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合作 海沧港将建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

2007-12-5 14:3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1月26日,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及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共同见证下,厦门市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香港新创建集团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举行了厦门海沧港区开发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厦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赐贵与法国达飞集团Jacques R.saade主席、香港新创建集团郑家纯总裁分别代表三方进行签约。 
  在此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达飞集团、新创建集团与厦门海沧投资总公司将共同投资厦门海沧港区18#—19#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投资规模不少于2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预计于2009年上半年投产,3年内两个泊位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20万标箱。
     
  
  厦门市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香港新创建集团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举行了厦门海沧港区开发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张宏清 摄) 
  
     
  海沧港区泊位全部建成后预计货物吞吐能力可超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000万标箱以上。
  “这次签约,至少创造了两个第一:由胡锦涛总书记见证的项目,这在我省尚属首次;世界第三、法国最大的集装箱海运集团——达飞集团,在亚洲投资码头营运,这也属首次。”日前,记者连线北京时,电话那头,海沧投资区管委会主任、海沧区区长林国耀难抑欣喜之情。
  两年内,这是胡锦涛总书记与厦门海沧再度亲密“接触”。2006年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厦门海沧,亲切看望了在此投资兴业的台商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今年11月26日上午,他又与法国总统萨科齐一道,共同见证了厦门市政府与法国达飞集团、香港新创建集团签订厦门海沧港区开发战略合作协议。中央对海西建设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提起海沧,许多人会联想到全国最大的台商投资区。那么,海沧作为全国最大的台商投资区,其发展的动力源何在?市委常委、海沧投资区党工委书记、海沧区委书记钟兴国可谓一语中的:港口是海沧的优势所在,也是海沧的特色所在,港口和工业是海沧加速发展的“两个轮子”。
  翻开历史的书卷,早在300多年前,海沧已舟楫如云,商贾际会,是福建南部拓海贸易的重要港口。上个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就提出把海沧建成“东方大港”的宏伟构想,限于当时的条件,先贤的梦想未能如愿。
  如果说势可以造的话,则时只可以等。物换星移几度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海沧,继1989年海沧台商投资区成立之后,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强力推进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再次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2005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履新厦门的第一周,就来到了海沧。他指出,海沧发展定位的关键,首先是港口问题,港口建设应该是海沧的重中之重。他进一步指出,你们可以先投入,然后在建设当中靠资本运作,靠股份转让,滚动开发,协调推进,不求拥有,只求所在,只求码头能为我们的发展服务。谈及海沧的未来,何立峰要求海沧一定要争取在临港经济和第三产业方面当主力。
  众所周知,厦门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要航运中心,是交通部规划确定的全国20个主枢纽港和8大沿海集装箱干线港之一,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具有强大的集聚力与辐射能力。2006年,厦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6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第7位,世界第22位。
  在林国耀看来,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作为厦门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沧港区的优势无可替代:前沿水深-17米至-13米,可停靠最新一代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深水岸线长约10公里,与国际远洋航线直线连通,海上航运可通达台湾、香港、日本、韩国、东南亚、地中海、欧洲、美洲等40多个世界主要港口和国内各地;陆域纵深达1000米以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具备发展仓储物流业不可多得的优越条件。
  海沧港的加速发展,将可直接改变两岸航运格局。目前,厦门港到高雄港仅165海里,货运直航不到10小时。高雄港是台湾货运进出口的主要中转港与集散中心,担负着台湾地区58%以上的货物吞吐量、70%以上的集装箱吞吐量。
  据了解,2006年,高雄港集装箱吞吐量达977.5万标箱,位居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第6位。其中,集装箱国际中转占50%左右,而福建每年有40万—50万标箱通过高雄港中转。2006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6万标箱,其中集装箱国际中转量仅占0.7%左右,只有近3万标箱。
  由此,业界人士分析认为,厦门要打造国际性中转枢纽港,以现在的这一中转量而言,尚有不小的差距。此次海沧港区引进达飞、新创建,将可与高雄在国际中转业务方面,形成竞争与互补。
  据了解,2006年,海沧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41万标箱。海沧港口资源得天独厚,海岸线全长26公里,深水岸线长达10多公里,规划建设31个万吨级以上泊位。目前,已建成国际货柜、嵩屿港区一期等1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另有11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正在建设,泊位全部建成后,预计货物吞吐能力可超过1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000万标箱以上。
  俯瞰海沧港,它就像一个大“磁场”,吸引着众多知名物流企业加盟,建发、国贸、裕雄、海投等大型后方堆场,为海沧港拓展了腹地,增强了魅力。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临港型大企业在海沧“落地生根”,港口和临港工业两者互动发展。业内人士分析,达飞集团与新创建集团的落户,将极大地促进厦门港台湾海峡区域性航运中心和国际中转港的建设,对于厦门市增强国际影响力,打造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加速实现“以港立市”的战略宏图,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闻解读】
  海沧港区建设
  创下多项之最
  “海沧港区的建设,我们创下了多项之最。其特点概括而言,那就是‘大、难、快、好’四个字。”昨日上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看着窗外蓝天白云,嵩屿港区海面上,船只往来穿梭,厦门海沧投资总公司董事长李少民一脸的惬意。
  海沧港区一次性建设6个10万吨级泊位,规模之大,在全国绝无仅有。该工程总投资至少50个亿,项目总投资在70亿元以上,这也是迄今为止海沧历史上最大的项目。
  李少民说,之所以称难,是因为它“浅水深做”。在做决策之前,各方有不同意见,有些认为国内还没有“浅水深做”的成功范例;有些人认为这在海沧港区是不可行的。因为,“浅水深做”的工艺复杂,工程组织困难,建成之后维护成本高。但是,海投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遵循科学发展观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做了数模、物模试验,还到现场检测淤积情况。通过各方面的对照分析,论证出“浅水深做”完全可行。
  让李少民引以为豪的,还有建设速度。他告诉记者,在两年之内,公司就完成了从前期的调研到立项、征地拆迁,开工、建设成光板码头,这种速度国内绝无仅有。通常而言,这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两年内就完成了这样的建设,的确可称得上“厦门速度”、“海沧速度”,创造了码头建设史上的奇迹。
  当然,让李少民最得意的,还是一个“好”字。整个工程超常规但不违规,成本都在可控制范围之内;工程的组织非常环保,而且因地制宜,大面积的吹填,真空预压,不仅缩短了建设周期,而且保证了质量,创造了福建港口建设史上新的亮点。
  在工程建设的同时,海投即着手招商引资。当时,不少人认为厦门腹地有限,吞吐量有限,这些码头建成之后,可能会无人问津。但海投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指示,将招商引资和港口建设同步进行,向世界十大航运商和码头投资商发出了竞标邀请,得到了中远、达飞、新创建等的积极响应。其中,中远的总运率在世界排名第2,达飞的集装箱运输在世界排名第3,新创建在世界各地也投资了不少码头。最终,海投与中远合资4个泊位,与达飞和新创建合资2个泊位,把世界知名的航运商、投资商成功地引进到海沧。
  “好”,落脚点在于不仅要有好的社会效益,还要有好的经济效益。李少民说,海投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指示,采用先建成光板码头、再与这些投资商、运营商合作,这一创新在国内也绝无仅有。这其中,有两个亮点:首先建成光板码头,提升了价值,增强了合作者的信心,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次,体现了对海岸资源的珍惜和爱护,尤其是“浅水深做”,能够停泊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货轮,从而充分挖掘了岸线资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