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多重因素导致全球物价上涨

2007-12-5 13:4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昨日(4日)表示,近两个月,各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加强进出口调节、干预市场价格、补贴低收入群体等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这位负责人表示,受世界经济持 
  续增长、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部分农产品主产国减产、欧佩克限产、国际投机资金炒作及世界生物燃料产业迅速发展增加粮食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国际市场石油、粮食、食用植物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各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 
  其中,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均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据统计,“金砖四国”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物价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9、10月份除巴西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均超过5%。同时,发达国家通胀率也在不断提高。10月份美国CPI涨幅达到3.5%,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主要经济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均超过2%。 
  这位负责人介绍,为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一是采取金融手段,如10月份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加息,俄罗斯央行宣布将提高再贷款利率,部分国家还通过允许本币对美元升值来缓解通胀压力;二是实施价格干预措施,如俄罗斯政府日前宣布将150万吨小麦择机投放市场,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燃油价格和公共事业收费、降低部分产品税率等措施来抑制物价上涨的逐步蔓延;三是对低收入群体发放食品补贴,如巴西政府实施了“有条件现金资助”计划,对送子女上学和参加体检的贫困家庭给予每月10至50美元的补贴;四是通过进出口调节增加本国市场供应,如阿根廷政府11月7日宣布将大豆、小麦、玉米、油料作物出口关税分别从27.5%、20%、20%和8%提高到35%和28%、25%和10%。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