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今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年最快

2007-12-14 17:4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7年即将结束, 2007年你在消费方面有哪些感受?你的收入和支出是否成比例?物价上涨对你影响有多大?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
    商业持续平稳快速发展
    今年1至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 16.1%,是 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我国经济自 2002年底以来,连续4年以高于 10%的速度增长。这一趋势在 2007年继续得以保持。今年 1至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 16.1%,是 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数据表明,我国商业走势虽然略后于经济整体,但基本趋势仍然十分强劲。近3/4类别商品普遍热销,有力地促进了零售市场整体快速增长。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强劲,仍然是零售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在我国零售市场上十分抢眼,成为我国零售市场上份额占第四位的重要商品(前三位是汽车、石油及制品、食品饮料烟酒)。
    前几年一度热销的少数商品出现明显地下滑。如通讯器材类商品,在 2004至 2006年的名义增长曾经达到 41.7%、 19.9%和 22%,但在 2007年 1至10月,限额以上企业零售的通讯器材类商品同比仅增长了 9.3%,低于上年同期 13.8个百分点。
    零售物价上涨
    资金沉淀股市、房市
    2007年 1至10月,零售物价指数同比上升了 3.4%,同时,大量资金向资本市场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居民的即期消费。
    2007年,零售物价指数同比上升了 3.4%( 1至10月),此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1至9月)上涨了 6.7%,并有逐月加快的趋势。价格的上扬直接抑制和影响了弱势和困难群体的边际消费。零售物价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影响了城乡居民购买消费品的愿望
    同时,大量资金向资本市场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居民的即期消费。 2007年,上证综合指数从年初的 2600点一路攀升到 10月份的 6100多点。住宅的销售价格也一路飙升,股市暴涨和住宅价格飙升,吸引了城乡居民大量的资金向资本市场转移,对城乡居民的即期消费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大量资金沉淀在股市、房市,不仅对即期消费,而且对后续消费,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沉淀在股市和房市的资金,将会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心理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并在短期内很难消除。
    另据工业统计,2007年汽车零售各月销售增长波动较大。年初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以后逐月波动下滑。汽车在目前我国零售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如果这一类商品的销售势头减缓,势必将影响下一步零售市场的走势。
    完善保障体制
    解除消费顾虑
    近期要特别重视石油价格、食品价格的上涨对运输、成本价格上涨的影响,防止由结构性向全面通胀的转变。
    根据今年的市场走势,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建议,明年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城乡困难和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促进有效边际消费。城乡困难和弱势群体,虽然不是我国零售市场的消费主力,但其边际消费倾向较强。加大对这一部分消费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不仅有很大的社会影响,而且有助于从基础上加强我国的零售市场,避免市场出现较大的起伏。
    还应严格控制物价水平由结构性向全面通胀转变,以缓解城乡居民的消费压力。因为零售物价的大幅上扬,将会直接抑制城乡居民实际购买力的实现。上个世纪初期发生的高通胀,使我国零售市场的实际增长几乎处于停顿,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只有采取果断措施并加大实施的力度,才能有效地缓解城乡居民的消费压力。近期要特别重视石油价格、食品价格的上涨对运输、成本价格上涨的影响,防止由结构性向全面通胀的转变。
    拥有自己的住房,是我国居民长时期的传统。由于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再加上投机性地炒作,房价快速增长和长时间高企,已经远远超过普通居民现有的购买能力,使住房成为继教育、医疗之后的第三大影响居民消费重要因素。在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的同时,打击房地产市场的炒作之风,使房价保持平稳,并加快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管理,才能有效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保证零售市场平稳快速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