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集装箱码头初显“三足鼎立”

2007-12-28 11:4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多年来,深圳港发展迅猛,共累计投资200多亿元,先后建成蛇口、赤湾、妈湾、东角头、盐田等9个港区。    其中,盐田港“坐镇”东边,蛇口码头则“掌控”西边,二者作为深圳的两个“龙头”码头一直“划地而为”,带领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年增长。 
  与此同时,伴随着集装箱吞吐量的高速增长,我市码头泊位不足等问题也开始显现。 
  “三足鼎立”格局初显 
  近日,随着总投资20亿元,吞吐量达250万标箱的大铲湾一期正式投入使用,不仅改变了深圳码头泊位不足的现状,同时使深圳集装箱码头初显“三足鼎立”的格局。 
  大铲湾总经理卢伟民告诉记者,一期建成投产后总面积将达112公顷,岸线长1830米,最高负重80吨,岸桥可跨越24排集装箱,可以处理当今及将来可预见的最大集装箱船只。 
  “大铲湾全部建成后,深圳港将构筑起以盐田港区、蛇口赤湾和妈湾整合体港区、大铲湾港区三足鼎立的格局,成为深圳港口物流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区域。”业内专家直言。 
  据介绍,随着大铲湾的陆续“开泊”,现有“东盐田、西蛇口”的“二雄称霸”的局面行将结束,深圳集装箱码头即将上演“三足鼎立”。业内人士更指出,随着大铲湾全部建成,其1000万标箱的年吞吐量,将助推深圳港向“全球第一港”迈进。 
  吞吐总量超2000万标箱 
  目前,作为全国当之无愧的最大单一码头,盐田国际已成为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在华南地区的首选港口,吸引了近40家世界知名船公司前来开辟航线,每周国际班轮航线达80余条,航运服务覆盖世界各地。 
  另一“巨头”蛇口集装箱码头现共有专用泊位7个,年处理能力达450万标箱,并已开通覆盖美洲、欧洲、东南亚、澳洲等全球多个主要港口地区,航线突破65条。 
  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二者又分别在项目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建。而根据大铲湾建设规划,该项目将新建20个泊位,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000万标准箱,相当于深圳港现有吞吐能力。 
  “目前,盐田国际(三期)扩建、蛇口(三期)和大铲湾一期工程进展顺利。东西部港区和大铲湾区新的泊位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届时,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有望超过2100万标箱。”市交通局港航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向全球最大集装箱港挺进 
  12月初,深圳东、西两大港实现了“水路对接”。修栈的梧桐山运河“沟通”了盐田港区与蛇口、赤湾、妈湾港口群,实现便捷的水路物流运输。此前,两大港区的货物主要通过陆路或者绕道香港转载。 
  “作为深圳西部港区内的全新世界级集装箱码头,大铲湾码头(一期)将成为集散泛珠三角各主要生产基地货物的理想站点。”有专家指出,待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建成后,将有力缓解目前深圳港集装箱码头泊位不足的矛盾,并改变珠三角地区集装箱码头布局与运力格局。 
  “大铲湾全部建成后,深港两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有望达到5500万标准箱,这相当于目前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新加坡的两倍。”大铲湾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深港作为全球物流中心的地位将得到确立,深圳港也将成为全球最大集装箱港。 
  与此同时,大铲湾港区的出现,还将进一步加强深港两地的港口合作,以应对高雄港、釜山港等亚洲其他港口的竞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