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国内外市场沟通桥梁 洋山保税港区助推区域物流经济发展
2007-11-9 17:23: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设立保税港区是国内诸多港口的渴盼。就在国内诸多港口争先恐后积极开展申请工作之际,我国首个保税港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经过两年建设,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第三期码头工程建设。
“作为国内最先运行的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不仅沟通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也正成为上海、长三角地区以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洋山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经贸处李处长自豪地对本报记者说。
“水水中转”凸现保税区辐射功能
根据国务院对洋山保税港区的功能定位,保税港区将主要发展集装箱港口运输服务、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由于上海港是腹地型枢纽港,单纯的集装箱国际中转比例并不高。目前在洋山保税港区,这一比例不到10%。然而,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它找到了自己的长处。
“上海港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黄金水道的国际物流门户,经上海港(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在内)运输的集装箱货物,绝大部分是外贸进出口货物,从这个意义上将,国际中转比例就比较高了,因此,我们用‘水水中转’这一概念作为衡量标准。”李处长说。
他解释道,所谓“水水中转”,就是指进出口货物通过沿海地区港口、长江沿线港口与洋山深水港之间船运中转完成的集装箱运输。“目前,洋山保税港区的‘水水中转’比例已经达到46%左右。长江流域的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市,均有大量集装箱货物通过‘江海联运’方式在洋山保税港区中转完成进出口业务。”
优惠政策叠加提升运作水平
李处长表示,洋山保税港区作为国内最接近自由港国际惯例的试点区域,实行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退税、区内自用设备进口免税、区内货物交易免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特殊政策。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 “三区合一”政策框架内,区内企业自用设施设备减免税、仓储物流加工等业务模式都已先后启动。
此外,保税港区的监管模式和工作流程也日趋成熟。李处长告诉记者,诸如货物入港区退税政策、出口货物“先报关、后进港”的报关模式、入港区货物“一次移箱”的查验流程、“以箱为单位”的货物报关监管模式、入境船舶“电讯检疫”的便捷模式等都已经逐步到位。
“现在,保税港区低成本、高效率和通关便捷的优势已经初步显现,如区内运作物流企业,在接到客户指令后4个小时内就能办完所有进出区转关手续,将客户指定货物配送至上海周边的加工厂或运至浦东国际机场出口。”李处长说。
精心打造专业物流基地
李处长告诉记者,2010年,洋山深水枢纽港将基本建成。届时,洋山深水港区将拥有10多公里深水岸线、30多个集装箱泊位,可形成1500万标准箱以上的吞吐能力。
“保税港区今后的工作重点将以现代物流为主体,加快产业集聚,构筑以集装箱枢纽港区为基础,以现代物流为主体的保税港区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以保税增值服务为特色的产业系统;通过促进物流产业链延伸,带动加工制造和其他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和发挥集装箱运输、保税仓储业务基础性物流业务的规模效应,集中吸引一批拥有全球网络的航运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的跨国公司项目;重点推动进出口分拨中心、国际采购中心、集装箱国际中转、货物国际集拼等业务模式入区运作。”李处长说。
李处长还强调,在产业布局上,保税港区将逐步形成以汽车零部件物流、电子产品物流、医疗产品物流等为特色的专业物流基地,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外包服务基地,以国际采购、配送、分拨为龙头的口岸物流增值基地。
“此外,在做强保税港区基础功能的同时,我们还将拓展保税港区在大宗商品市场交易、国际贸易、展示维修、离岸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功能,扩大保税港区国际物流增值服务深度;深化建立港区功能和保税物流增值功能的联动发展机制,树立绿色物流理念,发展物流外包服务功能。”李处长最后表示。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