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 步步为“赢”——北京首都机场邮电局探索电子邮政业务发展之路

2007-12-19 13:48: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从2006年起,北京国际邮电局下属的首都机场邮电局以该局网站为平台,大力发展电子邮政业务,为有特殊需求的大客户提供网上信息服务,通过不断增加服务项目,使双方在经济效益上实现了双赢。截至11月28日,得益于网络营销的成功,该局速递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68万元,增幅为61%。
  服务创新带来连锁效应
  嘉里大通公司是一家外资航空货运公司,由于其网络覆盖面的局限,每年有150余万元的国内特快专递包裹,需借道邮政强大的实物传递网转寄,与首都机场邮电局的合作就是这种经营模式。每天,嘉里大通公司仓库的工作人员将要转寄的EMS邮件,手工抄录完五联单地址后,首都机场邮电局再将其拉回工作现场处理,最后并入邮政统版系统。收寄批量邮件却按单机操作,嘉里大通公司这种作业模式显然与邮政大宗收寄电子化模式无法对接,无法满足其客户对邮件时限和质量的高要求,嘉里大通公司迫切需要邮政能从技术上解决这只“拦路虎”。
  “开展网络营销,实现收寄前置”,首都机场邮电局提出了创新服务模式破解难题的方案,他们以本局网站为平台,通过搜索引擎完成数据信息的交换,软件开发组开发的网页接口软件实现了客户EMS五联单名址的打印和网上信息的查询。至此,客户要寄发的邮件不用再靠自己处理,可直接在邮电局全部完成。这样,客户不仅节省了人力和财力的支出,更由于收寄质量的提升和处理时间的缩短,业务量节节攀升,每天由原来的200多件激增到400多件,准确率达到了100%,而且全部邮件可赶发当日有效班次。这种个性化的服务也为邮电局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年前3个月,首都机场邮电局特快专递业务收入同比增加30余万元,增幅为18%。令人想不到的是,由从中受益的嘉里大通公司牵线,促成了其客户——神州数码与该局的“联姻”,两家大客户的加入大大促进了该局全年速递业务的快速发展。
  业务量的增加使嘉里大通回馈给客户的礼品也随之增多起来,为了不增加成本,他们决定对这些时限性不强、重量较轻的礼品,以商业包裹的方式邮寄。但是,由于首都机场邮电局网站中没有相应支持的软件,其收寄模式仍延用原来的旧模式,这不仅使嘉里大通公司又回到了过去,也对首都机场邮电局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挑战。按照这批商业包裹转寄的程序,邮电局工作人员要先把包裹码放好,根据打印出的名址信息一个个去找。由于无法形成流水线作业,300多个商业包裹处理完毕,需要七八个人大半天的时间,另外,还要单独找一块空地。
  如果不能解决生产效率上不来的问题,双方的业务量自然也都上不来。然而,仅仅一周时间,首都机场邮电局软件开发组就拿出了一份解决方案,在局网站上增加了一个商业包裹处理程序,输入客户货运包裹上编制的号便可搜索出双方共享的数据库信息;打印出国内邮件包单号,实现批量收寄(省去了过去拿地址找邮件的过程)。同时,在打印过程中进行包单扫描,使包单与邮件匹配,最终实现批量数据上传统版系统。商业包裹程序实现了邮件的批量收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生产效率,3个人一上午的时间便可处理完原来同等数量的包裹。从10月初开始使用这套程序以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首都机场邮电局共收寄嘉里大通公司商业包裹5000多个。
  思想创新挖掘新商机
  “智慧出效益”,首都机场邮电局通过网络营销这种服务新模式尝到了甜头,这始于为客户《时尚》杂志开发的查询软件。
  远离服务范围、同行竞争及服务的特殊性,对首都机场邮电局占总体业务58%的大客户揽收业务带来了不利的因素。例如,以《时尚》杂志为代表的期刊类客户,就具有特殊性。订阅用户需要刊社提供寄出杂志及未收到杂志的查询信息,因此期刊类客户需要邮电局能及时准确地反馈交寄邮件的信息。
  解决订阅用户查询难问题,稳定和增加刊物的发行量,是邮电局增收的关键。但如何下手解决?2006年年初,首都机场邮电局抽调人手组建了软件开发组。边学习边探索,一个半月后,他们策划、设计开发的《时尚》杂志“挂号及平邮查询系统”一炮打响。订户只要登录首都机场邮电局网站上的“客户邮寄查询服务中心”,选择出查询邮件的种类,输入自己的姓名,便可查询到自己想了解的信息。2006年4月1日,杂志社订阅中心正式在首都机场邮电局网站上发出了查询通告,订户数量明显上升,由当初的八九千户,发展到了今天的2万多户。由此,首都机场邮电局每月增加了20多万元收入。
  《时尚》杂志的网络营销带来了明显收益,改写了首都机场邮电局过去单一的上门营销模式,验证了他们创新经营思路的正确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