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打造大丰港 缩短东部沿海港口空白带

2007-11-20 13:0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7年8月28日,江苏大丰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意味着经过近2年的试通航运行,这个最年轻的国家一类口岸通过验收,外轮可以进出。 
 大丰市是苏北盐城地区的一个县级市,面积2367平方公里,人口73万。大丰港处于江苏省1000公里海岸线港口空白带的中心位置,是继连云港、南通港对外开放之后,江苏中部惟一的对外开放港口,直接覆盖苏北、苏中以及淮南等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大丰港面对黄海,流急、浪高、潮差大,自然条件复杂,大面积滩涂一望无际。当地居民称自己是“看不见海的滨海人”。 
 作为中交水规院副总工程师,大丰港设计项目负责人和水工专业负责人胡家顺,回忆起大丰港建设经历,感慨万千地说:“从1989年就开始做前期准备,1991年开始论证,1997年开始初步设计,1998年开工建设,2007年对外轮开放,时间超过了两个‘八年抗战’”。“我们完成了一项缩短中国东部海岸线港口空白带距离的工作,意义深远”。
 大丰港建在黄海沿岸滩涂区,海域水下为辐射状沙洲,拟建码头位于沙洲北端潮汐通道上。在这种条件下建港国内尚无先例,国外也未见相关报道,设计和施工难度很大。“在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最让我头痛的是当地水文地质资料的极度缺乏。”胡家顺说,“另外由于资金紧张,给建港工作也带来很多困难。”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胡家顺在岸边临时租用的小屋里,每年几次,经常一住就是十几天,近距离对当地气候自然情况进行观察了解,还委托和指导有关部门进一步收集水文和海流资料。经过认真工作,在建设和科研单位的积极配合下,胡家顺逐步摸清了苏北沿海从20世纪初形成的辐射沙洲的基本状况: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由70多个大大小小的沙体组成;沙洲群整体稳定,但局部变化明显,沙洲脊槽相间,深大的潮汐水道可以成为良好通航水道。为了因地制宜地建好码头,胡家顺提出了码头设计的指导原则:即顺着海流方向布置码头走向;尽量少占用作为主通航道的深槽水道;由于近10公里的浅滩坡度平缓,引堤和码头引桥采用透空结构;航道长达26公里,进出港时间长,应考虑当地半月潮对船只乘潮进出港的影响,近期码头最大吨位以5万吨级为宜。
 前期勘察测量取得的大量数据,加上科学缜密的分析研究,为码头顺利开展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胡家顺和设计组以可兼做堆场的6公里长的围堤、4.3公里长、15米宽的引堤和1.5公里的引桥,与总长269米、水深-7.6米的两个5000吨级码头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码头设计布局。为了确保方案实施,设计组与三航局进行了码头和引桥桩基施工试验,第一次在海中施打直径80~100厘米、长度50米的PHC管桩。通过试桩,排除了费用高的钢桩和强度不足的方桩,确定码头、引桥结构全部采用既安全又节约的PHC桩。码头平台采用双层系船柱,方便生产。引桥采用大跨度预制安装梁板结构,减小对海流的影响。施工方案设计在引桥浅水段采用陆上推进搭脚手架、震动锤加内冲内排沉桩;引桥深水段和码头采用打桩船进行桩基施工。“实践证明,设计组提出的设计和施工方案都是可靠合理的。”胡家顺说,“设计组对在辐射状沙洲建造码头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大丰港,而且对位于沙洲南端的江苏吕四港建设,同样适用。目前,吕四港也在加紧建设之中。”在这项复杂特殊的设计研究工作中,胡家顺发挥了重要作用。
 胡家顺参加工作20多年来,长期深入生产一线。2000年以来,平均年出差天数高达150天,是水规院出差天数最多的同志之一。他工作中认真负责,勇于进取,主持参加的港口设计项目多次荣获国家或部级优秀设计奖、科技进步奖。在参加设计的同时,胡家顺还主持参加多项交通部的规范编制和科研项目,是水规院业绩突出的技术负责人之一。
 大丰历史悠久,曾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产盐地之一;是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市、首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首批生态农业试点县,有上海“菜篮子”之称;大丰还拥有亚洲东部最大的一片滩涂湿地,闻名中外的丹顶鹤和麋鹿自然保护区就在这里。大丰港顺利开工建设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变化,以大丰港为中心的经济开发区建设迅速升温,开始了历史上最有利的发展时期。国内和美、日、韩、新加坡等地一批企业纷纷入驻经济区,带来了大量投资。“十一五”期间,随着港口的不断扩建,预计大丰港吞吐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规模,成为江苏沿海又一综合性国际商港。胡家顺表示,以成为长三角经济繁荣海上支点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为目标的大丰港,发展势头正猛,我们还有很多工作可做。他说:“只要工作需要,我随时准备出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