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捆绑——化解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手段

2007-10-8 8:2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最近一个多月时间里,中国纺织服装业遭遇着前所未有的逆境---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始终不那么顺利。纺织品设限印影造成国外客商不敢下单,国内企业对接单也望而却步,纺织服装出口成交额下降,产业受到波动……   分歧过大谈判提前结束
  原定10月12日至13日为期两天的中美纺织品贸易第六轮谈判,实际上只进行了一天半,双方于10月13日中午提前结束了磋商。这与前五轮谈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之前中美双方曾多次延长预定的磋商时间,并在随后的声明中表示出分歧缩小和希望进一步磋商的积极愿望。而这一次,美方首席谈判代表大卫?斯布纳在一份书面声明中仅表示:“我们没有达成能够满足我们国内制造商和零售商需要的协议。”中美双方亦未公布下一轮谈判的时间与地点。
  中国商务部日前表示,坚决不签署不利于中国行业发展的协议。与此同时,商务部的官员也开始给企业打“预防针”了--广交会期间,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亲自与纺织企业座谈时,表示纺织行业应当尽快转变增长方式,“不要把希望一味寄托在政府创造更大的数量增长空间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博士认为,有迹象表明,中美双方很可能已经各自亮出了最后的底牌,觉得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继续谈下去了。
  失望之余去别国另辟天地
  中美纺织品贸易的第六轮谈判,让大家看到了短期内双方没有达成协议的希望,这更加剧了笼罩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上的阴影。一些原本希望扩大业务的中国纺织企业开始将部分产能转向其他国家,以躲避专门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进口配额限制。印度、越南、蒙古、柬埔寨、孟加拉、墨西哥和尼日利亚等被视为中国纺织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中国家,成了中国纺织企业实现战略转移的目标地。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非洲和新加坡等地也将成为中国纺织品曲线进入美国市场的理想中转站。
  就业、成本遭遇的问题
  有人判断说,中国纺织品转移出口基地已是大势所趋,由此也将给国内的就业问题带来巨大的冲击。目前,中国平均每亿元固定资产吸收的就业人口是932人,而纺织、服装行业分别是1876人和4464人,为全国平均数的2.01和4.79倍。截至2004年中国纺织业直接从业人口已接近1900万,占全部制造业就业人口的23%。一旦中国纺织品出口基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形成一股热潮,其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显然,政府部门不希望看到,中国纺织品走上转道出口或去别国生产的道路。而且,即便是对企业而言,转道出口或去别国生产也不是避开配额限制的绝佳方法。首先,转道出口或去别国生产,往往导致生产和销售成本的上升,从而降低中国纺织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利润率和竞争优势。不仅内地服装企业将纺织品转道中国香港或其他地区出口会增加成本,大型纺织企业去别国生产,也会由于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而提升生产成本。其次,有迹象表明,美国的“特保”制裁具有传染性,一旦有一个国家单方面制裁贸易发生转移,必定引起更多国家参与制裁。最明显的莫过于巴西,5月20日,巴西总统宣布将颁布两项法令,对进口中国商品采取限制措施,“以保护本国工业”。“传染”的结果对中国无疑是极其不利的。
  其他行业案例给出的启示
  或许,不久前,上海一家本地上市公司--益民百货(600824),在处理旗下上海红星眼镜有限公司合资事宜方面的一些思路和做法,值得我们纺织服装行业的同仁们探究和借鉴。日前,益民百货向欧洲最大、世界排名第二的眼镜投资公司HALInvestmentsAsiaB.V出售和转让了其持有的红星眼镜78%的股权,将原全资子公司变成了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益民百货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圣在谈到上述转让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动机时这样表示:红星眼镜早已成为内地眼镜行业的知名品牌和行业龙头,是一家已经步入成熟期的企业。要求这样一家企业在未来的日子里再出现大幅的利润增长空间有相当的难度。因此,红星眼镜必须改变原有的赢利模式。陈圣认为可以换一种思路,这样来做:红星眼镜短期内不以追求利润而以追求销售量为目标,大量开办连锁店,抢占市场。等将来红星眼镜的销售额度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之后,以压低采购价的方式向材料供应商索要利润。
  益民百货看中HALInvestmentsAsiaB.V,并愿意将红星眼镜78%的股权转让给它,便是因为HAL的母公司在全球拥有6000多家眼镜销售网络,借助其控股的欧洲两家最大眼镜零售网络的优势,红星眼镜非但可以成为国际性眼镜零售网络的重要成员,而且可以利用HAL的网络实现全球采购,压低成本。而HAL看中红星眼镜,也是因为红星眼镜在内地的行业占有率和品牌优势。有了红星眼镜78%的股权之后,HAL会把红星眼镜当作自己的公司一样来经营和呵护。
  化解危机关键在利益捆绑
  对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企业来说,缺乏庞大的海外销售体系、与发达国家同行们之间的利益之争,是导致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它们茁壮发展的根本原因。益民百货的红星眼镜模式似乎为迷茫中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找到了解决方案,即如何来实现内地纺织服装企业与欧美同行们或销售商的利益捆绑。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了利益捆绑,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非但可以采购到廉价的棉花,而且还不用担心打不开海外市场,发达国家的纺织品同行们也会因涉及到自己的利益,而不再像现在那样主动去要求政府设限或搞反倾销调查。
  品牌优势谈判桌上的筹码
  然而,这样做的前提,必须是拥有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不然在面对欧美的大客商的时候,我们如何与人平起平坐呢?红星眼镜能与HAL合资,其中很关键的一项因素,就是因为红星眼镜拥有老字号的品牌优势。不用说,如果中国的纺织和服装业,仅仅仰仗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来吸引人参股投资是远远不够的。技术含量、品牌优势、市场占有率,这些都应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主攻目标。
  恒源祥,作为国内绒线、毛纺产品的龙头企业,近18年来塑造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留下了一行难能可贵的坚持走品牌化道路的先驱者的足迹。迄今为止,恒源祥尚没有与外企联姻,但是竞相拜访恒源祥的外企却不在少数。在那些外企的眼里,洽谈合作合资事宜,也就是非得像恒源祥之类的大品牌莫属了。所以说,潜心做好国内市场,有时也不失为一种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策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