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产业:显现结构性产能过剩

2007-12-26 11:1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标准干货集装箱总产能将近600万标准箱,远超过世界集装箱市场的预期需求。 
  据海关总署24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1-10月中国出口集装箱253.3万个,价值72.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3%和48.4%,但是量价齐增的表面繁荣背后,随着行业竞争逐步加剧,集装箱产业显现出结构性产能过剩,行业整体面临供求关系失衡的危险。
  据海关统计,2007年1-10月中国出口集装箱253.3万个,价值72.2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分别增长41.3%和48.4%。出口价格指数为107(2006年同期为100)。其中加工贸易出口223.6万个,增长34.6%,占同期中国集装箱出口总量的88.3%。从出口市场来看,1- 10月出口欧盟62.6万个,增长89.1%;香港59.4万个,增长40.6%;美国50.7万个,增长15.4%。对上述3个市场合计占同期集装箱出口总量的68.2%。
  在集装箱量价齐增的背后,反映了全球贸易的日益增长,市场需求旺盛。2007年以来,全球贸易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中欧、美、日等消费型国家(地区)消费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带动进出口贸易的持续繁荣。伴随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扬,南非、南美等资源型国家(地区)贸易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进而导致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东方证券报告预计,2007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达到1.31亿标准箱,增幅将超过11%。集装箱运输市场持续活跃,为中国集装箱出口增长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海运费不断上涨,进一步促使集装箱加速出口。2007年11月初1美元对人民币达到7.4624元,人民币的持续升温加剧了出口企业的利润风险。与此同时,国际海运费也在继续走高。2007年11月9日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163.8,比2007年6月底上升了129点。随着集装箱运输旺季逐渐来临,各大班轮公司对集装箱的需求攀升。在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运价不断上涨的双重作用下,生产企业纷纷提前出货,促使了集装箱加速出口。
  除此之外,集装箱产业的行业成本也在提高,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也在推动集装箱出口价格上扬。目前,钢材与木材占据集装箱生产成本70%左右,近期钢材价格不断上涨,2007年10月22-26日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15.9点,比2006年底上涨10.77点。同时,由于全球木材供应增长乏力,价格也随之上扬。加上油漆等辅料价格也在上升,迫使集装箱生产企业不断提高报价消化成本上升压力。
  但是抛开量价齐增的表面繁荣,集装箱产业随着竞争逐步加剧,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情况严重,行业面临供求关系失衡的危险。目前集装箱价格上涨难以完全消化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导致行业利润率下滑。而且,除了专门的集装箱制造企业外,某些海运公司为了追逐新的利润增长点,也开始自行生产集装箱,进而加剧了集装箱制造业的竞争态势。
  由于前期投资热度不减,近年来中国集装箱产能不断扩大。海关总署预计,到2007年底,中国标准干货集装箱总产能将近600万标准箱,远超过世界集装箱市场的预期需求,行业面临供求关系失衡的危险。
  同时,中国生产集装箱品种结构单一,主要仍以中低端的干货集装箱为主,高技术含量的冷藏集装箱和特殊规格集装箱的生产比重仍然较小。对此,海关总署建议,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控制集装箱产能进一步扩张;同时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和特殊规格集装箱生产能力,形成多元化产品格局,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