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投资体制刺激我港口高速成长

2007-1-1 9:5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新华社消息 我国港口正处于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持续最长的一段高速成长期,更加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是驱动这一轮港口高速成长的最重要的体制动力。交通部有关人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总结港口发展情况。

来自交通部规划研究院水运规划所的数据显示,在2001年至2005年的5年时间里,我国沿海港口新增通过能力达到10.4亿吨,几乎相当于上世纪最后20年里我国沿海港口新增的通过能力。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里,我国沿海港口新增通过能力分别为4.1亿吨、6.9亿吨。

  交通部水运司港口管理处处长王金文说:“2002年,我国实施港口下放、政企分离改革,港口发展的自主性增强,迎来了新世纪国内港口投资的第一轮高峰;2004年正式实施的《港口法》首次明确提出,国营、私人和外商投资者在投资建设和经营中国港口时享有相同的待遇,港口多元化投资的闸门进一步打开。”

  以日照港为例,2003年以来,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港共开工建设了矿石、粮食、集装箱、油品等38项港口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是整个“九五”期间的8.5倍,也是日照港开港至下放地方16年累计投资的2倍多。

  交通部规划司统计处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内地沿海港口共完成投资226.8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和交通部专项资金12.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2005年,内地沿海港口共完成投资542亿元,国家预算内资金和交通部专项资金下降到8.7亿元,占比仅为1.6%。国有企业、外资港口经营商和部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港口投资的主角。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