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行业步入上升阶段

2007-1-23 12:55: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海运类上市公司在今年一开年股价走势较强,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据统计,截至1月16日的9个交易日中,中海海盛上涨52%,中远航运上涨44.8%,南京水运上涨32%,中海发展上涨22.7%。

  分析人士认为,海运行业正在走出低谷,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是运费回升。2006年下半年,国际海运市场的价格提升,国内运费也随之回升,摆脱了从2004年底开始的运价下跌态势。但提价与否最终还要通过市场检验,在市场博弈中获得认可。

   二是油价下行降低了成本。同样在去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开始进入下降通道,使海运公司降低了成本,毛利率水平显着改善。燃油成本在海运公司中占比较大,以中远航运为例,其燃油成本占2006年总成本的32.72%,中海发展燃油成本占比约为41%,油价下降将使海运公司大大受益。

  航运公司的业绩因以上两点就可使业绩增长,这种增势已体现在2006年三季度业绩报告中。如中远航运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14%、15.81%;中海发展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增幅分别达到19.9%和30.41%。

  三是海运市场需求旺盛。分析人士普遍看好干散货海运市场,认为目前正是干散货海运市场的旺季,铁矿石以及煤炭需求强劲,延续了2006年8月份以来火热的势头,从而促进海运费出现大幅上升。

  因此,航运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增长周期,具有长期发展潜力。但也有研究人员认为,目前国际海运费在油价下跌、大船供给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不具备长期上涨的条件。

  具体到海运上市公司,市场人士推荐了中海发展、中远航运、中海海盛三家公司。

  中海发展在同行业中不论业务潜力、盈利能力、行业竞争等多方面都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占有国内70%的沿海原油运输与几乎一半份额的沿海煤炭运输量。公司 2006年经营状况良好,前三季度共完成油品运输周转量697.4亿吨海里,收入4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和19.3%;完成煤炭运输周转量 477.1亿吨海里,收入2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和8.3%;完成其它干散货运量222.1亿吨海里,同比增长35.1%,实现收入6.5亿元,同比下降3.6%。目前公司的动态市盈率并不高。

  中远航运拥有全球最大的专业从事杂货运输(包括特种运输)的船队,约占全球运力的11%,此业务受整个航运周期影响较小。杂货运输主要货物为机械设备、钢材、金属矿石、化工品和农产品,公司在运营的航线上具有垄断优势。该公司特种船(半潜船、重吊船、滚装船、汽车船)业务所处的市场基本处在供不应求状态,期租水平持续上升,发展前景看好。

  中海海盛是海南省规模最大的航运企业,主要承运海南省电力工业所需的进岛煤炭和国内大型钢厂所需的出岛矿石及国内外化学品、沥青等特种运输货物,目前在海南省大宗散货运输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0%,为该区域市场龙头企业。该公司尽管综合竞争力远逊于中海发展和中远航运,但经营稳健。此外,公司还持有招商证券4%的股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