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现代物流区域实践与思考

2007-11-29 14:3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现代物流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对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等功能要素的有机结合,最有效地实现产品的时空价值。山东是产粮大省,粮食物流分区域运输多年,具有一定的经验和基础。笔者仅就山东区域粮食物流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全国粮食市场放开的形势下,用最短的时间、最快捷的方式、最佳的服务,实现粮食及制成品在较大区域内的合理移动,是我国粮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提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一)原始运作多,“四散”运作少。粮食在历史上被称为笨重物资,长期以来,从收割到运输、储存、销售各环节,一直得于人工灌包、缝口、装卸、包装运粮的原始阶段。从目前看,包装物由价值高的麻袋改为低价的塑编袋;粮食散装、散运、散卸,在整个物流中占的比重小;从区域看,有的比重只有5%,多的也不足10%。
  (二)流通环节多,市场流转慢。一般来讲,从粮食收购到市场销售终端,需经过十多个环节,仅靠铁路发运粮食,从申报车皮到粮食发出,一般需20--30天时间,最快也要半月。这极不利于产区粮食销售和销区市场供应,亦很难应对特殊情况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虽然公路运输发达,但汽、柴油价格居高不下,限超载运输又是一个关口,直接影响到粮食物流。
  (三)散漏现象严重,粮食损失多。因粮食大多属于笨重商品,长途运输容易造成包粮缝口开裂、包装物破损、散漏现象。从区域抽样调查的情况看,本区域内粮损一般在2%一5%之间,而采用散粮运输,粮食损耗率仅为2%o以内。按山东省年运销粮食300万吨、每吨损耗粮食2%内计算:至少要多损耗粮食5万多吨。
  (四)费用大,成本高。粮食流通环节多,必然使企业对每道工序和环节付出较高的费用,加之粮损高、流转慢,就造成了粮食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也影响农民增收。这些高额的物流成本完全由企业自行消化,必然加重企业负担。
  (五)粮食运输、仓储及装卸落后。运输设备和技术滞后,高效专用车辆少,尤其是散装运粮车更少。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直接影响到粮食物流的发展。
  二、区域粮食物流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山东在区域性发展粮食物流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成功经验。
  (一)沿海港口具有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优势。青岛港口进口粮的散装运输,早在80年代中期已经实现。主要集中在济南、淄博、东营、枣庄等城市,火车散运一条龙,直接将散粮打入立筒库,供加工厂直接使用。而在青岛市内使用散粮运输车,节约了大量的费用,提高了单位的经济效益,相应改善了职工生活待遇。随着形势发展,烟台港也打破了只接油不能接粮的局面,这样形成两个港口散粮运输和进口油脂运输。日照港也相继扩大接收进口油指和进口粮。近两年,山东沿海港口都有新的突破,既有万吨轮码头,又有几千吨的码头,运 输方式灵活,南北海运贯通,使整个粮食物流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粮食“四散”运输有了长足发展。此项工作在计划经济年代曾轰轰烈烈地开展过,各市都有散运的基础和条件。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后,曾一度低落。然而,近几年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又相继回归到粮食散运。山东齐河国家粮食储备库多年采在轮换销售储备粮工作中;售给面粉厂的小麦使用散粮运输车,直接散卸到卸粮池,再提升到立筒库,面粉厂直接加工。双方都减少了流通环节,既节省了费用,文提高了效益。
  (三)区域粮食物流的实践经验。为有效解决粮食流通环节多、流转慢、粮损大、成本高的问题,莱州市发挥近海靠港优势,“深化仓储改革‘焊接’缺失链条,搭建‘四散’平台,低库存应对市场”。现已形成了从种植、收购到粮食深加工,再通过近海“四散”运输至市场销售终端这样一个“三点一线”的粮食物流链模式。其做法:一是从生产环节做起,培育优质资源。二是搭建物流平台。三是变“存”为“流”面对市场。四是区域内建立以加工厂为中心的小半径粮食物流圈。近几年,莱州市粮食购销企业每年运销粮食20万吨左右,通过“四散”物流方式,平均每吨节省装卸费、包装费、运杂费23元,每年可节省费用460万元。
  (四)区域粮食物流模式的借鉴。(1)“粮食批发市场+粮食物流中心”粮食需求链物流模式。在区域粮食物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发展“四位(储运、加工、批发、信息)一体’’的物流模式。(2)“粮食交易物流市场”粮食供应链模式。运用“推式流程”的粮食供应链现代物流模式,扩大市场占有率,保护农民利益,这是粮食现代物流运作的成功范例。(3)“一体化’’粮食现代物流模式。这种模式在东北地区已初见成效。就山东而言,既有需求链区域物流模式,又有供应链区域物流模式,各市可因地制宜,建设发展区域间粮食物流,然后实现区域间联合,真正造成全省粮食现代物流体系。
  三、改善山东粮食物流的对策
  (一)提高职工素质,增强现代物流毒识。在粮食物流过程中,提高职工素质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应通过学习,增强市插经济观念,改变“小而全、大而全”和自货自运的物流模式。运用系统优化原理,供应链管理等物流方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职工增收。
  (二)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实现现代化。粮食物流设施不只是简单的装车、卸车等机械设备,还涉及到仓库、公路运输及包装物、计量等一系列设备。近几年,虽然粮食仓储企业的设施有了一定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粮食物流设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一点,尽快缩小差距,跟上形势发展。
  (三)构建各种形式的物流企业,建立新的粮食物流格局。粮食是我国战略物资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国计民生,至关重要,需要由国家调控或国有控股企业来发挥主渠道作用。在形式上可以采取多渠道、多元化的办法,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但必须以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体,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成为调控有力、物流顺畅的粮食物流格局。
  (四)科学管理,实现粮食物流现代化。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自动化流程,实施网络化管理和信息服务。要积极引进、借鉴发达地区和国外物流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引导粮食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挥粮食企业在运输、市场信息、销售网络等方面的优势,真正实现科学管理信息化,粮食物流现代化。
  (五)加快对粮食物流专业人员培训,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现代化的粮食物流,必须有专业人才,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只有理论和实践得到良好结合,物流业才能有较快发展;只有高水平的物流教育培训体系,才能保证物流专业人才较高的专业素质,充分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挥专业特长,更好地为粮食物流体系服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