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即将开建影响区域物流几何

2007-11-6 19:4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对外正式宣布,京沪高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准,取得了正式施工的 “通行证”。这就意味着准备长达十年之久的京沪高铁开建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在项目计划中,这条总长1318公里的铁路大动脉将在2010年建成通车。届时,京沪两地间的行程将缩短到5小时内,环渤海和长三角,这两个目前国内最重要的两大经济圈之间的经济融合脚步,势将随之加快。
  这条铁路大动脉将会给京沪两地及两大经济圈的物流行业,带来哪些新气象呢?
补足运力摆脱发展制肘
  很多专家都把现有的京沪铁路称为中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因为它的运输密度是全国铁路平均水平的4倍。在这条长度仅占全国铁路营运线2%的线路上,每年却承载着全国10.2%的客运量和7.2%的货物周转量。长期以来的超负荷,使 “疲惫”的京沪铁路存在着严重的运力上的供需失衡,已经成为制约京沪以及沿线各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制肘。
  对于那些通过京沪铁路来进行货物运输的物流企业来说,铁路运力的不足也直接制约着其业务拓展。中铁物流一位工作人员就坦言,京沪间铁路运力的不足着实对他们在该条线路上的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京沪高铁的修建给这种现状带来了改变的可能。待其建成后,作为客运专线的京沪高铁将承担起京沪间的客运任务,而现有的京沪铁路则得以摆脱客货混运的局面,成为专门的货运线路。据统计,“松绑”后的京沪铁路每年的单向货运能力就将达到1.3亿吨,比以前增加了5000吨,货运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有专家称这将从根本上解决京沪间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状况。
  除了运力,由于京沪高铁的建设而释放出的现有京沪铁路,其作为货运专线的运输效率也将得到较大提升。据了解,目前的京沪铁路既要运客,又要运货,而客车和货车的行驶速度又不尽相同,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列车行驶过程中的协调难度,致使运输效率受限。而京沪高铁建成以后实行的客货分流将改变这种现状,使客运专线和货运专线各司其职,提高京沪线的货运效率。
区域融合资源流动加量加速
  随着京沪高铁的开行,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之间的经济融通将会加速,这就使得两者之间的资源流动在量上进一步加大,在频率上更加密集。而这也就间接地为物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可观的大市场。
  在很多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专家看来,虽然长三角仍是目前国内最为活跃的一个经济圈,但是伴随着经济总值的不断增长,长三角区域却已经出现区域核心经济指标增速回落的势头。而产生这种发展疲态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该区域内存在着的资源瓶颈。京沪高铁建成之后,长三角和京津冀之间的区域经济联动将加速,再加上两地间货运能力的大幅提升,京津冀地区丰富的资源必然会随之南下,以满足长三角经济发展中对能源的需求缺口。无怪乎很多学者都将京沪高铁视为破解长三角资源紧缺难题的利器。而这种资源南下给物流行业带来的也将是巨大的商机。
  除了资源的南下,京沪高铁给两大经济圈带来的连接时间的缩短,也将会使长三角作为经济较为发达区域的经济辐射能力扩展到京津冀地区。而伴随这种能力的增强,将是两大活跃经济体之间人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加速流动。这种加速流通带来的也将是更具活力的物流产业,物流产业的快速增长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赵启兰认为,物流业的发展与经济的交流和融通是相互影响的。京沪高铁作为一条铁路大动脉,将给它的辐射范围之内的经济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经济活动的繁荣又会带来庞大的物流需求,这种需求的旺盛将会使物流业加速发展。同时,物流对于经济又有一个推动的反作用力。通过这样一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良性循环,影响的力度在无形中就被加强。因此,京沪高铁的修建对于物流业来说影响巨大而又持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