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降温 内需力度明显增强

2007-12-14 14:5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现有预测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中,预计全年GDP增速达到或接近11%,工业增加值达到12%,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达到20%。受其影响,新一年内我国生产资料的整体需求依然旺盛。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2008年全国10种重要生产资料的消费量增长幅度不会低于15%,这与2007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需求的旺盛增长态势并无二致。    但与2007年生产资料市场形势显著不同的是:在整体旺盛的需求结构中,2008年我国出口需求会有较多减弱,而国内需求力度则明显增强。也就是说,新一年内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扩展力量更多地来自于国内消费的拉动,经济结构进一步趋向和谐与合理。 
  全年出口需求大幅降温 
  2008年我国生产资料出口需求大幅降温,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减缓,引发重要商品需求增幅的回落。目前的普遍看法是,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的消极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有可能与高油价、高原材料价格一起将美国经济拖入衰退,并严重冲击欧盟经济和日本经济。有观点认为,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继续萎缩,汽车销售将是20年来最糟糕的一年。如果2008年世界经济明显减速,对于钢材、能源、化工产品、有色金属等产品的需求亦将相应减弱,从而缓解对我国生产资料出口的强劲需求。前不久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大幅回落,显示的就是对这种市场前景的担忧。 
  二是我国决策部门对于生产资料出口的抑制措施。近些年来,我国钢材、铜、铝、焦炭、塑料、轮胎等产品出口势头强劲。2007年前10个月累计,全国10种重要生产资料产品的出口总量同比增长18.2%。其中钢材增长63.9%,成品油增长35.1%,塑料增长39.7%,轮胎增长22.4%。由于生产资料的大量出口不利于节能减排,损害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因而引发了国家调控部门的多次抑制性措施。预计2007年年底还会对一些重要生产资料产品的出口实施更严厉的抑制措施。如降低出口退税和提高出口关税等。 
  三是进口国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对策。我国商品的大量出口,引发了一些进口国对我国商品的“双反”措施。如果2008年世界经济增速减缓,整体需求增幅回落,对于我国生产资料的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由此可见,在不出现大的意外情况的前提下,2008年我国生产资料的出口需求将显著减弱,全年10种重要生产资料产品出口总量的增长幅度将回落到10%以内。 
  国内需求力度明显增强 
  出口需求的减弱,势必使得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扩展,其主要推动力更多地向国内需求倾斜;我国经济的增长,也将更多地依赖国内需求。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和调控政策来看,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国内需求推动生产资料市场力度将明显增强。 
  国内消费品购买力快速增长。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增加消费开支,包括免除一些税收、提高工资、扩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开支等。仅免除农业税一项,就使得全国农民每年增加收入数百亿元;减免中小学学杂费用减轻城乡居民数百亿元负担;2007年全国农副产品价格的较多上涨,也使得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据有关资料,2007年将成为20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年份。收入的增加或负担的减轻,都直接或间接地培育了国内消费市场和消费能力,进而增加国内商品消费对生产资料的需求。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水平。现阶段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体现在对国内生产资料的消费上。尽管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抑制,200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水平回落,但仍然会保持较高水平。如上所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达到20%左右。受其影响,国内钢材、水泥、成品油、机械设备等物资的需求量相应增加。 
  人民币的继续升值。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2008年人民币继续呈现升值态势,这一点已经没有什么疑问,而且多数人预测新一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有观点认为,2008年内人民币汇率将在现有基础上升值10%。人民币的继续升值,将在抑制出口需求的同时,刺激进口,增加国内消费需求,不管是消费品还是生产资料都将如此。 
  当然,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大船的继续乘风破浪,中央宏观调控提出两个防止:一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二是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由此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但从紧货币政策的目的是稳中求进,抑制部分行业的过快增长,打击过度投机,挤压经济泡沫,并非损害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更不会削弱国内需求的增长势头。恰恰相反,两个防止宏观调控的政策着力点,将放在进一步抑制生产资料的过量出口上。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改善国内供求关系,防止通货膨胀;才能够抑制部分行业的过快增长,实现节能减排,防止经济转向过热。 
  在继续抑制出口的同时,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减缓的冲击,预计国家决策部门将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以替补减弱的出口需求。 
  由此观之,2008年我国国内的需求水平提高。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新一年内全国10种重要生产资料的表观消费量将比上年增长15%以上,增长水平至少提高两个百分点。 
  减缓冲击 又好又快 
  2008年国内需求力度增强,将成为生产资料市场运行的重要特点之一,反映了我国前期宏观调控的正确,表明经济结构趋向和谐。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经济增长的外贸出口依存度过高,超过了30%。这种经济格局具有很大脆弱性。一旦世界经济出现大的减速,或者国际市场行情出现剧烈震荡,必然要对我国经济造成强烈冲击。 
  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有3个问题。第一个是前面所提到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由于还贷高峰的出现可能在2008年第二、三季度,所以次贷危机触发的连锁反应还未到尽头。第二个是未来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尽管经济学家们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看法,但关于明年美国经济放缓的结论却基本一致。根据美国政府的最新预测,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2.7%,比先前预测值调低了0.4个百分点。第三个就是高油价问题。这个问题又与地缘政治紧密相关。如果明年国际市场油价达到或接近100美元/桶,那么,金融市场资产泡沫破灭、房产市场衰退和高油价的三重打击,就有可能使得美国经济的减速超出预期而进入衰退,拖累世界其他经济体的经济明显放缓。 
  在这种大的全球经济格局中,2008年我国生产资料国内外需求的彼长此消,可以逐步降低我国经济增长对出口需求的过度依赖,减缓世界经济减速所产生的冲击,实现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