记者,加快广西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复制这个战略,而要做到更快地实现这种发展模式,因此,我们需要创新发展的思路。一是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少走弯路,二是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建设物流体系,提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能力。
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要努力实现现代物流发展环境条件下港口功能的转变,围绕着满足泛北部湾区域物流功能的需求服务,为泛北部湾区域内企业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为推动区域内的产业转移,和工业基地的建设做好服务。与相关城市建立虚拟口岸,实现港口发展与城市经济之间的互动,打造大西南最快捷、最经济的出海通道。
据叶时湘介绍,广西港门物流体系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5个子系统各自的功能和系统功能两个层面。一是物流管理功能。主要是为港口物流体系的发展提供政府管理支持、行业协调和政策支持;二是物流服务功能。在既有港口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港口内部管理提升,提供包括运输、转运、储存、装拆箱、仓储管理等在内的良好港口服务,同时,积极建立物流服务系统,提供与物流相关的具有延伸港口既有功能的加工、信息处理等服务;三是物流运作功能。主要是通过建立通关系统、港口作业系统、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平台,围绕港口的物流服务提供运作支撑;四是物流协作功能。通过与周边其他港口之间建立的协调机制,将广西港口的发展融人到泛北部湾港口群的合作与竞争的良性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和协调发展;五是基础设施功能。通过建设港口设施、港口物流设施、港口集疏运系统、港口及内陆城市与港口物流具有紧密运作和业务延伸关系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依托广西港口的物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具有网络化、辐射能力的基础设施条件。
泛北部湾港口合作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机遇,提升港口功能、扩张港口规模,依托港口和城市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面对这些具有挑战性的课题,n十时湘这样说,广西的港口功能尚未完善,缺乏所依托城市经济规模及产业布局的支持,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必须创新性解决港口与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模式问题,在提升港口及相关城市发展的同时,促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我相信港口与城市的联姻一定会诞生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叶时湘说。
原载《中国水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