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鄂生:促进银行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07-12-26 11:0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天,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蔡鄂生在“2007中国金融论坛”上发表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银行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 
 
    蔡鄂生指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在新时期发展面临的整体性、共同性、现实性问题。党的十七大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指导,这是各领域、各行业需要着力研究并严格落实的根本任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银行业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信贷作为我国经济活动融资的最主要渠道,在金融体系运行中处于主导地位。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银行业必须自觉地在本领域内执行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战略方针部署,遵循市场客观规律,深入研究自身在新时期的商业可持续战略,制定有效的落实措施,真正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自身的任务目标和衡量标准。中国银行业需要与各个经济领域密切联系,加强合作,深入了解各领域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动向、新需求,加强策略优化和金融创新,实现银行服务与整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协调统一。
  蔡鄂生同时指出,中国银行业自身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特别是国有银行改革取得了突破,整体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商业银行自身治理结构的现代化程度和经营实力显著提升。在商业银行改革阶段性成功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处理业务发展规模和质量,塑造市场核心竞争力,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银行业不可回避的现实性、长期性问题。一方面,银行业需要在高度细分的金融市场中明确功能定位,建立专业化的发展模式。各类机构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自身的功能定位和战略发展方向,依托市场化的竞争手段,开拓商业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通过金融创新实现各业务领域的均衡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金融创新对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培育创新意识,构建创新机制。
  蔡鄂生认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提升的必然要求。中国宏观经济已经步入了发展关键期,传统单一的出口依赖型、资源消耗型和环境破坏型的发展模式将很难支持中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实施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下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战略调整。随着科学发展观在各经济领域的贯彻落实,以及一系列相关政策方针的颁布实施,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将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发挥全面而深远的影响。这为中国银行业提供了重要机遇和挑战,银行业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理解经济领域发生的重要转变和趋势,有预见性地进行战略调整,保持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蔡鄂生说,中国银行业应更积极地参与经济各领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进程,在推进国民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充分发挥经济活动融资主渠道的作用,按照国家战略的总体要求,合理摆布资源配置和信贷投放,鼓励和支持符合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领域,压缩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领域。此外,中国银行业还需要关注国际金融业机构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国际领域内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融合趋势。
  蔡鄂生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于指导我们怎样在实践当中去把握住目标,以何种方法或者认识来解决我们实践当中的问题。中国银监会和中国银行业将以十七大重要精神和战略部署为指引,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中国银行业经历一系列重大改革后谋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银行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所在。监管部门将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一道,共同努力,开拓创新,为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