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企业如何成为供应链服务商?

2007-11-3 13:4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毫无疑问,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网站,并且为中国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直接对话全球交易市场的平台。
    阿里巴巴集团下的阿里巴巴、淘宝网、阿里软件、支付宝和中国雅虎,被称为其“达摩五指”。其实,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偏重于做商流服务平台,支付宝偏重于做资金流服务平台,阿里软件和中国雅虎偏重于做信息流服务平台。
    阿里巴巴集团要成为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四流合一的供应链服务商,实际上还少一个手指,即物流。但目前阿里巴巴与EMS、申通等第三方物流商的合作,也不尽如人意。
    综合性电子商务企业要做大做强,就需要解决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四流合一的问题,并成为集成式的供应链服务商。如何解决电子商务企业四流合一的问题?阿里巴巴的实践,将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10月23日9时,领取认购新股空白表的各银行门口,股民早已排成长队,手持鲜亮橙色阿里巴巴招股书的人群成为当天香港街头一景。
    作为全球最大的B2B服务商,阿里巴巴引发了多年未见的网络热股发售高潮。第一天收市后的统计显示,负责此次申购的8家券商已派出的白表数为55万份,合计已达553亿港元。
    从B2B市场的神话,到IT股市的神话,阿里巴巴这个新型的供应链服务商下一个神话是什么?
股市开门
    一声“芝麻开门”,阿里巴巴却演绎出电子商务市场中神话般的发财密语。
    10月 23日,阿里巴巴 B2B(1688.HK)正式在香港开始招股。26日中午截止递交申请表统计,其公开发售散户超额认购逾258倍,冻结资金高达4500亿港元,创港股有史以来冻资最高记录。
    国际配售方面,超过1000个机构投资者参与,已获1.4万亿港元认购,相当于186倍的超额认购。机构认购与个人公开认购合计金额达1.85万亿港元,将于11月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根据ThomsonFinan-cial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本次全球发售将会是2007年全球最大规模的科技公司IPO。资金面的热烈回应充分证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已获得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同。
    几年前,在中欧工商学院的上海石化演讲厅曾出现这样一幕: “上市就像上拳击台,因为你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上去就得赢,而今天最重要的就是练肌肉。”在说这话的时候,阿里巴巴CEO马云伸出细胳膊,握紧拳头比划了两下。这正是当年 《福布斯》封面上的造型,没什么肌肉的马云却很有信心,台下哄堂大笑。
    马云曾发豪言,阿里巴巴一定会上市。在度过漫漫的互联网寒冬,凭借着梦想和坚持,今天的阿里巴巴占据全球B2B电子商务市场的半壁江山,今天终于“梦想照进现实”。
惠及网商
    无疑,阿里巴巴的现状是令人激动的。
    按照 “东方智慧+西方运作+全球大市场”的前进方向,阿里巴巴连续七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佳B2B网站”,拥有2400万用户,遍布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B2B旗舰业务已是世界领先的电子商务品牌。
    此次阿里巴巴上市,有大部分的认购来自中国内地中小型企业。之所以被看好并热烈追捧,在于阿里巴巴为中国的草根企业和无数创业者提供了电子商务平台,使他们拓宽了客户渠道。
    广东格美淇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电热水器和蓄电池的生产型企业,当初开拓海外市场时,最先考虑的就是通过电子商务将产品卖到国外去。2005年5月开始使用阿里巴巴商务平台,2006年销售额中电热水器出口销售额为5000多万元,2007年出口额有望突破1.5亿元。现在格美淇公司的产品远销亚洲、非洲、欧洲、中东等地,其中欧洲所占市场份额总营业额的50%左右。
    格美淇电器有限公司是无数个利用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起来中国供应商中的一员。问及加入阿里巴巴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阿里巴巴能帮他们缩短与国外采购商的供应链条,直接与与国外买家沟通,并且能帮助他们建立相对专业的网络销售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黄国雄表示:“从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来说,电子商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的发展和兴起,在于网上交易有传统交易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定制商品、所需商品能第一时间找到、直接送货上门,特别是规格化、标准化商品。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子商务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商机是可以肯定的。”
五指拓市
    而在为中国供应商提供虚拟供应链服务的过程中,阿里巴巴也开始注意完善自身产业链条。而上市似乎正好给马云提供了一个完善产业链的契机。
    为尽快实现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马云“煞费苦心”。阿里巴巴、淘宝
    网、阿里软件、支付宝和中国雅虎,
    被人戏称为 “达摩五指”。2006年
    底,阿里巴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将旗下五个事业部拆分,形成五家
    子公司。
    虽然淘宝网、支付宝、阿里软件以及中国雅虎,目前还处于“烧钱”状态。但阿里巴巴供应链服务的脉络已日见清晰。
    淘宝网是未来最为人看好的一块业务,也是阿里巴巴提供商流服务的重地。截至2006年底,淘宝网注册用户超过3000万,人均在网购消费563元,交易总额突破169亿元,超过沃尔玛99.3亿元的全年在华营业额。
    2007年上半年,淘宝网更是出色的完成了158亿元的交易额。据业内人士保守估算,淘宝网一旦收费,很轻松地就可以有10亿元的年收入。对客户收费,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2003年10月成立的支付宝可谓是阿里巴巴服务资金流的利剑,并解决网上买家与卖家的信任关系,对淘宝网的发展功不可没。目前除了服务淘宝网上的客户,还与淘宝网外的商户合作。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规模已达139.31亿元,其中支付宝以50.3%的份额位列第一。
    2007年1月成立的阿里软件向中小企业提供在线软件服务,则是阿里巴巴服务信息流的利剑。阿里软件总裁王涛称,阿里软件要成为一家 “数据银行”,中小企业将客户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数据存在阿里软件,由阿里软件提供各种服务,中小企业出租金即可。
    “中国雅虎现在不急于赚钱,要花三年的时间慢慢调理。”马云对外界如此宣布。如果说达摩其余四指现在还是青柿子,那么马云是在等时间慢慢捂熟。
    马云给阿里巴巴设计了 “职业生涯规划”,让网商们从现在的 “MeetatAlibaba” (在阿里巴巴相遇),升级为“WorkatAlibaba” (在阿里巴巴工作)。他还表示,未来数年内,阿里巴巴将投入100亿元改造电子商务产业生态链。
软肋问题
    相比过去,人们对电子商务平台的要求已不能同日而言。
    “WorkatAlibaba”(中文意思“在阿里巴巴工作”)按照阿里巴巴的战略图可以解读为阿里巴巴不仅要解决中小企业的商流问题,还要解决其资金流、信息流等问题。一个集成化的供应链服务平台正慢慢浮出,只是阿里巴巴还不想过早揭开她的红盖头。
    但在整个集成化的供应链上,阿里巴巴的物流服务却成为令人忧虑的一环。
    据悉,2004年阿里巴巴占据了全球B2B电子商务市场39%的份额,2005年达到56%,而到2006年已经占据全球B2B电子商务市场68%的份额。随着市场底盘的增大,客户的需求也出现多样性。以前买卖双方在线上寻找信息,具体的交易、操作技巧的需求上。而现在,网商希望尽可能多地在线上解决法律法规、金融支持、物流配套等需求。为此,2006年阿里巴巴与中国邮政结盟,先后推出 “e邮宝”、 “网汇e”等服务。然而,对阿里巴巴指定的物流服务商,不满的声音却从未休止。
    业内人士表示,电子商务整个供应链是一个从创造增值到价值变现的过程,阿里巴巴若能将从生产、分销到终端零售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其必将大大增强服务能力,并获得高增值服务机会。
    毫不夸张地说,物流效率将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的经营业绩。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最薄弱的环节,也是阿里巴巴的一个软肋。有关数据表示,商品配送因物流不畅导致成本增高,大大挤压了电子商务的利润空间,也成了推广使用电子商务平台的最大阻碍。
    黄国雄还表示:“能解决门对门的服务,无缝隙的链接、无环节的沟通,这是B2B的优势和特点。但从中国电子商务目前发展来看,还存在一些障碍。目前,中国商品质量标准化采购程度比较低,而且信用制度、结算体系、配送和退货的体系相对来说还不是很健全。与先进国家比较,国内的电子商务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
    也许,在完成B2B业务上市之后,能否给投资者更多的信心,关键还要看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供应链能有多大程度的整合完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