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逐步加大对铜铝产业调控力度

2007-11-12 11:2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昨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铜会议上,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严邦松预计,未来我国对于铜铝产业的调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铜铝制成品的出口将更加困难,而原料进口将相对容易。   自2003年起,我国年均GDP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0%左右。 
  严邦松说,在目前的阶段下,中国GDP的高速增长意味着对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压力更大。而我国的铜矿和铝土矿资源对外依存度偏高。其中铜矿资源的海外依存度高达70%,铝土矿的对外依存度也达到63%。
  因此,我国铜铝产业普遍从事进口初级产品、出口铜铝加工制品的活动。2007年预计我国精铜产量将达到320万吨,高于去年的291万吨;原铝产量将达1150万吨,高于去年的940万吨。“但是,国内铜铝冶炼加工企业众多,在加工费方面竞相压价。这不但使得企业利润受上游资源供应商的压榨,而且环境也受到了破坏,”严邦松说,“原材料的大量进口和制成品的出口状况与中国的资源现状显然不符合。就目前来看,可以说中国是将未来的砝码压在海外资源上。”
  我国自1985年以来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此后因国内财政状况和海外贸易状况的变化而几经调整。1999年起我国对加工贸易商品按禁止类、限制类、允许类分别进行管理。而国家对铜铝行业逐步采取了降低退税、加征关税到,取消加工贸易的政策。 
  在铝行业贸易政策,从今年7月1日开始,国家取消铝条杆、型材、异型材和铝丝的出口退税。今年8月1日起将电解铝的进口关税由5%下调到0,并对部分铝制品开征出口关税。
  严邦松认为,我国铜铝政策的演变充分体现了国家限制初级产品出口、促进资源性产品进口,鼓励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政策导向。
  他说,在全球贸易环境、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的三重压力下,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铜铝产业的调控力度。“铜铝等产品出口肯定会越来越困难,而铜铝原料的进口渠道将会更加畅通。”
  严邦松指出,由于我国尚处基础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离散的产业发展模式使企业缺乏相应的资本和技术。国内市场对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消费驱动力不足,部分企业还不能实现产业结构平稳的转变。国家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在短期内对铜铝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目前国内铜铝制成品的产能过大,而资源严重依赖进口。
  这导致了国内铜铝加工企业的加工费偏低。再加上国家对高污染、高耗能及资源类产品出口的限制,使得国内相关企业面临着不小的经营困难。铜铝企业要对未来产业政策的走势有所判断,顺应产业政策要求,尽快调整发展战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