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面临机遇 青岛造船当加速

2007-11-19 13:1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造船产业迎来了百年难得一遇的高速发展期,一方面,订单做不完,另一方面,船舶价格也提得很高。”近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长黄平涛在青岛表示。
  黄平涛的言辞也贴切地概括了目前我市造船产业的现状。单纯从青岛当前的造船产业发展状况来看,的确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北船重工、现代造船、鹤顺船业等众多造船企业分布在青岛的海岸线上,此外还有中船重工、韩国马斯特等未来配套项目的在建工程。但在机遇面前,我们不得不进行更多的思考:造船业没有永久的盛世,在未来造船产业进入波谷,青岛企业是否能够获得持续发展?在青岛整船制造企业项目大规模上马的情况下,谁能提供保持未来发展强势的产业链配套?
  面临黄金发展机遇,青岛造船更需要一种速度和速度之外的产业配套以及综合的软环境支持。
  
  前所未有的机遇
  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只要世界经济保持3%以上的增长速度,国际贸易就会高速增长,而当前贸易的主流还是依靠海运。近年来,全球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这为海运以及由此引发的船舶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此外,还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一个是国际公约对海洋环保安全方面的要求更高,这导致旧船大批量地被淘汰;二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全球的贡献度越来越大,而维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钢铁、石油等资源都依靠远洋运输。”黄平涛分析说。
  据悉,目前船舶的价格已经被推到相当高的地步,以30万吨油轮的价格作为参照,1999年的价格为3000万美元,而2007年的价值则飙升到了 12000万美元。在船价高涨,而国内造船企业产能远远不能满足船东需求的情况下,一方面,许多造船企业手里持有大量的订单,另一方面,在国际上甚至出现了专业的船舶炒家。
  “以前,我们没有订单的时候就去找船东,而现在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11年,而且还有望继续推下去,我们目前主要为希腊造船。”现代造船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家由韩国现代和青岛老牌造船企业灵山船业合资而成的新型造船企业,主要制造中小型船舶。
  而青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整合原有造船资源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不仅现代造船这种合资企业发展状况良好,本地最大的国有造船企业北船重工在近年来经过一系列变革后,目前也都手持大量的订单。
  记者近日从北船重工了解到,该厂目前手持订单中除了在建工程外,另又新增22艘共计322万吨的船舶,其中有17艘均为18万吨的散装货船。新增订单项目将于明年一季度开工,预计到2011年底全部交付。这里还有一个细节,这两家企业主营的船舶类型多数都不一样,但他们所面临的发展前景都被看好。
  
  青岛造船当加速
  青岛造船业是有历史的,建国以来,青岛造船业不断发展,北船重工、青岛造船厂、灵山船业等10多家修造船企业在国内知名度都很高。近年来,更是有中船重工这样的项目落户我市,而以青岛民营企业主营的游艇制造和韩国企业为代表的大造船两股新兴势力近年来也表现不俗。
  “但在目前承担中国造船主力的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里,山东造船的增长速度最为缓慢。”黄平涛表示。这种缓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造船产能提速缓慢,目前,仅仅浙江台州一个城市的年造船能力就达到了250万吨的水平,而青岛几大造船基地三年后的目标产能也就在500万吨左右,与青岛在造船领域的目标并不匹配;另外一个就是青岛造船产业链完善进度比较缓慢,相对于青岛造船业的遍地开花,青岛的造船配套产业却不容乐观。
  “假如说青岛造船快速成长是一个主命题,那么解决造船信贷和寻求其他政策支持则是解决途径。”相关专家指出。众所周知,造船是一个对信贷需求特别严重的产业,一般船舶制造合同签订之后只预付出三成甚至更低的费用,这让造船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需求,而当前我市的信贷很难满足这种需求。早在2004年,青岛造船厂与德国BRIESE航运有限公司签订总价款为8880万美元的10艘出口德国6500吨级货船合同的时候,就是欧美投资集团解决的资金需求,假如青岛造船业想获得更大的突破,信贷问题必须得到很好的解决,对于民营造船项目尤其如此。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