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商一体诠释大物流

2007-11-22 12:0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安徽:工商一体诠释“大物流” 
  单箱物流成本从整合前的130.9元下降至104.5元,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由2.49%下降至1.78%;
  在产量增长11.05%的情况下,实际使用仓储面积下降12.21%;
  卷烟材料周转天数由20天下降至13天,产成品周转天数由7天下降至3.7天,材料、产成品、配件等流动资金占用额减少22800万元,年节约利息费用1456万元;
  ……
  被国家局领导称为“初步具备了现代物流的特征”的安徽工商一体化物流,解决了“搞什么样的物流、怎样搞物流和工商如何协同搞物流”的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它“有新意、有创意、有技术含量”,成为行业大物流建设中的一篇佳作。
  仓储共享:工商分开不分“库”
  安徽烟草实现了省内工商企业仓储资源共享。安徽工业现有五个工厂采取了不同的仓储方式。合肥、蚌埠、芜湖商业企业的库存卷烟全部放在工业企业的仓库中,商业企业只负责卷烟的分拣和送货;滁州和阜阳的商业企业省内卷烟放在工业企业的仓库中,而省外卷烟放在商业企业自有仓库中。
  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安徽中烟物流中心,已经投入使用四年多时间。它一头连着合肥卷烟厂,一头连着合肥辖区千万个零售户,在工业企业与零售户之间担当着连接点的作用,似乎已将商业环节“省略”。
  而事实上,商业的角色并没有被淡化,而是与工业组成了一个物流“连体儿”。这个门口牌匾上写着“安泰物流”的物流中心,虽在法律上隶属于安徽中烟工业公司,但同样承担商业环节卷烟仓储、分拣和配送的功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安泰物流前“工”后“商”,工商双方共用一个高架库,高架库为工业所有,商业的仓储由工业代管。工商发生交易时,卷烟物权变动而物不动,成品运输距离和作业成本为零便可实现。
  “工商不是分开了吗?怎么仓储反倒整合到一块了?”在2007年9月下旬召开的全国烟草物流现场会中,不少会议代表在参观完安徽中烟物流中心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放眼行业,工商一体化的物流中心目前也仅在安徽可见。
  对此,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总经理薛明德道山了其中的“来龙去脉”:“工商分开之前,安徽工商就曾在一起设计物流,当时认为,从合理的分布来说,安徽烟草应该分为卷烟工业、烟草商业和烟草物流,工业负责卷烟生产,现代工业是一条完整的流水线,商业负责整个分销渠道,现代流通也是一个流水线的概念,应该把‘两个流水线’串联起来,建立—个服务工商的大物流。”
  前瞻而大胆的思想,似乎使上商一体化物流呼之欲出。然而在紧随其后的2003年,安徽烟草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工商分开,处于进程之中的工商一体化物流一度面临着“下文该如何书写”的困惑。
  当时,安徽卷烟工业有蚌埠、芜湖两家重点企业,合肥、滁州、阜阳三家非重点企业,还有三家需要关停并转的小卷烟厂。小卷烟厂关停之后,格局更加明朗化,五家卷烟厂的整合势在必行。卷烟工业的整合必然伴随着物流资源的整合,卷烟工业的技术改造必然要求物流技术相应提高。而商业企业在取消县级法人资格之后,地市级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明确,也在布局谋划全省商业物流的整合。工业大物流的建立,商业大物流的规划,成为两篇不得不做、并且能够做也较容易做的文章。
  容易的往往也蕴藏着危险。无疑,当时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陷入“分头搞”的状况之中,工业做工业的物流,商业做商业的物流,二者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二次劳动。如,卷烟从芜湖卷烟厂直调到芜湖市烟草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卷烟厂需要把仓库里的成品烟打包运到市公司,市公司再把成品烟卸下来,放人仓库中,销售时再搬出来分拣给零售户。“整个过程中有没有重复劳动?有,卷烟就在仓库里面,物不要动,物权转移就行了。银行开支票也是这个道理,有了支票,我们就不用背着50万元、100万元资金到处跑,一张支票就解决了。”薛明德总经理举了“开支票”的例子,形象地揭示出同城仓储资源工商共享的真谛。
  就当时的实力而言,无论是工业,还是商业,都能建立自己的高架库,形成自己范围内的大物流;但就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而言,这却是一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只需跳出自己的企业边界,就能发现优化的空间。正是基于全局的认识和考虑,安徽烟草商业放弃了自建物流体系的想法,转而与工业联手,在全省范围内统—规划物流。
  “从物流的各个环节来看,仓储环节费用占厂商业物流总成本的50%。调研发现,工业的仓储面积较大,闲置厂房较多,市公司的仓储面积较小,销售地产烟比重较大,取消县级烟草公司法人资格之后,现有条什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商业如果自己新建仓库,与工业分开搞物流,整个物流环节就会被阻断,存在着不经济行为。而如果工商统一利用仓储资源,实现人力、设备、信息、成果共享,无疑可使商业的仓储成本大大降低,这是显而易见的。”安徽省烟草公司副总经理卓俭华说。
  虽然成本优势不言而喻,但商业也不是没有顾虑。仓储资源共享,商业把库存交给工业保管,高档烟保管不善怎么办,调包厂怎么办?如果商业销售省外烟较多,引起工业不满怎么办?发生交易时卷烟成品物权转移而物不动,商业相当于零库存,如果货源供应紧张怎么办?
  几个“怎么办”一度成为阻碍,而最终事实证明:仓储资源的“二合一”没有给商业带来不便和不放心,反而带来了整体作业效率的提高。据了解,合肥物流中心一年减少两万个托盘出入库的作业量,减少成本90万元;蚌埠、芜湖、滁州物流中心分别减少作业成本30万元、20万元和16万元。
  无缝对接:实现两个“门对门”
  安徽烟草实现了工商物流的无缝对接。工商企业既合作文分工,基本实现了以托盘为实物载体、电子标签为信息载体,这“一实一虚”两个载体将工商双方的物流连接起来,实现了两个“门对门”。
  仓储资源共享,意味着要把货搬进去,放置好,又搬出来,于是也就出现了“怎样搬”的问题。
  工业把卷烟成品搬到仓库中,采用的是托盘形式,托盘在运输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面移动,—般不会发生人为搬动带来的损耗。一个托盘一般装30件卷烟,与过去相比可使运输效率提高30倍,可是如果商业不采用托盘运输,托盘上的卷烟就要—件一件地卸下来,再一件一件地放入仓库,装卸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工业的快节奏将被分流成慢节拍。反之,如果商业的物流效率提高,也必然要求工业必须加快节奏,否则将产生货源供应“断流”的现象。“要保证工商双方的步调一致,必须采用统一的托盘标准。”在工商物流一体化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托盘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标准化急需实现。
  而当时的情况是:安徽的物流工作起步较早,采用的托盘标准是1.10m×1.10m,而行业的托盘标准是1.00m×1.25m,为配合工业企业,安徽商业企业对省内省外托盘实行“两条线”管理,采取了托盘分区的方式,省外烟入库直接进入1.00m×1.25m的托盘库区,放在立体库货架的3层;省内烟入库直接进入1.10m×1.10m的托盘库区,放在1-2层。最终,托盘的标准化和灵活使用,使得安徽工商物流的“舞步”实现了从“慢四”到“快三”的飞跃。据了解,由于工商均采用托盘运输方式且实现了有效对接,一天下来商业的入库时间从原来的1小时减少到20分钟。
  在现代物流技术手段中,托盘和电子标签相辅相成,如同“孪生姐妹”,一个承载物流,一个记录信息流,每个托盘上安装着—个电子标签,于是就出现了信息管理问题。虽然商业对省内省外工业托盘实行“两条线”管理,但电子标签上的信息则“殊途同归”,统一进入工商信息平台之中。
  信息平台的建立使得整个物流系统实现了数字化。目前,合肥物流中心高架库已经基本实现数字化仓储。该高架库共设置7308个货位,由7台堆垛机、10台STV环行车、4台机械手和122台输送机组成。在WMS(仓储管理系统)的控制下,机器人可在接受指令后抓取辅料,完成卷烟辅料的自动组盘功能。在神秘的高架库等“前台”物流系统的背后,是一个完备的信息管理“后台”。
  “原料、辅料、卷烟成品的资料尽在系统之中,原料可按产地和等级进行查询,辅料可按厂家和品种进行查询,成品烟可按品牌和规格进行查询。”安徽中烟物流中心部长杨波说,“信息系统既像物流系统的‘镜子’,物流系统中的任何变动将‘同期映射’到信息系统中,同时,信息系统又是物流系统的‘驱动器’,企业可根据信息系统反映的情况作出采购、生产和销售指令,山此驱动企业物流的产生。”
  “实现工商……体化物流,关键在于信息化,工商双方必须拥有一个共同的信息平台。”采访中,薛明德和卓俭华均向记者再三强调这样的观点。信息化如此重要,原因其实并不让人费解。从某种意义上看,从工业之“门”过渡到商业之“门”的不仅仅是一托盘又一托盘的卷烟,而是商业的需求反映和有效货源,从商业之“门”送到零售户之“门”的也不仅仅是一条又—条卷烟,而是市场的需求反映。要实现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和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无疑要“留住”每一道“门”里的信息,打通信息链条,通过信息“倒流”更好地实现卷烟“顺流”。
  供应链管理:铸造“大物流”的“魂”
  安徽烟草进行了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有益尝试。安徽在同一仓库内部实行物权转移的方法,既符合专卖管理的规定,又符合“一号工程”的要求,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供应商管理库存将成为今后物流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对行业整体的供应链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安徽中烟物流中心,工商之间的那道“门”,其实是看不见的,它隐藏在计算机系统之中。只有工商发生交易时,计算机系统中的“门”才被打开,随后通过软件实现“一打两扫”,卷烟转为商业所有。交易发生后,从虚拟之“门”过来的卷烟物流并非就不动了,或者动得慢了,它同样在高效运转,通过分拣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准确及时地送到零售户手中。在现场,记者深深体会到:工商一体化物流,并不仅仅是只建一个高架库,统一托盘运输如此简单。“它带来的是我们对‘大物流’新理念的理解和整个物流水平的提升。”采访对象纷纷表达出这样的心声。
  而当他们带着“新理解”回想过去相对初级、孤立的物流运作方式时,不由莞尔。“过去在工厂内部有三个物流小圈子,卷烟成品、烟叶和辅料各自安排,各自调拨,实际上都是单方面运输:空车去满车回,或者满车去空车回,空置率是50%。现在想想,不管运成品材料,还是运烟叶,运成品卷烟,服务对象都是企业,资源可以优化,但当时没有这种大物流的概念。”薛明德说。
  “今昔物流对比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差异是树立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省内供货如何做到供货周期最短,省内仓储如何实现工商双方成本最低。如果突破省际范围,整个行业也町以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来优化流程,实现卷烟成品与信息的无缝对接。”卓俭华如此认为。
  放眼行业,物流资源优化空间确实存在。“它就像一块湿毛巾,可以挤出不少水分,存在很大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空间。”安徽中烟物流中心副部长王良杰说,财务工作出身的他对物流有着自己的理解,“物流和主业是什么关系?物流的核心价值是低成本、高效率、优质服务,高效率就是要有较快的资产周转速度。资产周转快了,存货成本下降了,流动资金占用减少了,主业的利润也就提高了。”说到这里,王良杰用了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公式——“总资产利润率二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它说明:企业的利润水平,不仅取决于销售净利润的多少,而且取决于资产周转速度的快慢。“而资产周转速度靠什么来提升?靠新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来提升。”王良杰说。
  “所谓的‘大物流’,从规模上看,要有—定地域范围,可以以省级公司为单位,也可以更大些,才能形成一定规模;从主体上看,是无边界的,可以工商一体,还可以涵盖农业等更多环节;但最根本的一点是要吸收供应链管理的‘灵魂’,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主体连接起来,共同致力提升对市场的响应能力。”杨波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