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直辖十年 巴南交通实现大跨越

2007-10-8 18:4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核心提示:巴南区高起点谋划、大手笔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目前,该区公路密度已达每百平方公里111.05公里,实现了95%以上的行政村通公路。 
    随着我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一圈两翼”战略的实施,巴南区区委、区政府正着力实施“五横六纵十联线”路网建设的远景规划,加快辖区内的交通发展,使巴南真正成为重庆南部发展的战略要地和渝南地区的交通一体化的“桥头堡”。 
    “区域要发展,交通必须先行。在我市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进程中、在全市实施‘一圈两翼’战略的大背景下,巴南区要实现发展的‘加快和率先’,成为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排头兵,必须高起点谋划、大手笔实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日前召开的中共巴南区十届三次全委会上,巴南区委书记李科、区长段成刚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对该区交通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要求。 
    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交通瓶颈制约,最大限度发挥巴南在“1小时经济圈”中的枢纽作用,巴南区交通局牢牢抓住“统筹城乡”、“一小时经济圈”等发展机遇,以交通发展环境整治和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全面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开拓、锐意进取,促进交通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截至目前,巴南区交通建设已完成项目投资约11.73亿元(不包括鱼洞长江大桥、巴滨路建设),其中:重点项目建设11.48亿元,农村公路建设0.25亿元,渝湘高速公路巴南段、外环高速公路巴南段等重点工程和新农村公路建设等方面进展顺利。 
    重庆直辖10年 巴南交通大跨越 
    巴南区交通局局长郭铭举谈到,重庆直辖10年来,该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交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依靠全体交通人的集体智慧,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只争朝夕、奋发有为”,各项交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 
    高速公路建设实现零突破。高速公路从无到有,10年来,相继开工了渝黔、上界、渝湘、绕城等高速公路。目前,已建高速公路里程达53公里,在建里程75公里,共有南泉、一品、界石、华陶等5个立交,高速公路里程位居全市主城区第一。 
    公路技术等级大幅度提高。重庆直辖前,巴南境内仅有二级以下等级公路98公里。10年来,通过加快对国道210、南东路、渝南大道、渝巴路、两桥连接道等项目实施改造,大大提高了公路的技术等级。目前,境内共有一级公路里程27公里,二级公路里程185公里,骨架干线公路已具雏形。 
    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重庆直辖10年来,巴南采取“区镇共建模式”、“以地换路模式”、“与农业产业化结合模式”、“与农村客运线路结合模式”、“以奖代补”等政策措施,油化、硬化通镇公路390余公里,新建、改建通村公路1380余公里。全区公路密度已达每百平方公里111.05公里,实现了95%以上的行政村通公路。 
    运输市场规范有序。10年来,巴南区新增道路运输企业287家、新增客运线路20余条,客运量增长1.6倍、货运量增长1.3倍,积极完成了李家沱、界石、接龙、木洞等客运线路及客运站点的规范工作,制定了鱼洞环城车退出市场的方案,报废更新鱼洞环城车80余辆,逐步建立起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 
    交通安全管理卓有成效。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安全管理新机制,认真开展了“反三违月”和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以水上交通安全为重点,重点对“三无”船舶进行了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全区连续几年无水上重特大安全事故,23个渡口实现安全渡运的目标;道路运输安全坚持以“三关一监督”为重点,对辖区内生产运输企业,特别是危险品运输及客运企业安全进行了检查、整改,认真开展了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新机制达标工作;加大对道路、桥涵的检查维护,10年来共投入隐患整治经费1200余万元,整治道路15处,桥涵12处,确保了车辆行人安全。 
    路政管理力度不断增强。按照国家七部委和全市“治超”工作的总体要求,共设固定检查站4个,50余名执法人员坚持每天上路检查,通过采取卸载、罚款的办法,已查处超限运输车辆16万辆次,有效地遏制了车辆超限超载。 
    五横六纵十联线,打造渝南交通一体化的桥头堡 
    随着我市被国务院确定为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一圈两翼”战略的实施,巴南区交通建设迎来了新的目标和挑战。 
    巴南区政府副区长罗辑谈到,巴南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地处重庆主城区东南部,是我市“一圈”核心区之一,是我市主城区向东南部地区拓展的支点,也是接受主城核心区西北部辐射,积聚增强向“一圈”外围区辐射力度的“放大器”和渝南经济地区交通一体化的桥头堡。 
    在纵横南北、贯通东西的战略格局中,巴南区如何最大化发挥“支点”和“桥头堡”作用,提升重庆主城南大门地位? 
    巴南区交通局党委书记徐万德介绍说,在“一圈”中,巴南交通的定位是:建立布局合理、高效通畅、能推进“一圈”发展、生态和谐、城乡统筹的综合交通体系,提升重庆主城南大门地位,对内接受重庆主城核心区辐射,支撑巴南“做强主城核心区、建设二环经济带、打造城郊特色镇”的发展目标,对外传递“一圈”核心城市的对外辐射,带动“一圈”外围城市的发展。 
    围绕这一定位,巴南交通人广泛调研,集思广益,科学规划,制定出巴南交通发展思路:以重庆“一圈”建设为契机,依据“依托交通、崛起南部、对接主城核心区、辐射圈内城市群”的发展思路,以“一体化为主线,突破体制界限,整合交通资源,实施交通北上、通道带路、以西带东、打造枢纽”战略对策,以构造大通道、大枢纽为重点,建设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及其信息网络,力争通过五至十五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以“五横六纵十联线”为主体、大型客运站场和码头相配套的综合交通体系,使巴南真正成为重庆南部发展的战略要地,全面推动南部片区经济腾飞。 
    五横:一横,起于花溪,经鹿角、惠民、二圣、五步至东泉,接天赐,全长32公里,主要是服务于发展工业园区惠民返乡创业基地和开发樵坪山、南温泉、东温泉旅游资源和二圣茶叶基地;二横,起于茶园世纪大道,经木洞、丰盛接涪陵增福,全长20.6公里,主要是服务建设木洞蔬菜基地和开发丰盛古镇和煤矿;三横,起于上界高速马桑溪长江大桥,经界石、南彭、接龙、石龙接南川大观,全长53.3公里,有助于发展壮大界石、南彭两镇;四横,起于江津珞璜,经鱼洞、界石、忠心至天星寺单石村,经姜家、清和接南川,全长约52.8公里,有利于鱼洞、环樵坪山经济带产业积聚辐射,开发姜家溶洞;五横,起于一品,经跳石、陈家、石滩,接南川神童,全长37.8公里,有利于开发圣灯山旅游资源和加快石滩蔬菜基地建设。 
    六纵:一纵,从南岸区四公里经花溪、鱼洞、桥口坝、一品接江津杜市镇,全长37.2公里,有利于花溪工业园区和七公里专业市场群发展以及桥口坝温泉开发;二纵,从涪陵新妙经丰盛、清和、石龙与南川神童相接,全长61.2公里,有利于丰盛古镇和煤炭开发及沿线乡镇脱贫;三纵,从长寿扇沱经麻柳嘴、双河口、木洞、菩萨滩、五步、姜家、接龙至綦江隆盛镇,全长82公里,有利于吸纳重钢辐射,开发姜家、东温泉、南湖旅游资源和木洞蔬菜基地建设;四纵,即绕城高速公路,促进巴南和江北、南岸、江津的经济合作,全长35.3公里;五纵,从茶园经鹿角、界石、一品、安澜、南龙与綦江新盛镇相接,全长43公里,有利于沿线茶园鹿角工业园区、界石拓展区的融合发展;六纵,即渝黔高速公路,全长40.2公里,有利于环樵坪山经济带的产业积聚辐射。 
    十联线:一联线是巴南滨江路,起于鱼洞,经龙洲湾、李家沱接南岸滨江路,有利于打造沿江都市休闲业,加强南岸巴南融合,全长22公里;二联线是云篆山隧道,起于鱼洞,穿越云篆山至江津马宗绕城高速公路出口,有助于增强鱼洞产业积聚辐射能力,全长3.5公里;三联线起于炒油场,经南泉、界石、南彭至接龙,全长45.2公里,有助于南泉,南湖旅游区和界石现代物流业以及环樵坪山发展;四联线是惠一路,起于惠民经忠心、南彭,接南泉大道一品附近,全长30公里,填补高速公路服务盲区,增强环樵坪山交通网络容量,服务东部新城;五联线起于茶涪路,经栋青、二圣、天星寺单石接渝道路石岗,全长33公里,主要是支撑泛环樵坪山经济带的扩张;六联线是圣灯山路,起于一神路,经圣灯山接綦江横山,全长20公里,发展圣灯山旅游业;七联线是木广路,即木洞至广阳,接互通,延伸高速公路服务,全长8公里;八联线是麻柳嘴长江大桥,起于麻柳嘴镇止于渝北珞碛,全长约3公里,主要是促进巴南渝北合作,开发土地资源;九联线是东泉景观大道,起于五步,经东泉止于姜五路,全长约12公里;十联线是双龙路和高洞路,起于接龙,经石龙接渝沙高速公路南川大观立交,延伸高速公路服务,全长27公里。 
    通过“五横六纵十联线”路网的构建,巴南作为重庆南大门的作用会日益凸显,将形成“一星多卫,卫卫相联”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五大建设”构筑畅通巴南路网 
    巴南区委书记李科表示,为切实解决交通瓶颈制约,最大限度发挥在“一圈”中的枢纽作用,未来5年,巴南交通将重点围绕160平方公里环樵坪山经济区的建设,以高速公路为载体,重点打造一环、二环连接道和城市主干道;加快南部新城和界石、一品组团的道路建设,推进片区工业、商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发展;以通镇油路建设为基点,促进城郊特色镇发展;以旅游公路建设为契机,加快至南湖、圣灯山、东泉等地旅游业发展;以重要港口建设为支撑,确保长江黄金水道物流体系的形成;以建设完善重点站场为突破,保证客货流转换及旅游发展需求,从而形成四通八达、安全、畅通的交通网络。为此,该区将着力实施好“五大建设”:“一枢纽七节点”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 
    “十一五”期间,巴南区将以南部新城为枢纽,以界石、一品、南彭、惠民、东泉、木洞、接龙为七节点,续建完成渝湘高速公路巴南段、渝南大道C段、巴涪路,推进绕城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启动实施滨江路、木高路(木洞至接龙高洞)、惠一路(惠民至一品)、茶东路(茶园至东泉)等项目,以加快二环经济带和旅游景区的建设。 
    即建设鱼洞长江大桥、百居寺长江大桥、麒龙隧道、云篆山隧道、龙洲隧道和麒龙大道、龙洲大道,南泉大道、南南大道“四路”,以促进城市交通骨架网络的形成。 
    轻轨也要开进巴南!未来5年,巴南区将以轻轨三号线南岸二塘至鱼洞段、轻轨八号线茶园至界石段,渝利铁路巴南段和渝黔铁路复线綦江经一品、界石支线为主骨架,构筑“二轨二铁”的快捷交通体系,以推进区域交通大提速。“一江三河”为主骨架的航道港口体系 
    即在巴南境内的长江、花溪河、五布河、箭滩河新增六级航道13.5公里、七级航道20公里,实现境内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14.5公里,基本建成汽车滚装、旅游客运运输体系。新增货运吞吐能力333万吨、汽车滚装25万辆、客运39万人次,以实现区内航道网络畅通、港口布局合理、船舶技术先进、支持保障体系完善、与其它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内河航运体系。 
    为解决偏远地区乘车难问题,未来5年,巴南区将新建乡镇客运站18个,实现“镇镇建站”目标,特别是在鱼洞、界石地区建设重要的客运场站,以适应巴南经济发展需要。 
    四通八达的界石高速公路立交。 
    统筹城乡,巴南加速推进新农村公路建设 
    巴南区委书记李科、区长段成刚称,为全面加快“一小时经济圈”建设,实现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和率先”奋斗目标,巴南区把推进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作为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未来5年,巴南区将自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约10亿元,力争3年内实现所有通镇公路油化、硬化,5年内实现全区所有通村公路油化、硬化的目标。 
    今年,该区将重点实施木高路通镇通畅工程项目。该项目起于木洞、经菩萨滩、五步、东泉、姜家、姜家溶洞至接龙高速公路高洞立交,工程全长59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均为水泥路面,路面宽8.5米,共需投入建设资金1.8亿元,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据统计,今年巴南区将投入通村通畅工程建设资金约9000万元,将实施通村通畅公路37条,共计249.6公里。还将采取区镇共建模式,由各镇街负责路基、绿化工程,区负责路面工程,建设标准以沥青表处为主,个别项目结合实际采用水泥路面。同时,还将投入“安保工程”资金约3000万元,于本月底前全面完成二环内146公里的道路防护栏安装任务。(赵正荣 田荣盛 涂建国 盛志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