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内外资的博弈

2007-1-22 10:1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6年物流回忆之一
   
    2006年是中国物流业这扇“大门”完全敞开的第一年。随着国内物流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国际物流巨头已纷纷开始了对中国物流市场的重新排兵布阵。
   
    “单飞”意向逐渐浮出水面
   
    在中国物流市场全面开放之前,外资物流巨头便已开始有所举措,为开放后的独资和进军国内物流市场铺路架桥。从2005年12月11日后,中国物流业就全面开放了,如允许外资企业在国内设立独资公司,可以涉及国内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邮递服务等项目。这也意味着外资巨头在华设立独资公司,进军相关的国内快递等都变得名正言顺。2006年物流业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一切都显得步履匆匆。新加坡吉宝集团旗下的吉宝讯通公司将向安得物流注资4990万元,占扩大后股本的35%。业内认为,吉宝入股安得物流有三层含义:一是通过收购,其可以更快地进入中国物流市场,可以利用现在的网络开展增值业务。二是安得物流具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公司运作良好,投资入股可以更快地得到回报。三是可以避免水土不服。通过合作,可以吸收中方安得物流的运作经验,可以尽快熟悉国内物流运作的情况。吉宝入股安得物流预示着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的路线由入股向控股、独资方向发展,代表了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方式的一个缩影。

   
    在2006年,另一件震动世界的爆炸性事件,就是UPS以1亿美元的代价同中外运协议分手,这被业内认为是外资独资化举动的一个开始。有业内人士认为,为了在中国物流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经营自主权,真正实现中国国内市场与其全球市场战略的互联对接,外资巨头在中国独资公司的设立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为了配合独资化和中国快递市场,其在中国市场的布点工作也会进一步深入下去。
   
    两厢情愿促成“跨国婚姻”
   
    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开放,物流巨头并购的事件频频出现。从国际来看,航运巨头马士基以23亿欧元收购铁行渣华,德国邮政以55亿欧元鲸吞英运物流EXEL的举动,甚至改变了整个行业格局。而从国内来说,物流业内并购事件更加频繁。进入2006年以来,有两件引人注目的跨国商业企业兼并事件:一是荷兰跨国物流商TNT以“购买式”兼并中国民族物流企业的代表华宇物流企业。二是世界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美国百思买(BestBuy)以“控股式”兼并中国五星家电企业,正式进入中国家电零售市场。
   
    围绕王振华为什么要“卖”掉华宇,业内人士众说纷纭:有羡慕的,也有妒嫉的;有理解的也有不理解的。有人认为,华宇“傍”大款了,发大了;也有人认为,华宇存在问题了,开始走下坡路了,不卖不行了;还有人认为,华宇嫁给了“老外”,是民族企业的一个悲哀,等等。如果套用华宇嫁给“老外”一说法,其实并不算稀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华宇已成长为一个拥有一千多个网点,几十万家客户的超大型公路货运企业。而与其相配的TNT也是一个“好小伙”,其在全球是有相当影响力的500强企业,已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当中,TNT并购华宇的案例,只不过是企业间的一种自由恋爱式的“跨国婚姻”,我们自然也不必过分奇怪、也不必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
   
    美国联邦快递对大田快递的收购于2006年11月底正式获得批准。联邦快递正式在中国变身独资企业。与其同期获批准的企业还有高盛、鼎晖收购双汇案。嘉富诚资本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认为,并购获准意味着下一轮并购的开始。随着一些限制性条款的取消,相关外资并购就会增加。
   
    合资——“加法”向“乘法”的过渡
   
    过去的一年,大概没有什么能比中国高速发展的货运市场更吸引国外航空货运、物流公司的注意了。
   
    据民航总局预测,2006年~2010年,中国国际货运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4%左右,继续领跑世界市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航空公司货运业务的缓慢进展。深圳商报称,截至2005年底,国内全行业拥有全货机30余架,只相当于美国联合包裹公司一家的1/20。在此背景下,受到深航与汉莎成功“牵手”的范例影响,一些外国航空公司陆续以合资形式涉足中国航空货运业。
   
    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由新加坡航空公司与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及腾飞投资公司联合组建的长城航空已投入运营;上海航空公司与两家外资公司联合组建的上海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已挂牌。此外,大韩航空在与奥凯寻求合作遭遇分歧后,又转与正在组建货运航空公司的南航接触,洽谈合资事宜。以世界三大货运航空公司为代表的外航纷纷觅食中国,已预示了中国航空货运市场新竞争格局的形成。
   
    在外国航空公司试图努力抢占中国市场的同时,不甘将市场拱手让人的国内航空公司也希望通过合资的方式,在网络、管理等方面借力外航。一家航空货运公司员工向记者谈到,我们现在扮演的是世界工厂的角色,货运业务从国内输送到国外,是满载,而缺少的是运进来的货物。从航空公司员工的陈述中不难看出,国内航空公司在国际市场揽货能力相对欠缺,回程航线亏损严重,使国内航空公司国际货运盈利能力大打折扣。而引入外航作为合作伙伴则会弥补这一不足。
   
    以翡翠航空为例,汉莎作为世界最大的航空集团,其与深航的合作,可达到里应外合的效果。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未来几年,我国航空物流业将迅速由单一货运向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配送等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转型。通过走联合、兼并、重组、合作之路,国内外航空物流企业的联系会得到加强,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促进优胜劣汰。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外资物流企业的大举进军,肯定会对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冲击,但从长远和全局来看,外资企业将起到催化剂作用,使中国物流业整体健康、快速发展。外资进入国内物流业虽然是近几年的事情,我国的物流行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速度,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发展水平仍处在较低层次,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模式、体制和管理水平等一系列环节上存在诸多问题。如何积极利用外资突破现有的产业瓶颈,成为业内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外资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包括先进的理念、管理、技术等。正如五星家电企业所言,新资本、先进的管理系统和营运经验是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百思买的合作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这些优势。比如我国物流市场、家电市场存在的过度竞争并非由外资企业进入带来,在我国对外全面开放市场前,城市物流市场的过度竞争早已十分激烈。外资通过购买、兼并渠道方式进入中国,远比重新建立渠道、网络要强得多,因为重建将会带来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市场化、网络化,资本要素本身已经没有地域性、意识性、民族性。中外企业通过资本运营相互融为一体,我国20家“国家队”企业经过几年来的开放,现已并非能够用传统的“民族商业”来概括了。比如,国美在香港上市后,已经成为外商独资企业,苏果超市也成为以外资为主控股的外资企业,百联企业旗下的华联超市也因外资参股成为具有外资因素的企业。
   
    应该看到,外国资本进入我国,引进先进的理念、管理、软件等,其积极意义大于负面效应。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和防止“资本的大进大出会危及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也就是常说的“拉美现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