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化繁为简的供应链

2007-11-3 13:4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石化集团)在《财富》2006年度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3位。其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等。
    中国石化集团作为一个巨无霸型超大企业,如何对其体系庞大。分支多样的供应链系统进行有效监管?如何提升信息化管理在公司决策等方面的价值?
管理诉求
    中石化集团希望实现公司全国范围内的数据集中式管理,通过构建集中式决策支持平台,支持全国范围的业务决策多级扩展,使得公司内部的资源可以充分共享,总部可以更加关注诸如资源流向、调运计划、运力资源等有限关键资源,物流部可以实现对区域内的生产企业仓库、配送中心以及网点库的物流资源实行集中管理,最终达到总部可以全面控制供应链各环节的管理要求。
    中石化集团也希望建立以订单处理、业务协同为核心的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对物流业务协同的核心经营管理,实现外部单一物流订单向内部多个作业执行指令的转变。当订单处理结束下达以后,各协同机构都可以看到与某订单有关的作业指令单,及时安排本责任范围内的操作。同时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业务监控,对运输配送的订单和调拨订单进行全程跟踪,对订单执行过程中的业务异常情况进行实时反馈至调度中心,调度中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决策,并对业务进行及时调整。
项目实施
    中石化集团作为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龙头老大,其信息化发展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沿,它的ERP系统项目是由世界知名公司SAP完成。如今选中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也是看重博科强大的技术实力以及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完善的项目管理实施能力,尤其是在物流供应链软件方面拥有众多成功的知名实施案例。
    中石化集团对此次物流系统项目的要求极其严格,要求项目完成的时间仅有3个月。博科项目小组面对中石化庞大的营销网络和复杂的物流调度决策体系,仅仅2个多月就顺利完成项目调研和现场开发。中国石化物流调度决策支持信息系统项目于2007年2月14日成功上线,目前已在全国全面推广使用。
    项目实施所应用的软件平台为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Himalaya(喜马拉雅)软件平台,通过平台提供的开放RIA架构,结合J2EE和.NET双重体系的优点,实施人员可以充分保证应用的可扩展性。
应用效果
    此次物流供应链管理决策支持项目上线后,中石化集团建立起了更加完备的现代化物流体系,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企业优化了资源流向,保证了化工产品安全高效的运送,完全达到了项目建设初期提出的“稳定渠道、在途跟踪、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系统目标。截至目前,本项目已经成为除了SAP系统之外支撑中石化集团化工销售业务板块的第二大管理信息系统。
    从应用效果的层面看,该系统支撑了中石化集团全国业务近千亿化工产品的销售和物流配送,支撑了中石化全国各地数百个信息点的同时在线操作,实现了中石化全国各分公司信息的充分共享,为中石化整个供应链各环节提供了数百个业务功能。通过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石化目前已节约了大量的巨额交通运输费用、平均每笔业务交货周期也缩短了数天。
物流多元
    由于中石化物流供应链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成功上线,中石化集团从2007年起采用三种物流模式,这三种物流模式分别为用户到石化厂自行提货,用户到网点(区域代理商)提货,销售分公司直接将货送到用户手中。三种模式执行三种不同的价格,到石化厂自行提货享受厂价,网点提货为区域价,送货上门模式采用送货价。此举目的旨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增强对用户的服务。
    三种物流模式对中石化而言,可谓前所未有的变革。此前数十年,中石化采用的都是用户到石化厂自行提货或用户到网点提货两种模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